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必修1第24課知識點及練習題
高中歷史必修1第24課知識點:
(2)標志: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大通過了阿爾巴尼亞、________等23國提案,以壓倒多數的優勢恢復中國席位。
(3)意義:①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②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中美關系正常化
(1)背景:①中國國家地位的提高,美國孤立中國政策的失敗。②美國與蘇聯爭霸需要與中國改善關系。③________,中美關系改善符合兩國的國家利益。
(2)過程:①1971年4月,中國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乒乓外交”打開了中美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門。②1971年7月,________秘密訪華,宣布美國總統尼克松將訪問中國。
③1972年2月,________總統訪華,在上海簽訂《中美聯合公報》,標志著中美之間結束了20多年的對抗,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④________年1月,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3.中日關系的改善
(1)背景:①________的緩和直接推動了中日關系的改善;②中日古代友好交往的歷史影響;③關系正常化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
(2)過程:1972年9月,日本首相________訪華,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考點2 新時期的外交建樹
1.新時期外交政策的調整
(1)原因: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________上來,需要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
(2)目標:反對________,維護世界和平。
2.重大外交活動
(1)開展以為________中心的多邊外交
(2)活躍在地區性國際組織中:①2001年10月在上海舉辦________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②2001年,共同創建________,與俄、哈、吉塔、烏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
高中歷史必修1第24課練習題:
1.有一部記錄新中國外交歷程的紀念光盤,共十二集,每一集的標題反映了這一時期的外交特點。其中集中反映20世紀后半期中美關系特點的標題是( )
A. “分道揚鑣”、“冤家路窄”“峰回路轉”
B.“一往情深”、“患難與共”、“情深意長”
C.“求同存異”、“風云突變”、“重歸于好”
D.“若即若離”、“冰釋雪融”、“錦上添花”
2.1960年,尼克松在同肯尼迪競選美國總統時說:“我們(對中國)的態度,不應該過于僵硬,我們不應對一個六億人的政府保持永久不承認的態度。”1968年大選時,尼克松又說“時間已經來到,我們必須掌握中國的現實了”這兩段話說明( )
①尼克松有了結束同中國對抗的想 ②美國統治階級內部對中國的政策已經出現分歧 ③尼克松想通過改善美中關系達到控制中國的目的 ④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在國際上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3.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兩國發表《中美聯合公報》。《華盛頓郵報》評論說:“如果尼克松先生透露他要去月球,也許不會在公眾中引起這樣大的反響。這簡直超出任何想象。”中美關系正常化的主要影響不包括( )
A.推動了中日關系的發展
B.推動了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
C.遏制了蘇聯霸權主義行為
D.發展了中國同西方國家的關系
4.1972年中美關系實現正常化,這表明( )
①美國放棄敵視中國的立場 ②中國外交政策有所調整 ③外交工作出現新局面 ④中國的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 ⑤世界格局走向多極化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高中歷史必修1第24課練習題答案:
1.A 2.C 3.B 4.A
高中歷史必修1第24課知識點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