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業革命知識點及練習題
時間:
焯杰2
歷史備考
高中歷史必修2的第7課《第一次工業革命》要求同學們了解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基本史實,以及探討第二次工業革命對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發展的影響。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帶來高中歷史第一次工業革命知識點及練習題,歡迎大家學習。
(1)工業革命的前提與條件:①政治前提:18世紀時,隨著________的進一步發展,英國經濟迅速發展。②市場條件:殖民地不僅為英國帶來了巨額的財富,還提供了廣闊的海外市場。③勞動力條件:地主們熱衷________,很多農民被迫離開土地,去工場做工。④技術條件:手工工場日益興旺,生產技術進一步發展。
(2)工業革命的進程:①棉紡織業的技術革新:18世紀60年代,哈格里夫斯發明“________”。它的出現引發了紡織業一系列的發明創造。②工業生產的變化:后來在冶金、采煤等其他生產領域也紛紛出現了發明和使用機器的高潮。________取代手工勞動,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了。③動力技術的革新: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________,擺脫自然條件的限制,大大推動了機器的發明和使用,工業革命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2.從工場到工廠
(1)工業革命引起生產組織形式變化:傳統的手工工場無法適應機器生產的需要,________ 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組織形式,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2)工業革命引起社會經濟結構變化: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相對減少,工業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工業革命加快了________進程。
(3)工業革命引起社會關系變化:工業資產階級和________成為社會的兩大階級。
(4)工業革命推動資產階級調整內外政策:對內,希望進一步擺脫封建束縛,要求自由經營、________和自由貿易;對外,加快了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的步伐。
3.世界市場的基本形成
(1)原因條件:①________年前后,英國的大機器工業基本上取代了工場手工業,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之后,法國和美國等國也相繼完成工業革命。隨著工業革命的展開,資產階級竭力在全世界拓展________,搶占原料產地,使世界貿易的范圍和規模迅速擴大。②蒸汽機車和輪船的出現大大改變了________條件,世界各地間的聯系更為便捷。③資產階級憑借著工業革命帶來的強大經濟和軍事實力,在亞、非、拉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把越來越多的地區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之中。
(2)基本形成:19世紀中后期,一個以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世界市場基本形成。當時,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________已經成為世界工廠,也是世界貿易中心。
(3)深遠影響:隨著世界市場的逐漸形成,以英國為代表的歐美資本主義國家在攫取利益的同時,客觀上也傳播了先進的________和生產方式,開始改變世界的面貌。
A.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
B.促使第二次工業革命達到空前的深度和廣度
C.使世界開始走向一個整體
D.引起一系列新興工業部門的產生
2.下列兩幅圖是工業革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變化,你從圖中得到的信息有( )
①工廠規模擴大 ②環境遭受污染 ③勞動效率提高 ④人成為機器的附庸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3.下表反映了英國農業人口的變化,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業化 B.殖民戰爭 C.資產階級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戰
4.從下面兩幅圖中,你可以讀取的信息有( )
?、僬羝麢C已運用于交通運輸 ②工業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環境 ③世界形成一體 ④有利于沖破封建等級觀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英國曼徹斯特在17世紀時人口不超過1萬人。從1786年阿克萊特紗廠的第一個煙筒立起,15年后擁有蒸汽機的紡紗廠發展到50個;1790年人口發展到5萬,到1801年猛增至9.5萬人,到1841年又增至35萬人。曼徹斯特的發展印證了( )
A.殖民擴張促進了其發展 B.工業革命促進了城市化的進程
C.大企業制度的出現激發了城市活力 D.世界市場最終確立的全過程
第一次工業革命知識點
1.從珍妮機到蒸汽機(1)工業革命的前提與條件:①政治前提:18世紀時,隨著________的進一步發展,英國經濟迅速發展。②市場條件:殖民地不僅為英國帶來了巨額的財富,還提供了廣闊的海外市場。③勞動力條件:地主們熱衷________,很多農民被迫離開土地,去工場做工。④技術條件:手工工場日益興旺,生產技術進一步發展。
(2)工業革命的進程:①棉紡織業的技術革新:18世紀60年代,哈格里夫斯發明“________”。它的出現引發了紡織業一系列的發明創造。②工業生產的變化:后來在冶金、采煤等其他生產領域也紛紛出現了發明和使用機器的高潮。________取代手工勞動,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了。③動力技術的革新: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________,擺脫自然條件的限制,大大推動了機器的發明和使用,工業革命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2.從工場到工廠
(1)工業革命引起生產組織形式變化:傳統的手工工場無法適應機器生產的需要,________ 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組織形式,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2)工業革命引起社會經濟結構變化: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相對減少,工業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工業革命加快了________進程。
(3)工業革命引起社會關系變化:工業資產階級和________成為社會的兩大階級。
(4)工業革命推動資產階級調整內外政策:對內,希望進一步擺脫封建束縛,要求自由經營、________和自由貿易;對外,加快了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的步伐。
3.世界市場的基本形成
(1)原因條件:①________年前后,英國的大機器工業基本上取代了工場手工業,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之后,法國和美國等國也相繼完成工業革命。隨著工業革命的展開,資產階級竭力在全世界拓展________,搶占原料產地,使世界貿易的范圍和規模迅速擴大。②蒸汽機車和輪船的出現大大改變了________條件,世界各地間的聯系更為便捷。③資產階級憑借著工業革命帶來的強大經濟和軍事實力,在亞、非、拉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把越來越多的地區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之中。
(2)基本形成:19世紀中后期,一個以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世界市場基本形成。當時,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________已經成為世界工廠,也是世界貿易中心。
(3)深遠影響:隨著世界市場的逐漸形成,以英國為代表的歐美資本主義國家在攫取利益的同時,客觀上也傳播了先進的________和生產方式,開始改變世界的面貌。
第一次工業革命練習題
1.馬克思說:“蒸汽大王在前一個世紀翻轉了整個世界,現在他的統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種更大得無比的革命力量──電力的火花將取而代之。”這一“革命力量”帶來的影響不包括( )A.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
B.促使第二次工業革命達到空前的深度和廣度
C.使世界開始走向一個整體
D.引起一系列新興工業部門的產生
2.下列兩幅圖是工業革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變化,你從圖中得到的信息有( )
①工廠規模擴大 ②環境遭受污染 ③勞動效率提高 ④人成為機器的附庸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3.下表反映了英國農業人口的變化,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 1840 | 1870 | 1900 | 1920 |
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 | 22 | 14.8 | 8.4 | 7.1 |
4.從下面兩幅圖中,你可以讀取的信息有( )
?、僬羝麢C已運用于交通運輸 ②工業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環境 ③世界形成一體 ④有利于沖破封建等級觀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英國曼徹斯特在17世紀時人口不超過1萬人。從1786年阿克萊特紗廠的第一個煙筒立起,15年后擁有蒸汽機的紡紗廠發展到50個;1790年人口發展到5萬,到1801年猛增至9.5萬人,到1841年又增至35萬人。曼徹斯特的發展印證了( )
A.殖民擴張促進了其發展 B.工業革命促進了城市化的進程
C.大企業制度的出現激發了城市活力 D.世界市場最終確立的全過程
第一次工業革命練習題答案
1.C 2.C 3.A 4.B 5.B第一次工業革命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