2017四川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
2017四川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一)
背景鏈接
一篇名為《她曾是省狀元 讀完清華北大卻成了游戲主播》的報道登上各大媒體首頁和新聞客戶端彈窗。文章的主人公女流,本名石悅,2006年內蒙古地區理科高考狀元,本科就讀于清華大學建筑系,研究生則是在北京大學深造。目前是一名網絡游戲主播,在某網絡直播平臺擁有109萬的關注,新浪微博90萬粉絲。去年9月份,石悅還以嘉賓的身份,參與了央視一套《加油,向未來》的節目錄制。報道發出后,一時間引發網友熱議。
一個被期待的建筑師,卻成了游戲主播,石悅的職業選擇引發了眾多網友的評論,有人表示理解支持,但也有“謾罵”和質疑:“白瞎一個清華北大名額!中國少了一個好工程師,卻多出來一個‘主播’。是諷刺還是玩笑?”“再過幾年看她還能笑么,吃完這幾年青春飯。用游戲禍害人,真是社會的毒瘤。”“做主播不需要上北大清華,最多上個傳媒大學。浪費資源!”……網友毫不客氣地向石悅“開炮”.
綜合分析
[不看好的原因]
一是傳統固有觀念,我們一直在倡導勞動最光榮,職業無貴賤。職業本就無所謂貴賤,但是人們的心中卻有所傾斜。仿佛從清華北大畢業就必須要人中龍鳳,沒受過教育的就必須是社會的最底層。
二是近兩年,在資本的推動下,直播平臺和網絡主播的數量出現了井噴式的增長。然而直播平臺亂象叢生、網絡主播素質良莠不齊等問題也不斷出現,打情色擦邊球的數不勝數。
[支持的原因]
建筑師和游戲主播是兩份職業,沒有認為孰高孰低,貴賤在自身,高低靠用心。
直播行業作為一個日漸壯大,對年輕人影響力日盛的新興行業,有女流這種不見得是壞事。只要合法合規,正當正確,不低俗,三觀正,有修養,有內容,親切自然風格隨性,對這個行業更多的是好事,對社會的貢獻不一定比她做建筑師小。馬云是師范畢業,難不成要當一輩子的老師?倘若那時他沒有遵循自己的內心,現在就不會有作為行業領袖引領時代的發展,再順便做自己的鄉村教師公益計劃。
居廟堂之高是夢想,處江湖之遠也同樣是夢想,做游戲主播又何嘗不能是呢?祖國的繁榮富強給了個體更多選擇,新時代青年人的職業規劃太過多樣,無論哪一種,只要有益于個體和整體的進步都應該贏得尊重。
對策措施
一是喧囂中保持理性是主播與平臺們需要共同面對的課題,除了專業技能的培養,主播個人素養的提升也十分必要。
二是不要用所謂的道德和世俗成見綁架人的選擇和發展的自由,包容多元化發展,尊重個性發展。
三是每個年輕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夢想,天賦、秉性、興趣、潛能等只有自己知道,一份工作喜歡熱愛是干好的基礎,只要堅持自己的夢想認真去干,活出自我,就該被尊重。
2017四川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二)
背景鏈接
召之即來的網約車司機、送服務上門的網約按摩師、專做網絡訂餐的餐飲從業者……這些伴隨“互聯網+”應運而生的新興職業,逐漸走進大眾視野,成為許多人的擇業選擇,也成為我國勞動力市場不可忽視的新生力量。
綜合分析
[產生原因]
處在市場化的大背景下,社會多元化、職業多樣化是必然。有一些職業在競爭大潮中消亡了,當然也就會有更多的職業“誕生”.
