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心理 動機不能太強
一天,有一個少年和他的叔叔一起去釣魚。多年的垂釣經歷使叔叔深諳何處的小狗魚最多,他特意將少年安排在最有利的位置上。但好一陣子什么動靜也沒有,一條魚也沒有釣上來,少年不免大為失望。
“再繼續耐心地等待。”叔叔鼓勵道。忽然,浮標動了,誘餌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扯出的卻是一團水草……
少年一次又一次地揮動著發酸的手臂,把釣線順勢拋出去,但提出水面時卻總是空空如也。
“再試一遍,”叔叔若無其事地說,“釣魚得有耐心才行。”
突然間,好像有什么東西在拽釣線,浮標猛地沉下去了。少年連忙往上一拉魚竿,立刻看到一條逗人愛的小狗魚在燦爛的陽光下活蹦亂跳。他欣喜若狂地喊道:“我釣住了一條!”
“還沒有哩。”叔叔慢條斯理地說。他的話音未落,只見那條驚恐萬狀的小狗魚鱗光一閃,便箭一般地射向了河心。
釣線上的魚鉤不見了。
“記住,小家伙,”叔叔微笑著,意味深長地說,“在魚兒尚未被拽上岸之前,千萬別吹噓你釣住魚了。我曾不止一次看見人們在很多場合下都像你這樣,結果卻是一無所獲。記住:事情未辦成之前就自吹自擂一點用也沒有。”
是的,或許你的成績一向很好,就如同故事中的那位少年,正處在高考最有利的位置上。但永遠不要以為成功已是你的囊中之物。在你踏上成功的終點線之前,不要輕視“跑道”上的任何一個障礙,哪怕那僅僅是一根“稻草”。當然,這里說的成功不是指“考上大學”,因為對于你來說,考不上理想中的大學就意味著失敗。
在中國足球隊的比賽中,經常有這一幕出現:志在必得的球,臨門一腳卻打飛了。而在其他體育比賽中,也屢屢發生這樣的情況:賽前信誓旦旦、勢在必得的金牌到頭來不翼而飛。世上沒有絕對的成功,只有不斷的努力。而那種“煮熟的鴨子飛了”的現象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是由“動機過強”導致的。
心理學認為,在每個人的動力之中,影響行為及其活動最直接的一個因素就是動機。一般來說,動機和效果是正比關系,但有時二者之間也有不一致的時候。如果動機太弱,人們做起事來干勁不大,信心不足,當然也就不可能獲得好的效果;但如果動機太強,也會使人產生不穩定、不安全的焦慮感覺,當然也不能獲得好的效果。只有保持中等強度的動機,才能在關鍵的時刻,超越自己原有的水平,收到“多年蓄積,一朝爆發”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