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四川省公務員申論熱點
2017四川省公務員申論熱點一:莫把中藥當成一把草
某種程度上,中藥材價格普漲,不單是供需關系惹的“禍”,而且是對過去價格“虛低”的補償性上漲。2013年以來,中藥材價格一直處于低迷狀態。作為一種特殊的農產品,在價格普漲的大環境下,中藥材應聲上漲是正常的市場調節。但不容忽視的是非理性上漲,尤其是價格的大起大落。一邊是“藥你苦”,藥賤傷農,藥農沒法種;一邊是“藥你命”,貴得離譜,患者吃不起。
中藥材價格近年來上演“過山車”行情,暴露出價格監管的缺失。盡管中藥材被當作“莊稼”來種,但沒當莊稼管。特別是流通環節,處于農業、藥監、物價“三不管”地帶,缺乏職能部門有效監管。不少中間商從藥農手中低價收購,囤積居奇,當市場緊俏時,再高價拋售,哄抬藥價從中漁利,坑害了藥農的利益,加重了患者看病負擔,還挖了醫保的墻腳。
如此價格亂象,亟待建立中藥材合理的價格形成機制。人們常說:“藥材好,藥才好。”但目前的評價標準唯有效成分是舉,這只能評價真偽,卻無法評判優劣,容易導致“劣幣驅除良幣”。中藥最講道地性,同樣的藥材品種,生長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氣候環境下,其效果可能完全不同。以“浙八味”中的麥冬為例,三年一采、產量低,價格高、療效好,可市場并不買賬,不如其他產地療效差價格低的麥冬好賣,結果是浙江種植的藥農越來越少。堅持質量優先、道地栽培、價格合理,中藥材價格形成機制回歸到優質優價之路。與此同時,要推進全國中藥材信息平臺建設,避免“藥種多了就是草”的全民種藥的盲目性。
中醫藥素以簡、便、驗、廉而著稱。好多人依然把中藥當成一把草,認為不該賣那么貴。其實,中藥材保護和發展仍然面臨嚴峻挑戰。由于土地資源減少、生態環境惡化,部分野生中藥材資源流失、枯竭,中藥材供應短缺的問題日益突出。藥材資源緊缺瀕危,賤賣中藥提取物是重要原因。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從2012年起,植物提取物出口額保持20%以上的增長。2015年提取物出口額21.63億美元,植物提取物已經超過中藥出口額的一半。
中藥可能毀于藥,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把藥賤賣成草的做法,付出的是物種滅絕、環境破壞的沉重代價。被列入中國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的藥用植物已達168種。長此以往,中醫藥的發展可能陷入“無藥可醫”的絕境。《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年)》提出,中藥材是中醫藥事業傳承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戰略性資源。中藥材資源保護,不能再走低附加值、高消耗的老路。
當前,中醫藥振興發展迎來歷史性機遇。中藥材價格回歸理性,確保優質優價,讓老百姓吃上安全的放心藥,還需要政府從產業政策上給予扶持,加快中藥產業的供給側改革。堅持以發展促保護、以保護謀發展,依靠科技支撐,才能實現中藥產業快速發展。
2017四川省公務員申論熱點二:日軍暴行,越來越多的世界叩問
12月13日是中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不僅在中國,世界上其他地方也紛紛舉行“南京祭”,銘記人類歷史上這殘酷的一頁。
盡管日本政府刻意掩蓋和歪曲日本軍國主義二戰暴行,但不爭的事實是,整個國際社會對日本二戰暴行的認知正變得越來越廣泛和深入,日本在直面歷史的問題上面臨的國際道義壓力也越來越強大。妄圖向國際社會掩蓋和歪曲暴行的行為注定是徒勞的。
今年10月,法國岡城和平紀念館舉行了南京大屠殺史實展,這樣的展覽未來還將在其他國家進行;本月11日,美國舊金山多個民間團體舉行公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活動,中國、韓國、日本、菲律賓及其他一些族裔人士參加活動;日前,加拿大安大略省立法會二讀通過了將每年12月13日定為該省“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的提案,提案下一步將提交省司法政策常務委員會審議。
事實上,不僅僅是南京大屠殺,強征“慰安婦”、人體細菌實驗等日本二戰暴行也越來越多地進入國際社會的視野。
如今,中國、韓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都設立了“慰安婦”紀念雕像;來自中國、韓國、菲律賓、荷蘭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民間團體已聯合向聯合國提交申請,將“慰安婦”相關資料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今年4月,美國國家地理頻道《二戰之謎》拍攝組來華拍攝專題片,揭露侵華日軍在中國犯下的人體實驗、細菌實驗等反人類暴行。
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也在要求日本正視二戰暴行方面發出明晰的正義之聲。今年3月,3名聯合國報告員發表聯合聲明,要求日本承認政府和軍方對“慰安婦”制度負有完全責任,敦促日本對所有受害者進行賠償和安撫;聯合國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今年也公布有關審議報告,批評日本在“慰安婦”問題上的立場,敦促日本改正在“慰安婦”問題上的態度。
日軍二戰暴行越來越為國際社會所知,一方面是因為中國、韓國等受害國對暴行事實的持續揭示,另一方面也源自人類道義的力量:那些違背人道、踐踏人類尊嚴的行為,無論怎樣刻意隱瞞和歪曲,終究逃不過追問,終將真相大白于天下。“欲蓋彌彰”的道理,日本政府早當明白,掩耳盜鈴、自欺欺人會為世人不齒。
南京大屠殺發生在79年前,但時間的沙土從未將它掩埋。銘記與反思歷史的真正意義,絕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提醒未來的人們珍惜和平、共同捍衛道義與人類尊嚴。
2017四川省公務員申論熱點三:激發家庭文明建設動力,筑夢民族偉大復興
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12日在京舉行。中共中央、、中央軍委主席親切會見全國文明家庭代表,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我們要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努力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成為人們夢想啟航的地方。
以文明為元素,以家庭為單位,實行全國性的評選與表彰,讓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具有了標本意義。以家庭為細胞的文明創建,有利于整個社會文明建設的持續推進。
家庭是國家的構成,也是社會的細胞。良好的家風,優良的家庭文明,對于整個社會風氣、整個文明體系的構建具有基礎性的作用。社會好風氣的形成,需要以好的家風為基礎;好的社會文明體系,需要以好的家庭文明為底色。
家庭文明對社會文明的支撐作用,歷史經驗和現實教訓都足以佐證。好的家風讓人受益終生,不但可以讓置于其間的家庭成員受家風影響和熏陶而具有優良的品質,還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形成良好的風氣一直流傳下來。比如,扶危濟困、達濟天下、憂國憂民等,最終都以家風傳承的方式,不斷地延續和繼承。
國家文明和社會文明的形成與進步,與家庭文明的進步密不可分。從大的方面講,家庭文明關系國家興亡;從小的方面講,好的家教和家風維系公序良俗與個人幸福。家風不僅關系家庭私事、個人私德,更關乎干部隊伍建設和黨內政治生態。焦裕祿、谷文昌、楊善洲,這些優秀的共產黨員和先鋒模范,不僅有著獨特的人格魅力,更有著良好的家風。
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而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只要人人都爭當文明使者,每個家庭都立志成為文明樣本,就會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看過“2017四川省公務員申論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