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兩首課后練習題及答案(2)
《詩兩首》課后練習題答案
1.解析:“彷徨”、“彳亍”是連綿詞,“圮”、“荇”是易讀錯的字。
答案:依次為liáo、pánɡ huánɡ、chì chù、pǐ、shēnɡ xiāo、xìnɡ
2.解析:對詩中的重要詞語要準確理解它的意義。
答案:①走走停停的樣子。②坍塌、破敗。③傷感、失意。④燦爛多彩。
3.解析:這道題,是針對兩首詩的表現手法而設置的。(1)題是對意象的理解,要求能抓住詩中關鍵的語句:“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從中概括出丁香是美麗、高潔、憂愁三位一體的象征(注意:丁香的象征義不同于丁香姑娘的象征義)。(2)題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很顯然,“云彩”就是作者的告別對象。全詩中,反復出現而又能表現寂然無聲、產生飄逸境界的,只有三個詞——輕輕,悄悄,云彩。
答案:(1)美麗、高雅、憂愁。 (2)西天的云彩。輕輕、悄悄、云彩。
4.解析:此題考查對課文的背誦能力,對于優秀的詩歌,要求熟讀成誦。這個題目的設置起到這樣一個作用。
答案:(1)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2)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5.解析:掌握常見的修辭手法,并且能具體分析它們在文中的表達作用,這是閱讀的基本要求之一。
答案:①比喻。一方面表現了姑娘的高潔,另一方面也渲染了一種夢幻的意境,為全詩蒙上一層濃濃的朦朧色彩。此句與一般比喻不同的是,喻體在前,本體在后。照一般寫法當是:“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像夢中飄過一支丁香”,②反復、對偶。有強化的作用。丁香姑娘全部的、徹底的消失,表達了詩人全面的、徹底的失望。③擬人,頂真(頂針)。把夏蟲、康橋人性化,仿佛它們也有了人性,能與詩人心氣相通,以此襯托詩人內心難以言傳的心境。“沉默”一詞是上句的結束,同時又是下句的開始。類似這樣的寫法,就稱之為頂真(頂針)。這種修辭手法,可以使句子環環相扣,聯接緊密,內容表達更加集中。④比喻,移就。用“星輝”比喻詩人尋回的“夢”,“夢”是抽象的,“星輝”是具體的,光輝燦爛的,由此讀者可以想象詩人尋回的“夢”是多么絢麗多色,五彩斑斕。星輝是不能用船裝載的,這個“載”字用的是移就的修辭手法。移就,是把本用于描寫甲的詞語臨時借用過來描寫乙,以達到特殊的修辭效果。滿船都載著星光,也就是滿船都載著詩人尋回的美夢,不難想象滿載而歸的詩人,收獲是多么豐厚。
6.解析:詩歌中一些極平常的詞語常常極富表現力,特別那些反復出現的詞語,常常有特殊的表達效果。對這樣的詞語要格外留神,提高我們的語感能力。
答案:第一次強調她同我一樣“默默彳亍著”,兩人好像是神交契友。第二次“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表現了相逢時千言萬語想要吞吐,卻又不能不“欲說還休”的凄涼。第三次“她默默地遠了,遠了”,對這不忍的離別,丁香姑娘在“默默”中忍受了巨大的痛苦!
7.解析:關于詩歌的音樂美,主要體現在押韻、節奏和章節的安排上。
答案:(1)《雨巷》這首詩音調和諧,節奏舒緩。全詩七節,每節六行,每行雖然長短不一,有的一句一行,有的一句排成幾行,但詩句的停頓卻很有規律。詩中多處運用重疊和反復的手法,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彳亍著”“像夢一般的,/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而首尾兩節,除“逢著”換“飄過”外,其他語句完全相同。詩句的重疊反復,構成聲音和感情的回環往復,強化了節奏,增強了詩歌的抒情色彩。(2)全詩每節第3、6行押韻,一韻到底。有些同樣的字在韻腳中多次出現,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悵”、“眼光”,有意使一個音節在人們的聽覺中反復。在詩句中,詩人又運用一些與韻腳同韻的字,例如:“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加點的字與“巷”、“娘”都是同韻的字,這樣就造成了一種回蕩的旋律和流暢的節奏。“五·四”以后,有的新詩一點也不講韻律,可謂完全的“自由”,許多人接受不了。而戴望舒一方面沖破了中國古典詩歌在外在形式上的禁錮,又抓住了詩的韻律的本質,讓韻律在字里行間時時回蕩,悠遠而綿長。所以,葉圣陶說,它替新詩的音節開創了一個新紀元。
