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前心理調節10種方法
專家建議:考生要“笑對高考”,“快樂的心情是成功的一半”。找一兩件高興的事去做,也可以講述一些發生在身邊的愉快故事,與家長在飯桌旁講一些高品位的幽默小品。這樣,整個家庭氣氛就會變得輕松活躍。或者有意識地做些家務,如整理自己的臥室、掃掃地、擦擦桌子等。陪父母聊聊天,出去散散步。也可以適當地去找同學輕松輕松,因為有著共同奮斗目標的同齡人在一起可以互相鼓勵,找到慰藉。
2.失去自信心,懷疑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一定考不好。
專家建議:自信心不足,重要原因是對學習的知識不能扎實地掌握,還存在知識空白點。這時要做到根據實際情況,盡可能夯實基礎知識。另外也要注意回憶自己的優點和考試的成功經驗。早晨起床時馬上暗示自己心情愉快、有信心,克服自卑情緒。或以偉人、杰出人物為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優秀人物,遇險不驚、沉著機智是他們的優點,這正是在高考臨場中要樹立的典范,在心中樹立他們的形象,也能幫助自己以良好的心態參加高考。
3.越是臨近考試,越是覺得知識生疏;越是拼命復習,越是覺得掌握不扎實。
專家建議:這是心緒緊張的具體表現,屬于正常現象。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是疲勞戰術的惡果,必須緩和繃得太緊的神經。具體方法為:適當參加文體活動.但不能過于劇烈;一旦感覺到學習得特別疲勞了,立即放下書本,休息鍛煉。即使在這時,頭腦里仍然要注意對知識系統的完整梳理和把握。
4.心情煩躁,容易發脾氣,對很小的事情也容易發火。
專家建議:在疲憊的情況下,會出現一些不良情緒,有時也很容易發火。內向的考生這個時候可出去散步,看看風景,平復心情;外向的考生在不傷害他人和自身的情況下發泄一下,如大笑、大哭、打枕頭等,但要有度,否則引起情緒失控,只會適得其反。
5.懷疑自己得了“健忘癥”,不僅對所學知識常常遺忘,日常生活也出現丟三落四的現象。
專家建議:這時需要暫時放下所有功課,做一些放松訓練,以減輕直至消除這些不良反應。具體做法是:全身放松地坐在一張軟椅上,腳撐著地,兩臂自然下垂,雙眼微合,深呼吸10次。吸氣時收小腹,繃緊身體。呼氣時要慢慢放松下來,心中默念:我的左手變得很沉重,我的右手變得很沉重……就這樣把左右手、臂,眼、腳都緩慢地默念幾遍,同時專心體驗各部位的沉重和松弛感。然后默念:我現在開始全身放松,我感到非常輕松、非常的舒服,我的心情很愉快……為配合訓練,也可選一些輕松舒緩的樂曲作為背景音樂。
6.身體狀況出現問題,如嘔吐、拉肚子、過敏等。
專家建議:身體出現不適,就要注意合理飲食和保證充足的睡眠。不用刻意地吃得特別好,如果腸胃不適應的話,反而會收到負效果。考試前既不可空腹,也不可過飽。要忌暴飲暴食,注意飲食衛生。每天定時睡覺、起床,調整好“生物鐘”也是保證身體狀況的方法。很多身體不適的原因也有心理緊張的因素,可以參照消除緊張感的方法使自己放松,心理上輕松了,身體上的壓力也能減輕不少。女生痛經也須提前解決好。
7.失眠,白天沒有精神。
專家建議:不要硬逼自己入睡,可以用一些小方法誘導自己睡覺。如上床后熄燈,躺下仰臥,做一次舒暢的深吸氣,然后徐緩地往外呼氣。在第二次吸氣時,默默地對自己說:“放松,放松,……”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反復地用一些不致引起自己情緒激動的詞語和景象來占據自己的思想。用這個方法來催眠。不可急躁,不應急于求成。必要時可考慮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8.怯場,一進考場就感到巨大的壓力和恐懼感,不能放松下來。
專家建議:考試前做好精神、物質上的準備工作,有利于放松緊張心情。精神準備除了要凋整好情緒外,也可以適當做些“幻想式的應考法”測試,暗示自己能夠沉著、成功地通過考試。還應熟悉到考點的行車線路,考場所在的學校、樓層、教室,考場位置和自己的座次、編號甚至廁所的位置。看考場后,心里不斷暗示自己:我的座位真好,我一定能正常發揮。這些準備工作都能緩解怯場心理。
9.注意力難以集中,走神,容易被外界的刺激所吸引。
專家建議:當注意力集中得不是很好時,先放松一下而不是拼命地去看書,適當放松一下再回到桌前看書時,會發現你的注意力比沒放松前強很多。有些考生復習得很累了,在有厭倦心理的情況下,注意力就難以集中。這時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態,做一些比較容易做的題目,不要做非常難或怪的題目,然后從易到難,精神狀態會更好一些。
10.一緊張就想上廁所,在考場上也總想上廁所。