從我們國家來看,改革開放以后,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深度改變著社會結構、人力結構和財富結構,與此同時,各種新職業也應運而生,這里既有社會需求,也有人的自身創造。一些過去聞所未聞的新職業出現在社會現實生活中,比如工程造價師、婚禮策劃師、營養搭配師、陪護師等等。更為重要的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快速發展,大大沖擊著傳統職業形態,直接催生了各種新職業,比如游戲開發師、網絡工程師、數字視頻合成師等等。這些新職業領域積聚了大量的人才,噴涌出了大量的社會創造力
[意義]
就業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也是改善民生的基礎所在。解決就業問題的根本在于發展和創新。新興職業的出現,正是不斷發展創新的結果。從傳統到現代、從線下到線上、從低效到高效……新興職業的特點折射出經濟轉型、就業轉型的應有之義——從主要依靠自然資源轉移到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資源,不僅創造出了新崗位,還有效盤活了社會資源,更好地滿足了人們的多元化需求。
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新興職業已經成為勞動力市場的源頭活水,有效激發出經濟發展的活力。一旦新興職業蘊藏的生機充分釋放,就有可能造就一個新行業,創造更多就業,吸納更多人才,其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甚至會超過行業本身。
新型職業的產生,一方面會豐富已有的職業體系,對一些傳統職業進行嫁接和延伸,另一方面會誕生全新的職業崗位,但不管是嫁接,還是新生,新職業成長的背后是社會活力競相涌流的生動寫照和有機部分。
對策措施
新興職業是職業多樣化、社會多元化的表現,也是社會在向前發展進步的一種體現,求職者要抓緊這樣的就業機會。但當下,要使新興職業成為社會創新動力、成為社會進步的推進力量,一方面顯然要為其做好“配套”;另一方面,則需要廣大求職者調整思路,不僅要勇于嘗試,而且要完善自我,努力使自己一專多能,不僅要適應新興職業,更要熱愛新興職業。
面對新興職業的發展態勢,傳統管理方式難以奏效,監管真空不時出現,但這并不意味著讓其放任自流、野蠻生長。對新興職業的管理要講究力、度、效,在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的基礎上創新管理方式,精確設置負面清單。不僅如此,對新興職業的管理還要注意政策彈性,避免老政策“一刀切”“一鍋燴”,充分激發潛力,釋放動能。
新事物的發展成長不會一帆風順,新興職業往往伴隨著對傳統職業的沖擊,也可能會影響一些傳統從業者的利益。當出現矛盾時,政府有關部門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手不能伸的太長,管的范圍不能太寬,鼓勵新老職業在市場中自由競爭,優勝劣汰。合理引導傳統職業從業人員向新興職業過渡,讓二者充分融合,共同做大就業市場。
2017四川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三)
背景鏈接
一張2016年12月13日的會診記錄單,因為字跡工整清晰,被網友稱為“病歷界的一股清流”.這張走火網絡的會診記錄單,是新疆中醫醫院呼吸一科醫生馬紅霞手寫的。馬紅霞1月11日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將病例寫工整是相互尊重,與人方便也是與己方便。
綜合分析
[原因分析]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病歷開始與“天書”掛起鉤來。至于為何這樣,一般有三種解釋:第一種解釋是醫生太忙。想想現實中,一些醫生一天要看幾十個病人,連去衛生間都要一路小跑,似乎沒有多少時間慢慢寫字;第二種解釋是利益考慮。在醫藥一體化的機制下,醫生擔心患者會拿著病歷到外面藥房買藥,這才故意寫出“天書”;第三種解釋是免于麻煩,面對許多患者“打破沙鍋問到底”,倒不如把病歷寫潦草一點,患者看不懂自然也問不出,這是一種“源頭防控”.
[問題影響]
衛生部門制定的《病歷書寫基本規范》明確要求,病歷要“文字工整,字跡清晰”;《處方管理辦法》也強調,處方書寫必須“字跡清楚,不得涂改”.對照這樣的要求,這份字跡清晰的病歷,本應當是常態風景,沒有走紅的理由。其成為“網紅病歷”,不僅說明有些醫生對于病歷規范的意義并不理解,而且說明有關制度并沒有落實到位。這也提醒有關方面,不能“以文件落實文件”,更不能讓文件束之高閣,而是應該推動制度真正落實。
醫生們字跡過于潦草,不僅讓患者看不懂醫生的醫囑,導致無法按時服藥或保持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影響康復,還可能讓藥房工作人員、護士配錯藥或拿錯藥,導致嚴重的醫療事故。如果患者在本院配藥還好一點,至少配合時間長了,藥房工作人員和護士多少還看得懂醫生的“鬼畫符”,要是患者帶著處方去外面的藥店買藥,而藥店工作人員錯誤理解處方,那后果可想而知。病歷本身可供醫生參考患者以往病史,是患者再次患病時診斷與治療的重要參考資料,如果沒人看得懂,還會耽誤以后的治療。就算這次把病人治好了,只要病歷書寫不規范,也不能說圓滿完成了看病任務。
參考對策
要解決這個問題,讓更多的醫生書寫字跡工整病歷、處方,不能只是依靠榜樣力量的引導,關鍵還是要靠制度的倒逼。對于違反規定書寫“天書病歷”“天書處方”的醫生,必須嚴肅處理,不能輕松放過。
另一方面,大力推動電子病歷系統建設,只要是有條件的醫療機構,不妨都使用電子病歷,嚴禁醫生手寫病歷、處方。
看過“2017四川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