8.解析:探究“丁香”這一意象與中國古典詩歌的聯系,可以深入理解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答案:李商隱的《代贈》用“丁香結”也就是丁香的花蕾來象征詩中女子的愁心,詩人用春風反襯丁香的愁;李璟把“丁香”與雨中的惆悵連在一起,用雨中的丁香作為人的愁心的象征,詩人用迷離的細雨襯丁香的愁;王十朋把丁香人格化,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丁香的淡雅、隱忍以及愁緒。總之,雖然寫法不同,但在古典詩詞中,丁香與愁結下了不解之緣。
《雨巷》的成功,除了上邊提到的聲律方面的原因外,另一個就是化用古典詩歌的意境,選用古典詩歌常用的、已為廣大讀者接受的丁香這一意象來抒寫詩人的愁緒。但詩人不是一味被古典詩歌中的丁香意象所拘束,他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
附:補充注釋
(1)李商隱《代贈》 丁香結:本指丁香之花蕾,叢生如結。此處用以象征固結不解之愁緒。這是一首七絕,寫思婦之離愁。詩后兩句是說,芭蕉的蕉心尚未展開,丁香的花蕾叢生如結;同是春風吹拂,而二人異地同心,都在為不得與對方相會而愁苦。這既是思婦眼前實景的真實描繪,同時又是借物寫人,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以春風反襯離愁。意境很美,含蘊無窮,歷來為人所稱道。
(2)李璟《浣溪紗》 這是一首傷春詞,詩人把“丁香”與雨中的惆悵連在一起,用雨中的丁香作為人的愁心的象征,詩人用迷離的細雨襯丁香的愁。上片“手卷真珠上玉鉤”一句,“真珠”即“珠簾”,“玉鉤”指月亮。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二句委婉、細膩,卷簾本欲觀省景物,借抒懷抱,而既卷之后,依舊春愁浩蕩。可見,“鎖”是一種無所不在的心靈桎梏,使人欲銷愁而不可得。而“春恨”并不是抽象的,“風里落花誰是主”,風不僅吹落花朵,更將凋零的殘紅吹得四處飛揚,那么,何處是歸宿呢?在這里可以看到的是人的身世飄零,孤獨無依。結句“思悠悠”,正是因此而思緒蕭索,悠然神往。下片起始“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則點出了“春恨”綿綿的緣由所在。青鳥是古代傳說中傳遞信息的信使。青鳥不傳信,遠去的親人沒有信息,于是有“丁香空結雨中愁”的嘆息。丁香結是愁思的意象。至此,詞的感情已經十分濃郁、飽滿。當手卷真珠上玉鉤的時刻,已經春恨綿綿;風里落花無主,青鳥不傳信,丁香空結,則徒然的向往已經成為無望,這已是無可逃避的結局。最后以景語作結:“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楚天日暮,長江接天,這樣的背景暗示著愁思的深廣。“接天流”三個字讓人想起“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3)王十朋,字龜齡,樂清人,南宋著名的政治家、詩人、一代名臣,著有《梅溪集》及《杜陵詩史》等。王十朋把丁香人格化,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丁香的淡雅、隱忍以及愁緒。丁香“結愁千緒,似憶江南主”。江南主一般指南唐后主李煜,他降宋之后,類似囚犯,十分苦悶,曾經把愁緒比作“一江春水向東流”,可見愁緒之深,這里用丁香結喻李煜之愁,可謂是相得益彰。
9.解析:詩人經歷了“別夢(第1節)——尋夢(第2-6節)——別夢(第7節)”的心理歷程,別夢灑脫,尋夢喜悅,但沒有“放歌”,而是沉浸在獨自的靜思默想之中,因此這首詩情調是飄逸的,沒有大起大落的情感波折。
答案:D。
10.解析:這是疑難詩句,通過對這個詩句的探討,有助于正確理解詩歌的深刻含義,提高詩歌的鑒賞能力。
答:理解這個詩句,第一、要注意詩句的上下聯系,向上看,詩的上節說:“在星輝斑斕里放歌”,下節立即補充說“但我不能放歌”,這便說明了詩人沒有大聲放歌;向下看,這個詩句的下句:“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這便說明也沒有小聲放歌,所以詩人實際上沒有吹起笙簫。第二,要分析這個詩句的特點。“悄悄是別離的笙簫”這是一個比喻,意謂“讓我一個人靜靜地潛思默想,這“悄悄”就好比“吹起了別離的笙簫”。所以這一節詩是寫詩人單獨地靜靜地陶醉在甜蜜的回憶之中。從外在來看,四周靜寂無聲,好似進入了低潮,實際上從內里看,詩人的內心正翻滾著軒然大波,這是情感的高潮。
11.解析:《再別康橋》雖然是一首抒情詩,但是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通過景來表現,所以,這首詩實際上也是一首出色的寫景詩,通過對景物描寫的分析,有助于我們從另一個側面體會詩的意境。
答案:從詩的第二節開始,詩人連用四節層次分明地勾畫出了康河的嫵媚動人:先寫河畔的垂柳,次寫河中的小草,再寫榆陰下的潭水,最后寫康河泛舟,詩人描繪康橋的景物,目光不離康河。岸畔拂動的垂柳,河中搖曳的水草,上游清澈的拜倫潭,河上漫溯的輕舟,高處、低處、近處、遠處的景物,都被詩人錯落有致地繪進一幅畫中,畫面上不僅物象鮮朗,色調柔和,而且非常富有層次和透視感。通過詩人精心的描繪渲染,康橋的風貌活生生地展示到讀者的面前。