專家建議:這種現象是緊張造成的。考前幾天若能每天閑侃、散步或娛樂一陣,保持心情愉快,有利于預防應考尿頻現象的發生。同時控制飲水量,這對降低排尿頻率大有幫助。在考試當天,早、午餐少喝或不喝飲品,少喝一點菜湯。考完后則可適量飲礦泉水,以供新陳代謝所需。另外,在飲食中適當降低含鹽量,以免因口渴而飲水過多。
高考怎么解壓
第一,要正確看待自己。充分看到自己的實力,不要求每次考試成績都能十分理想,不要因一兩次考試成績不好而否定自己。不要總拿自己的成績跟班上成績拔尖的同學比。你在這個班成績是中下的,在全校也許是中等的,在全省也許就是中上等的了。
第二,要認真分析考不好的原因。也許是沒有復習好,也許是心理緊張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水平,也許老師出題太難。
第三,要經得起失敗的考驗。就算自己學習基礎較差,接連考試成績都不理想,也不應自卑。正確的態度是趕快找出原因,改變方法,調整計劃,補缺補漏,再接再厲,爭取高考發揮出自己的水平。兩軍相戰勇者勝,“鹿死誰手”,還未可知,沒有理由輕視自己。
高考考前怎么舒緩壓力
1.選擇適合自己的目標動機水平,過強或過弱的動機水平都容易使自己產生失敗體驗而導致心理壓力。
2.未來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個未知數,不要過多地擔憂將來的事情,而應將自己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現實的生活和學習中去。
3.考前作好知識準備以及應付考試突發事件的對策和心理準備,有備才能無患。
不妨采用“極限思維法”,想象你所焦慮的事件可能的最壞結果。你就會發現現狀還是值得樂觀的。
學習動力不足(即學習動機問題)也常常令學生苦惱。一方面學生都有提高成績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又容易產生浮躁、厭煩情緒,導致學習無動力或動力不足。
學習動機分內在(具有持久性)和外在(具有短暫性)兩種,學習者只有“知學”、“好學”并且“樂學“,從價值上給自己的學習以較高的評價,才會產生持久的學習動機。當然,學習的外在動機也是必要的,只有二者和諧作用,才會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高考緩解壓力的方法
1.對自己有一個客觀、全面的評價。
2.善于將成功歸結為自己的能力。
3.體驗內心的喜悅感和成就感,要相信之所以失敗是由于自己努力不夠或無效努力。
4.不妨制定階段性目標。
5.在不斷達到目標的過程中體驗成就感。
6.增強自信心。
7.樂觀、平靜地對待挫折,因為挫折對于成功同樣是必要的。
高考生常見心理問題
1.臨考前失眠怎么辦
實際上,完全沒有睡著覺的情形是很少存在的,因此失眠一般并不影響考生在考試中智能的正常釋放。失眠的真正危害正是在于失眠者過度夸大了失眠所產生的消極影響,因而在考前和考試中不斷給自己以消極的心理暗示。所以解除思想包袱是解除考生考前失眠問題的根本法寶。
2.一到考試就覺得身體某部位不對勁兒怎么辦
有些考生每逢考試,就覺得胃痛、肚子痛或頭痛等,這主要是人的心理緊張引起的。考生若特別留意并與考試建立了聯系,則不適的感覺就會暗示出來。為此,正確的做法是:不留意,不強化。
3.考砸了一兩門怎么辦
很多考生有一個錯誤的觀念,認為考砸了一兩門就等于全砸了。實際上在每次考試中,幾乎人人都至少認為自己有一兩門考得不太理想,更何況你考砸了的這一兩門,也可能是太難,因而又算不上考砸了呢?因此考砸了一兩門當看作正常情況,沒必要為此殃及其他。
4.考場上遇噪音怎么辦
有些考生總愛在考后抱怨說,監考老師的腳步聲、周圍同學的翻卷子聲等,干擾了他們的思路。其實他們所感受到的這些噪音在很大程度上來說是一種心理上的噪音。你越是注意噪音,越是覺得它正在干擾你,就會越感到不安,所以考生要克服心理性噪音對考試的妨礙,不必去理會它。
5.考試時,碰上自己不會的題或想不起的知識怎么辦
考試時遇到這種情況,切忌慌亂和胡亂嘗試。首先考生應先分析一下自己不會做的大致原因:是忘記了有關知識,還是題目沒理解透徹,然后根據分析的原因,考慮采取相應的對策。這樣按程序有條理地去做,即使題目仍未解出,也不會去想“這下完了,我要考砸了”之類無用而有害的事,而是可以自勵:“這題對我難,對別人也難。”
考生在考試時,有時會出現某些知識回憶不起來的現象,此時應該運用聯想,可聯想老師講這段知識的具體情景,也可聯想與這段知識相關的知識,以尋找回憶的線索。
6.時間不多卻有好多題沒做怎么辦
當這種情況出現時,考生一定要有個合理的目標和合理的決策。所謂合理的目標是指在保證正確率的前提下,能做多少算多少;倘若你這時目標過高而不合理(企圖全部做完全部做對),反而連較低目標(做完做對一部分)也實現不了。有了合理的目標,還要有合理的決策,即此時考生優先選擇的題目,應該是自己比較有把握和分值較高的,而且要考慮所要花費的時間,把三者綜合平衡之后再作出一個明智的選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