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心理調節技巧
一、強化自信
不管你現在是成績拔尖,還是跟別人有一定差距,千萬別忘了每天都帶著信心起床。不論個人情況怎樣,每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有的同學基礎扎實根底深,不論高考如何變,都能游刃有余;有的同學思維靈活敏捷,有一定的創新思維,理解能力強,對考創新的活題尤為適應;有的同學閱讀面廣,視野開拓,心理素質好,抗挫能力強,善于超水平發揮。不管怎樣,在高考前夕,對于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不要過多自我責備,要多看、多想、多憶自己的長處和潛力,激發自信心。
每一個有杰出成就的人,在其生活和事業的旅途中,無不以堅強的自信為先導。希爾頓是世界酒店大王,現在他的酒店分支機構遍布世界各地,但他起家時僅有200美金。是什么使他獲得成功呢?希爾頓回答說:只有兩個字,那就是“自信”。
二、優化情緒
心理學認為,人的學習生活中,情緒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它象染色劑,使人的學習生活染上各種各樣的色彩。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老婆婆非常疼愛她的兩個女兒,這兩個女兒均為小販,一個賣雨傘,一個賣布鞋,這個婆婆晴天擔心大女兒的傘賣不出去,整天哭泣,雨天又擔心小女兒的布鞋賣不出去,又整天淚流。街鄰叫她哭婆婆。
后來一位先生開啟她說:“我為你感到高興。晴天您的大女兒的傘賣得好,雨天小女兒的鞋賣得俏。”
婆婆聽后,臉色馬上轉陰為晴,由哭到笑,街鄰又叫她笑婆婆。
哭婆婆變為笑婆婆的故事說明:同一件事,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情緒就不同,結果就兩樣。變換角度看問題,情緒自然調整過來了。
三、自我減壓
臨考前降低心理預期目標,不要老想著一定要考上大學,考上名牌大學。要知道高考大學只是人生中的一個階段并不是全部。只要以平常心對待考試,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水平就是勝利。以怎樣的心態對待復習與考試,對進入最佳狀態關系很大。若把復習與考試看成一種挑戰,會激發自己很快進入狀態;把它看成一種鍛煉,會以平和的心態投入;把它看成一次機會,會以積極的心態迎接。
四、自我質辯
自我質辯是心態自我調整的良方之一。比如,有“離高考越近,便越擔心自己能力”的憂慮的同學,不妨進行如下自我質辯:自問:這種擔心必要嗎?自答:毫無必要,平時自己一向學習認真,雖不十分優秀,但只要認真做好考前準備,正常發揮,這次考試完全可以考好,根本不必為這無端的擔心而苦惱。
五、積極暗示
積極暗示能強化自己的信心,消除煩惱。消極暗示會降低人的信心,徒增憂心。考生在考前就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積極暗示,自我打氣。
“我行,我一定行”。
“我潛力大”。
“我進步大”。
“我喜歡挑戰”。如遇到自己實在解不出的題難題也不要憂心忡忡。從狐貍吃葡萄的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到啟迪,狐貍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是酸的,這并不是“自欺欺人”,而是“聰明過人”之處。面對一顆自己確實吃不到的葡萄,與其在架下上竄下跳白費力,還不如說這顆葡萄是酸的,另找甜的——自己熟悉的、力所能及的,以長補短,同樣可以成功。
通過良好的自我暗示,可以驅散憂郁,克服怯懦,恢復自信,激發興奮點,把自己的心態、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
六、潛心每一步
淡化對高考的神圣感與高不可攀感,集中注意力關注如何扎扎實實地走好每一步。
瓦倫達是美國著名的鋼索雜技演員,人在離地幾十米的高空走鋼索,沒任何安全保護措施,險象可想而知。但瓦倫達毫不畏懼,每戰必勝。
