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備考策略
1.根據時間點來記憶
歷史課本的編撰,通常都是根據時間順序來呈現的,當然這也是人類歷史發展的順序,必須先掌握前面的知識,才知道為什么這樣發展。因此,根據時間點來加深對歷史事件、知識點的記憶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例如:唐宋元明清不同的朝代,可以將所有的皇帝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整理,包括每個皇帝在位期間,發生了什么大事,有什么歷史意義,以及對后面歷史有什么影響等,一環扣一環,應該能更好的幫你理順該階段的歷史知識點。
2.通過對比來加深記憶
對于文科學生而言,中國古代史應該不算最難的,畢竟它離我們時間很遠,有許多東西都無法進行驗證,而近現代史、世界史就不一樣了。這距離我們時間不過兩三百年,也是我們必須銘記的一段歷史,無論它是怎樣的,都不應該忽視。為了更好的進行記憶,可以采用對比的方法來進行記憶。
如何高效復習歷史
大量的閱讀對于可以提高歷史成績有非常大的幫助。詩詞歌賦,歷史小說,歷史課本,都可以。
其實所謂的復習就是把老師上課講的東西在顧一遍。正所謂溫固而知新。歷史這玩意是相通甚至是重復的。
做大量的試卷題,反復的去做,去對案,目的是學習它的表達方式,學會如何用所需要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思。
高考歷史知識點
一、古代中國農業主要耕作方式的變革
1、原始農業的產生:“刀耕火種”、“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國農業進入了“耜耕”或“石器鋤耕”時代
3、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中國古代農業的傳統耕作方式形成。
漢代牛耕逐漸普及全國。東漢時出現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這種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
二、了解古代中國的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以小農戶個體經營為主的農業經營方式,是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三、古代水利建設概況
1、夏商周:農田水利有較大發展。
2、春秋戰國:戰國時秦國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鄭國在秦國修的鄭國渠。
都江堰
3、秦:靈渠
4、兩漢:西漢漢武帝親到黃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東漢王景治黃河才基本解除了黃河水患。
5、隋煬帝:開通了大運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長的運河。
6、唐朝:設專職官員管理水利事業,各地興修了不少水利工程,還創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車。
高考歷史知識點歸納
了解“市”的形成和發展
西漢:
每個城市都設專供貿易的“市”與住宅區嚴格分開,長安城東西有市。設官員管理(市長或市令),按時開市閉市。
隋唐:
長安城有市和坊,市與坊用圍墻隔開,白天定時開市閉市。
宋朝:
市與坊的界限逐漸打破,店鋪隨處可設,且早晚都可經營
商業城市和著名的商幫
西漢:長安、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著名商業中心
隋唐黃河流域長安、洛陽;長江流域揚州、益州,成為繁華的商業城市;廣州重要的外貿港口,政府設市舶使。
宋代開封、臨安;益州發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明清:出現商幫。如,徽商、晉商(兩者相同之處:都從經營鹽業起家;商業活動都涉及金融領域(徽商經營典當業,晉商興辦票號);活動范圍都涉及國外,都積累起巨額財富)
高考歷史知識點總結
西周的宗法制與分封制
1、夏是我國歷第一個王朝,我國的早期國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襲制的確立,是我國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的重要標志
3、分封制
特點:周天子是諸侯的共同主子,諸侯是周王的臣屬。
意義:加強統治,鞏固王權
4、西周宗法制特點是:嫡長子繼承制;
影響:保證貴族的壟斷地位,有利于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與團結。
5、西周的宗法制是與分封制互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質的制度。
6、王位世襲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構成了夏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的主體,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