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公考申論范文
云南省公考申論范文(一)
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今天,文化軟實力是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我國軟實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現實課題。為了增強軟實力,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些政策措施并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也還存在一些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的方面。提升我國軟實力,應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注重發揮中華文化的優勢,積極學習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努力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路子。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我國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就需須在壯大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加強國防力量的同時,使國家文化軟實力有一個大的提高。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應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文化軟實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國民的精神狀態、意志品格和內在凝聚力,而這一切主要來自于人們對社會核心價值的認同。我們要把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首要任務。要積極探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有效途徑,主動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有力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
二是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不斷提高我國文化的總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也是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關鍵。我們要樹立強烈的機遇意識、發展意識,開闊發展思路,拓寬發展途徑,推動我國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有效發展。要堅持以市場為主導,通過積極的產業政策和有序的市場化運作,充分發揮國有文化企業的骨干作用,保護好、引導好民營企業投資文化產業的積極性,迅速壯大我國文化產業的規模,使文化產業占國民經濟比重明顯提高、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要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建設,培育文化產業骨干企業和戰略投資者,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產品和文化品牌。
三是提高文化傳播能力,不斷擴大我國文的影響力。傳播深度決定影響廣度。一個國家文化的影響力,不僅取決于其內容是否具有獨特魅力,而且取決于是否具有先進的傳播手段和強大的傳播能力。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一方面要不斷豐富和創新文化內容形式,另一方面需須花大力氣提高文化傳播能力。要深刻認識互聯網在文化傳播方面的巨大潛能和可能產生的不可估量的影響,高度重視互聯網的運用和管理,把發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作為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新引擎,努力使互聯網成為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新陣地、公共文化服務的新平臺、人們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間。
四是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支持文化建設,激發全社會的文化創造活力。人民群眾不僅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進一步激發人民群眾的文化創造潛能。要充分調動廣大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發揚藝術民主和學術民主,提倡不同學術觀點、不同風格流派相互切磋、平等討論,營造寬松和諧的文化發展環境。
文化凝結歷史、連接未來。在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了悠久的歷史文化,在新的歷史時代,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歷史的昌明,我們需將迎來文化建設的高潮,通過不斷提高文化的軟實力,中華文化需將放射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云南省公考申論范文(二)
領導干部要做全民閱讀的模范
讀書關系到一個民族的興旺與發達,影響一個國家的命運與未來。為了在全社會形成好讀書、讀好書的良好氛圍,各級領導干部要爭當讀書模范,引領社會風氣,在閱讀中提升思想覺悟和業務水平,在學習型政黨、學習型社會建設中起到表率和標兵作用。
在干部讀書現狀的調查中可以發現,領導干部在閱讀和學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因應酬和工作原因缺少閱讀時間;讀的書籍品位不高,甚至品位庸俗,趣味低下;受不良的社會風氣影響,不注意培養良好的生活情趣;對理論業務鉆研不夠,讀書缺乏針對性與計劃性,等等。產生這些現象,究其根本原因,一是全社會還未形成全民閱讀的氛圍;二是領導干部對讀書的重要性和意義認識不足,對提升個人思想覺悟、理論水平的熱情不高。
領導干部好讀書、讀好書,是在市場經濟大潮中立身行正的基本前提,是思想水平和業務能力提高的重要保證;而不重視學習,不努力提高,就難以適應形勢的變化對領導干部能力和素質的要求,很多慘痛的例子告訴我們,忽視對自身修養和覺悟的培養,往往是許多干部墮落的開始。
為了扎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執政能力建設,首先,領導干部要提高思想覺悟,認識到讀書對于干部作風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和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性,端正學習態度,樹立學習觀念。各級領導部門要加強對干部閱讀意識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快促進閱讀風氣的形成,使各級干部做到“自愿讀”。
其次,各級黨組織和機關單位,應該減少不需要的應酬活動,減少文山會海,繁文縟節,制定集體學習計劃,安排學習時間,幫助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良好的生活情趣,堅決抵制歪風邪氣的侵染,少喝一杯酒,多讀一本書,做到“自覺讀”。
再次,有關部門要經常舉辦各種培訓活動和講座,使各級干部在讀書過程中能夠得到有效的指導,使各級干部有一個可以互相交流讀書經驗的平臺。要多讀能夠給人的思想以啟迪,同時了解大學問家的治學精神和風范的書,能夠使人震撼靈魂、激動思考的書。領導干部要提高對書籍的認識,學會辨別書籍,學會如何讀書,而且要學會理論聯系實際,把理論知識、思想覺悟的提高與工作能力的提升統一起來,做到“自主讀”。
最后,不僅要在領導干部中間,還要在社會中形成讀書的氛圍和風氣,積極宣傳組織讀書活動,使讀書成為時尚,使讀書成為習慣,做到全民閱讀,健康閱讀。
讀書是執政黨能力建設和作風建設的有效途徑,是提高國民素質的重要手段。在當下提倡閱讀更可以起到樹立信心,凝聚力量的作用。領導干部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引領社會風氣,起到表率作用,為全民閱讀氛圍的形成和學習型政黨、學習型社會的建設貢獻力量。
云南省公考申論范文(三)
科學開發利用水資源解決缺水問題
水資源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的經濟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是生態與環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水資源短缺已然成為我國水資源安全中最突出的問題之一。當前,要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來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黨和政府始終把解決我國水資源問題擺在關系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推動我國水資源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目前,我國水資源管理法規體系和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水資源配置和調控能力不斷提高,節水型社會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有力保障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用水需求。但也要清醒地看到,與世界大多數國家相比,我國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水資源形勢。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生產力布局和水土資源不相匹配的基本國情和基本水情仍將長期存在;水資源配置能力整體上仍然偏低,人均供水能力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3;水資源利用率還不高,單方水GDP產出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僅為0.48左右。
解決我國日益復雜的水資源問題,需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大力推進水資源管理從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轉變,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建設節水型社會,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強化行業用水定額管理,用水效率低于最低要求的,依法核減取水量;用水產品和工藝不符合節水要求的,限制生產取用水。加大重點行業和關鍵環節的節水力度,在農業領域,繼續抓好大中型灌區和井灌區節水改造,發展現代旱作節水農業;在工業領域,優化調整區域產業布局;在城市生活領域,加強供用水管理,提高公眾節水意識。
推進河湖水系連通,增強水資源配置能力。從國家層面看,加快南水北調工程建設,構建我國“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水資源戰略配置格局。從區域層面看,加快跨流域調水工程建設,繼續搞好引江濟太、引黃濟津濟淀、珠江壓咸補淡等應急調水,提高區域水資源承載能力。從相鄰河湖看,綜合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態治理、水系連通、科學調度等措施。
加強水資源統一管理,推進水管理體制改革。繼續完善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加強流域水資源統一規劃、配置、調度和管理。加快城鄉水務一體化進程,統籌城鄉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和水源地建設、供水節水、排水治污及中水回用等工作,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文明的搖籃。作為水資源匱乏的國家,珍惜水資源,努力構建節水型社會無疑是需要之舉。與此同時,我國也正在研究探索建立科學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我國一定能克服水資源短缺帶來的困難,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看過“云南省公考申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