考生要想獲得成功,就應有這種瓦倫達心態。在應對高考時不要把問題想得太復雜和困難了,不要無端地給自己預設困難,讓自己還沒開始就先怯場了。只要你別把高考它看得那樣神圣,那樣高不可攀,你學習起來、應對起來就會輕松多了。
其實,每一個同學從入學開始,每天都在為高考作準備,每天都在一步步走近高考。六月的高考只是一次比較大一點的檢測而已。
七、正常作息
考前保證充足睡眠,蓄精養銳去迎接高考是非常必要的。挑燈夜戰,以犧牲睡眠時間去進行題海戰術是得不償失時。殊不知題目浩如煙海,你再做一年、兩年也做不完。頭天睡眠不足,第二天大腦就處于半休眠狀態,思維就處于抑制狀態,結果復習無效率,考試就發呆。但也不能走另一極端,認為考前要松手大休一周,停止復習,專調心態,這也會適得其反。
八、笑對考場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情與人內心體驗是相互促進的。笑與自信的體驗是一致的,相互促進的,充滿信心使人微笑,微笑使人增強信心。考前與考中微笑,內心就會自然滋長自信的體驗。考場遇到同學面帶微笑,打打招呼就會相互鼓勵,遇到監考老師面帶微笑,主動問好,老師也自然向考生問好,這樣在不經意中就消失對考場的陌生感、緊張感,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九、坦對現實
既然參加較大的考試都有一點緊張,那就面對現實,坦然面對考場。
四川理科狀元張力以688分考入北大,他說:“我在考試時有點緊張,但是我想,這樣的考試每個人都會緊張,誰在考試時調整得快,誰就能考得更好。結果,我坦然面對緊張,我得到超常發揮。”所以當你進入高考考場感到有些緊張時,不要過分在意,不妨提醒自己,這是完全正常的,高考狀元也緊張,相信緊張很快就會過去。
考前睡得著是好事,睡不著是常事,也要坦然對待。因為緊張,夜不能寐的事情是常有的。這時最可怕的不是沒睡好,而是因為沒睡好而帶來的失敗心理——這回我完了。十七、八歲,正是人生中身體機能最好的時候,即使一夜失眠,對第二天的考試也影響不大,而影響大的倒是自己先亂了方寸,恐懼害怕。
十、保持平常心
無論最終考試結果如何,都請同學們保持一顆平常心,古訓道:“勿以物喜、勿以己卑”,如果考試成績理想,那么就要為即將展開的大學生活做準備,提前學習大學課程或者背誦大學英語詞匯等,爭取在大學校園里做個佼佼者;而對于沒有拿到理想分數的同學們,也不要灰心喪氣,一蹶不振,應該盡快從悲傷失望的情緒中走出來,分析整個高考復習各個環節出現的問題,以備來年再戰。
總之,保持一顆平常心,坦然面對一切可能發生的事情,那么無論你將來遇到什么樣的順境或逆境,都能夠泰然處之,并且最終一定能夠收獲人生最美好的果實。
考場實戰對策
1.當覺得渾身有焦慮和緊張帶來的“火燒”般感覺時,馬上停止學習,將雙手平放在桌面集中精力感受桌面的涼爽,向前垂下頭,輕輕轉頭并深呼吸。
2.臨考緊張不求人,中醫按摩舒緩法速成:雙手捂耳,沿順時針、反時針方向各揉3O次,再用兩拇指用力按揉雙側太陽穴,會有一種清新感,沉浸其中并逐漸放松。
3.進入考場,不理會別人的表情和反應,在自己的座位坐好,把視線集中在教室前的某一個點上,凝視1分鐘左右,什么都不要去想,讓情緒穩定下來。
4.臨場緊張怎么辦?在深呼吸時努力放松,讓你的胳膊和手自然下垂到身體兩側,你能感覺到流人手內的血液的溫暖,嘗試想象緊張感正從手指尖溜走。
高考心理調節的十大經典語錄
1、傾訴:假如你正為高考所困擾,千萬不要悶在心里,把苦惱講給你可信的、頭腦冷靜的人聽,以取得解脫、支持和指正,減少心理壓力。
2、聽音樂:高考前聽聽輕松的音樂有助于緩解壓力,舒緩心緒。
3、讀書:讀書可以說是最簡單、消費最低的輕松消遣方式,不僅有助于緩解壓力,還可使人增加知識與樂趣。
4、大聲呼喊:在僻靜處大聲喊叫或放聲大哭,哭并不可恥,流淚可使悲哀的感情發泄,也是減輕體內壓力的一種方法。
5、不要挑剔:不要對他人期望過高,應看到別人的優點,不應過于挑剔他人行為。世上沒有完美,可能缺少公正,因而要告訴自己:我努力了,能好最好,好不了也不是自己的錯。
6、免當超人:不要總認為什么事都應做得很出色,應明白哪些事你可穩操勝券,然后集中精力干這些事。淡泊為懷,知足常樂,不但可減輕心理壓力,尤其是在高考這個特殊時期。
7、遇事沉著:沉著是一個人是否成熟的標志之一。高考時要求考生沉著冷靜地處理各種復雜問題,有助于舒緩緊張壓力。
