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公考申論范文
河北省公考申論范文(一)
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胡錦濤同志也曾說過:判斷黨和政府工作好壞的根本標準,是人民滿意不滿意,人民答應不答應。然而在制度設計中,還存著忽視群眾意見、漠視群眾利益、無視群眾力量等突出問題,致使制度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受到一定影響。因此,要保障制度科學有效,必須要堅持群眾路線不動搖。
要集民智,虛心聽取群眾意見。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黨在革命和建設的歲月里,一直注重聽取群眾意見、匯集眾人智慧,使各項制度設計充分吸納了各界群眾的智慧與意見,確保了制度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然而當下,以限塑令為代表,個別部門在制度設計過程中,缺少必要的調查研究,忽視了群眾的意見和智慧,導致制度脫離實際,難以執行。所以,我們要引以為戒,鼓勵公眾參與制度設計,發表不同意見,才能保障制度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要惠民利,維護群眾切身利益。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思想,要求我們在工作中要把尊重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視作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制度設計的初衷,就是為了更好地維護群眾切身利益;而能否維護好群眾切身利益,是關系到制度是否科學有效的關鍵。然而,在計劃生育罰款提成等制度設計過程中,部門本位主義思想依然濃厚,出現了“好事人人管,壞事沒人管;有好處就管,沒好處就算”等權力越位與缺位并存的現象,背離了制度設計的初衷。
要用民力,發動依靠群眾力量。有首歌唱得好: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共產黨力量的源泉。在制度設計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到制度自身的合理性,更要考慮到制度的可執行性。須知,執行是制度科學性和有效性最集中的體現,是制度設計的生命線,而制度的順利實施gkz6.net與有效執行,則離不開群眾的鼎力支持。當前食品安全工作領域的“媒體依賴癥”,雖然暴露出主管部門的監管缺失,但同樣說明了食品安全工作離不開公眾特別是媒體的參與配合。這就是群眾的力量,是制度生命力的保障,也是提高制度設計科學有效性的重要力量。
群眾路線是黨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現代化建設勝利的重要法寶,也是保障和增強制度設計科學有效性的基石。只要我們在制度設計中,能做到集民智、惠民利、用民力,就能形成政民互動、干群互動、上下互動的大好局面,最大限度地獲得人民群眾的理解與支持,最大限度地增強制度設計的生命力!
河北省公考申論范文(二)
多措并舉發展我國慈善事業
大力發展慈善事業,對于落實共享發展理念、促進社會進步具有重要意義。新形勢下,促進慈善事業持續健康發展,需要凝聚多方力量,創造良好環境,培育慈善文化,引導更多人參與到慈善事業中來。
積極轉變政府角色。發展慈善事業,政府應積極轉變角色,將自身定位為引導者、管理者和監督者,努力保護好慈善組織、捐贈人、志愿者、受益人等慈善活動參與者的合法權益,為慈善事業發展保駕護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是我國第一部規范慈善事業發展的法律,進一步明確了政府在發展慈善事業中的職責。政府履行好自身職責,一方面要做好減法,簡化程序、做好服務;另一方面要做好加法,加強對慈善組織和慈善活動的監督管理。政府不缺位、不越位、不錯位,與慈善組織實現良性互動,就能為慈善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提升慈善組織能力。作為慈善事業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慈善組織能力如何直接關系慈善事業發展水平。慈善組織在運營管理中應以開展慈善活動為宗旨,不以營利為目的,做到嚴于律己、樂于助人。在人員構成上,慈善組織不僅要遴選有愛心、熱心于慈善事業的人士,還要注重提高工作人員的文化素養。慈善組織要勇于創新,敢于突破傳統思維模式,汲取先進慈善理念,不斷提高開展慈善活動的能力。同時,慈善組織還要定期公開財務、人事等信息,進一步提升慈善活動的透明度,接受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管和社會的監督,讓慈善事業在陽光下健康發展。
