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考生應如何正確調節心理
時間:
郭寧靜2
高考心理
調節方法
心理專家介紹,考生不妨采取轉移注意力的方法調節情緒:比如在等待分數公布的時間里,全面分析高考勝敗的原因,客觀評價自己,并可選擇一個適當的時間,與親朋好友一起去郊游,讓愉快、輕松的氣氛沖淡煩惱;在得知考分不理想后,或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或聽聽音樂、看看電視、上上網,或拜訪親戚朋友,使考試失敗的陰影逐漸淡化,從而有效地防止挫敗感和焦慮感的產生。
另外,學生考完試擔心考不好,這是正常的心理反應。但如果因此而過度焦慮,甚至遇事緊張、煩躁易怒、失眠失控、坐立不安,那對學生的身心會產生極壞的影響,嚴重的會發展成為抑郁癥。家長和學生都必須采取積極的態度,“讓過去的成為過去”,學會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以平和的心態等待成績公布,不應自己給自己“加壓”,更不要進行占卜算命、道聽途說、隨便相信不正當渠道的信息。只要持續時間不超過三個月,心理包袱不超過心理承受力,時過境遷后心理的失衡就會慢慢恢復,即能自行調節。否則,就需要在心理醫生的幫助下進行心理干預了。
專家提醒
心理專家提醒,考生要充分利用高考后的假期,在適當放松的同時,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對自己進行“充電”,為將來的學習打下基礎;還可以參與一些有意義的活動,豐富人生經驗和閱歷。另外,要特別警惕高考后的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