8、逐一解決緊張:忙亂會使人一籌莫展,這時可先挑出一兩件當務之急的事,一個一個地處理,一旦成功,其余的便迎刃而解。
9、眺望遠方;一旦煩躁不安時,請睜大眼睛眺望遠方,看看天邊會有什么奇特的景象。既然昨天和以前的日子都過得去,那么今天和往后的日子也一定會安然度過。
10、換個環境:適當的改變環境可以減輕心理壓力,高考心理壓力大,所以好的環境能讓身心得到放松。
怎樣把心態調整好
1.成績高低已成定局。高考的成績和你目前的成績基本上不會相差太多了,成績好滴基本已經成定局,不必再為成績發愁了。
2.考不出好成績也會有出路。即使你高考成績不高,也不要發愁,因為現在供選擇的學校實在是太多太多了,總會有適合你的。
3.不要想考得怎么樣了。目前馬上就要考試了,不要再想考得好不好,目前什么都不要想了,好好地過好考前的這幾天就好了。
4.不要使勁看書了。有的同學平時不努力,考試之前使勁看書,這樣的情況不適合高考,高考是平時積累的結果。
5.放松心情最重要。考前有個好心情,有利于考出好的成績,讓自己心情愉快,也是考出好成績的關鍵。
心態如何調整
1.忌零敲碎打,強調知識要系統化
高考題目的設計思想常常定位在知識與知識之間的橫向聯系以及各類知識與技能的綜合應用上。在復習中,一定要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并且學會歸納總結知識點、常用的基本方法,了解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系與轉化,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今后的能力提高和知識的靈活應用。
2.忌好高騖遠,應以基礎知識為主
能力是在掌握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與基本方法的前提下逐漸形成的。一味地鉆難題找綜合,忽略基礎知識,追求巧解偏怪題,忽略通性通法,最終結果是丟西瓜保芝麻,得不償失。現行高考中基礎知識占70%,要求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抓基礎,只有根基牢固,才可以談逐步提高能力。
3.忌審題粗心,堅持審題慢做題快的原則
解題實踐表明,條件預示可知并啟發解題手段,結論預告需知并誘導解題方向。解題之前認真讀懂題目,正確領會題意,通過思考仔細推敲,抓住問題的實質,從題目本身獲得盡可能多的信息。有了一審慢才能有二做快,審題不細致,不全面,必然會導致快解不快反而慢的境地,甚至出現錯解或誤解。所以要做到審題慢而細,做題快而準。
4.忌題海無邊,要以一當十
復習中并不是做題越多越好。題是要做,但要有針對性地做題,明確思路,掌握規律,熟悉方法是最重要的。如果再能做到一題多解,舉一反三,這樣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去做題,學習成績會提高更快。
5.忌胸無目標,做到計劃要周密,時間要合理
由于學生之間的基礎有差異,學習方式和理解能力不盡相同,所以每位學生應該根據個人不同的特點,擬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明確每天的學習任務,合理地安排時間,并且努力實施完成計劃。
高考前心理疏導
及時遺忘。考后立即離開試場,不要在考場外校對答案,不要“看別人臉上的天氣預報”,因為太多不準。做到考完一門,忘掉一門,不回憶,不細想,不追究答案,不在已考的科目上浪費時間,集中精力對付下一門。
做到勝不驕敗不餒。當某一科考試失敗或不理想時,要學會安慰自己:每一位同學不可能沒有失敗,七科中總會有一、二科不理想,只不過他們不說,沒有表現出來而已,因為我難別人也難,我考不出,他也未必考得出來。
關鍵是要總結經驗教訓,調整考試方法,以爭取在今后幾門考試中加以彌補,把損失奪回來。當某一科考得特別好,自我感覺飄飄然時,要告誡自己:我淺別人也淺,我考得好,要特別謹慎,因為一不小心,就會在下一場考試中失敗。
因為成功往往存在于再努力一下之中,所以一定要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及時調整心態,分分必爭,充分發揮水平,考出滿意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