強化企業社會責任。企業的積極參與對于發展慈善事業具有重要意義。衡量企業的價值不能僅僅看其創造了多少利潤,還要看其在發展過程中對社會所做的貢獻。作為國家的法人公民,企業理應熱心公益,注重履行社會責任。企業應將慈善文化融入企業文化建設之中,努力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慈善文化,使企業成為慈善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慈心為人,善舉濟世”。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扶貧濟困、樂善好施的優良傳統,慈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國古代許多優秀思想都是當下培育慈善文化、推動慈善事業發展的寶貴文化資源。例如,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仁愛思想,從人的自我完善意義上講,具有個人安身立命之本的意義;就其更大的目標而言,可以引領社會風氣、助推慈善事業發展。新形勢下,我們要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發人們的慈善、助人之心,幫助人們樹立慈善理念、參與慈善活動。
營造良好社會氛圍。慈善事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部門、慈善組織的大力倡導,離不開名人的示范、公眾的參與,也離不開媒體的大力宣傳和積極提倡。只有多措并舉、形成合力,才能營造有利于慈善事業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比如,我國慈善領域最權威、參與度最高的獎項“中華慈善獎”,對于表彰社會各界奉獻愛心、回報社會的慈心善舉,弘揚中華民族樂善好施、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社會影響力和感召力越來越大,應在新形勢下進一步用好。此外,隨著大眾傳播媒介的多樣化,我們可以采用多種形式積極報道慈善人士與慈善活動,傳播慈善正能量。
河北省公考申論范文(三)
領導干部要善于以媒體為鏡
“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現代社會,媒體是領導干部最真實、最客觀、最便利的一面鏡子,干部的一言一行,在媒體上得到反映;公眾對干部工作得失的種種評價,在媒體上一一折射出來。因此,領導干部要善于以媒體為鏡,查找自身不足,改進自身工作。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領導干部決策難免千慮一失,具體的領導行為更難保不出任何紕漏。人需要鏡子,政府也需要媒體這位諍友,為其明得失、正言行。當前,我國政府的媒體工作水平不斷進步,但仍有一部分領導干部不能正確對待媒體,不善于運用媒體做好工作,出現不利的輿論傾向時消極應付,甚至把提出正確意見的媒體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因而在突發事件等問題的處理上陷于被動。2008年抗震救災和奧運會舉辦期間,我國政府把信息透明貫穿于工作的全程,贏得了各界的普遍贊賞,媒體的配合為有關工作的順利開展發揮了積極作用;河南靈寶帖案中,對網上發言者“跨省追捕”,以及個別地方領導“進京抓捕”記者,致使當地黨政領導成為輿論批評的眾矢之的,付出了公信力受損的沉重代價。
事實證明,領導干部如果不能正確認識媒體的作用,不能正確處理與媒體的關系,就無法適應信息社會的要求,順利地履行職責。隨著社會發展,尤其是網絡對信息傳播方式的深刻影響,人民群眾對政府工作的要求不斷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理應認識到,過去那種捂蓋子、打棍子,控制信息傳播的方式已經不能適應形勢需要;只有順應大勢所趨,主動轉變觀念,重視媒體作用,正確處理與媒體的關系,才能占領輿論制高點,為各項工作開展創造有利條件。
以媒體為鏡,就要善待媒體,以之為友。媒體是聯結政府和人民群眾的紐帶,是政府的信息源、智慧泉、傳聲筒、監督鏡,各級政府要敞開胸懷,抱著謙虛的態度認真了解傳播規律,尊重傳媒權利,真正把媒體放在諍友的地位上,坦誠面對,平等相待。通過媒體發布信息、闡釋政策、了解民情、引導輿論,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推動政務公開,促進政府自身建設水平的持續提高。
以媒體為鏡,就要善用媒體傳聲。要重視網絡等現代大眾傳媒傳播快、覆蓋廣、影響力強的特點,善于運用媒體傳播政府聲音,解釋政府立場,引導公眾的思想和行為。領導干部要做到同志所說的,增強行政公關意識,講究利用媒體傳聲的方法,提高對媒體講話的藝術,學會用媒體的語言、群眾的語言、時代的語言把政府的聲音傳遞出去,改善表達效果,真正說服和打動公眾,使政府的立場為公眾所信服。
以媒體為鏡,就要善納媒體之諫。勇于對照媒體批評改進自身的不足,對符合實際的批評要發揚民主,認真汲取,以此修正失誤、完善政策,推動政府決策的科學化,并使決策的實行獲得輿論的支持。
以媒體為鏡,就要善采百姓之言。把媒體作為與民眾溝通互動的平臺,作為密切與群眾聯系的中介。利用媒體廣開言路,多種渠道聽取群眾的批評、建議、意愿、要求等不同呼聲,認真受理和反饋,不斷提高群眾監督政府工作的熱情。
“新聞監督是成本最低的監督,也是效率最高的監督。”政府如果不能對媒體善加利用,這把雙刃劍極可能掉轉過來對政府造成傷害,讓新聞監督成為代價最沉重的監督。對此,領導干部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切實按照同志的要求,不斷提高與媒體打交道的能力,用監督規范權力,讓批評成為常態,借助媒體力量把各項工作順利推向前進。
看過“河北省公考申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