詩人不僅生動地描寫景物,而且對其滿懷深情,所以,這里的景物描寫,好比是一支動人的樂曲,詩中的每一個字似乎都染上了詩人濃濃的感情色彩。狀物抒情,水乳交融,真的到了“濃得化不開”的程度。請看:“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用擬人化的手法狀寫夕陽中隨風搖晃的垂柳,以新娘作比,綽約動人,使景物化作活物,溫潤可人;“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詩人不說這“新娘”的艷影在碧波中蕩漾,而說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詩人已經為康橋黃昏時分迷人景物弄得神魂顛倒,在心亂情迷之際,如莊周夢蝶,物我兩忘,“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這時候,夕照下清澈的潭水在詩人的眼中是“天上虹”,“天上虹”被微波“揉碎在浮藻間”,那就是詩人“彩虹似的夢”,這時的詩人是進入了夢境,還是進入了仙境?也許都有吧。詩人“向青草更青處”“尋夢”,他“尋”到“夢”了嗎?那是一個什么樣的夢?我們不知道,不,我們知道。詩人摘下了一船的“星輝”,正滿載而歸,“在星輝斑爛里放歌”哩,那夢是幸福的,甜甜的,圓圓的。徐志摩說:“詩人也是一只癡鳥。”這首詩便充滿了癡鳥般的赤誠,詩人吟唱著心靈里的歌,一聲聲叫得歡快流轉,一聲聲叫得情深意濃。
12.解析:這首題很有意義,不僅對提高自己的文學鑒賞能力大有裨益,而且啟示我們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探討,使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構思時可以從兩個角度思考。一是如何充實生活的內涵,如何讓自己的生活像詩一樣美,像詩一樣多姿多彩,二是如何用詩的語言來表現自己如詩似歌一般的生活。答案中的短文可供參考。
答案:我們每個青年人對人生都有著美好的向往,希望描繪自己美麗的人生。那么,怎么樣才能使你的人生更美呢?我認為,那就是詩化自己的人生。
一提到詩化人生,大家很自然地會想到詩人。是的,一個優秀的詩人,他的人生一定是一首詩。你看李白,詩就是他的事業,詩就是他的珍愛,詩就是他的生命。詩與他榮辱與共,生死相依。他以詩進,以詩退;以詩入仕,以詩出世;以詩獲寵,以詩獲罪;以詩暢情,以詩吶喊。他樂也寫詩,悲也寫詩,愁也寫詩,憤也寫詩,醒也寫詩,醉也寫詩,詩歌早已幻化成他生命的一部分。而他的生命本身就是一首詩、一曲歌、一幅畫、一個傳奇、一個神話,詩幻化成了他們的精神與魂靈。徐志摩的一生也是一首詩,他一輩子“談話是詩,舉動是詩,畢生行徑是詩”,沉浸在詩一般的夢想和追求之中。正如胡適說:“他的人生觀真是一種‘單純信仰’,這里面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他夢想這三個理想的條件能夠合在一個人生里,這是他的‘單純信仰’。他的一生的歷史,只是他追求這個‘單純信仰’的實現的歷史。”短短的36年的人生中,徐志摩創作出版的作品有:詩集4部,散文集4部,小說集1部,劇本1部,譯作5種,以及信札、日記4種。這個銳意追求“詩美”、“詩化生活”的“天縱奇才”,“留與人間一卷詩”。
你也許暫時還稱不上詩人,但你一定是一個有感情有智慧的人。把你的深情厚誼和思想火花凝聚起來,再用真摯簡練的語言表達出來,那就是詩啊!你也許不曾寫過完整的詩,但你一定唱過歌,一定會說些俗話、諺語、名言、警句,更有順口溜,那美好的民諺歌謠就是詩啊!
生活中到處都可見到詩,一家理發店門兩旁寫道:“進門來黑發丞相,出門去白面書生。”店主風趣的詩意讓人如坐春風。一間藥鋪,正中兩行大字赫然入目:“但愿人間無病痛,哪怕架上藥生塵”,老板善良,“詩心”可鑒。公路旁高大的標示牌提醒司機:“穩穩地開,慢慢地跑,遲幾分鐘回家比永遠不回家好。”交警捧出了充滿哲理的“詩心”!
中國是詩的國度,“詩心”源遠流長,“詩教”素有傳統。在那遙遠的先秦時代,沒有電影,沒有電視,但有的是詩。“不學詩,無以言。”后來的唐詩宋詞,星斗萬千。到了革命戰爭年代,短短的墻頭詩、槍桿詩,曾激勵先輩為祖國解放前仆后繼英勇奮斗。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精彩的標語詩、新民歌又崛起,“說的都是口頭禪,搬到地里變米糧”。可是,現在我們卻把詩淡化了,學校作文不寫詩,高考作文禁止寫詩,詩淡出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生命也隨之失去了光彩,缺少了詩意。
所以,勸君捧起你的那顆“詩心”,讓詩成為你必不可少的人生伴侶。它既是感情的搖籃,又是理智的燈塔。擁有了它,就會擁有良好的人際環境,擁有博大的胸懷、瀟灑的人生。
詩兩首課后練習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