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的技巧
高中生該如何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
首先,正確的認識自己,不要過于的要強和偽裝自己。對自己要有正確的認識,人貴有自知之明,對自己的長處、短處,優點、缺點都應有符合實際的評價。評價過低,就會缺乏信心,工作缺乏勇氣和膽量,情緒消極低沉,自己的聰明才智得不到發揮。當然,自我評價過高也不利身心健康。心高氣盛,總想做一番大事業,由于對自己估計不足,失敗在所難免,幾經挫折會使自己陷于痛苦之中;驕傲自滿,目中無人,使自己遠離群眾,處于孤獨無援的處境,會加重心理負擔,所以要學會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
其次,在社交方面,我們要真誠的對待別人。正確的人際交往方法,能或多許多學習、生活的正能量,因為一個人生活在群體之中,工作需要別人支持,困難需要別人幫助,失望需要別人理解,喜悅心情也要有人共同分享才能體驗到快樂,憂愁和苦悶也需在朋友間進行傾訴才感到舒暢,所以,要想身心健康必須善交朋友。
再者,高中生要學會適應自己生活、學習的環境,善于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適者生存是生物進化論的普遍規律,從這個意義上講,能適應環境不段變化者為心理健康。新同學到新的環境(學校),沒進入的時候很陌生,特別是生活秩序有了很大的變化,需要建立新的人際關系,這些變化要從心理上接受,行動上適應。我們同學的環境變化有時較多,更需要鍛煉自己的適應能力,有人能在熟悉的、書的環境中工作和學習,而一旦變化束手無策,易產生緊張、焦慮情緒,影響健康和工作。
專家分析指出,在學習中取得成績,才能品嘗到生活的樂趣,假如見異思遷,朝三暮四,不但做不好工學習,而且增加心理負擔,影響心理健康。學習中受到表揚,做出貢獻就可以得到獎勵,但在榮譽面前沾沾自喜,驕傲自滿。謙受益,滿招損是心理健康者的格言,把榮譽當作動力,可以輕裝前進,把榮譽當作包袱形成壓力和負擔則有損健康。
高中生存在哪些心理問題,應該如何對策
高中生心理問題之早戀
所謂早戀,指高中生過早地發生或發展著的戀愛現象。判斷是否早戀的依據大致有兩點:一是生活自立的程度;二是戀愛的年齡與法定最低婚齡相差的程度。高中生早戀心理是青春發育期容易出現的一種現象, 伴隨著身體的發育成長、生殖系統的成熟, 中學生會在心理上產生對異性的好奇與向往, 男女生之間易產生朦朧的好感, 加上流行歌曲、言情小說、影視媒體的推波助瀾, 對中學生的性心理發育來說是種催熟劑, 再加上高中家長、教師過于嚴厲的批評和監督, 使學生產生了較強的逆反心理, 這更容易使學生走入早戀的誤區。
對策:開設高中生心理專題講座, 引導他們在注意生理健康問題的同時, 積極、主動和科學地健全自己的心理素質無疑是很重要的。而這種講座的內容則應該多針對一些高中生往往覺得難以啟齒的心病, 如: 愛情的正確處理等等。
高中生厭學心理
厭學是高中生對學校的生活失去興趣,產生厭倦情緒,持冷漠態度等心理狀態及其在行動中的不良表現方式。厭學的高中生在有很多 , 他們表現為學習動力不足, 感到學習沒勁, 喪失上進的信心, 把學習視為苦差事, 上課懶得開課本, 作業不能獨立完成, 盼望著早點畢業以求解脫, 部分學生最終輟學流失,厭學心理是一個很嚴重的情節,要盡早解決高中生厭學心理。
對策:要引導高中生不斷地了解自己的品質、優點和缺點、成功與失敗,在學習中揚長避短,從失敗中吸取積極的教訓。這樣不僅使他們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還能應到高中生走出驗血的心理誤區,而且對今后的工作成就和社會適應都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更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有幫助。
高中生考試焦慮
高中生考試焦慮是一種很復雜的心理現象。它是由一定的應考情境引起,以擔心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為行為方式,受個體的認知評價、人格因素和其他身心因素制約的考試時常見的一種心理現象。 在高中生中,對考試具有明顯的焦慮癥狀約占11.18 %。嚴重的考試焦慮不僅對學習具有極大的危害, 對中學生的身心健康也造成潛在威脅。
對策:高中生要優化課程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習負擔。這樣就不會有考試焦慮的心理現象了,因為該會的都會了,自然就不會焦慮。全面學習不僅有利于拓寬高中生的知識面,培養高中生的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就不會有過重的心理負擔。
高中學生三大常見心理問題
1高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焦慮
1.考試焦慮,面臨即將到來的考試,總會感到緊張不安,非常害怕會考不好。一向自我要求完美,或者未好好復習、自信心不足的同學都會有考試焦慮感??记敖箲]往往還會伴隨失眠、食欲下降等軀體表現。緩解考前焦慮的方法就是盡量讓自己獲得放松,尋求安慰鼓勵、分散注意力等。
2.人際焦慮,可能是與老師之間的矛盾,比如犯了錯誤被老師發現,或者考試成績不佳受到老師的批評等。與同學之間發生矛盾也是非常正常的,但可能因此無法安心上課、學習等。因此要快速尋找解決辦法,緩解矛盾,讓自己的心情平復下來。
3.來自父母的學習壓力,如果父母在平時經常向孩子施加學習壓力,孩子就會在不堪重負的情況下感覺心情煩躁、壓抑等。所以父母在孩子學習自覺的情況下,就不要給予過多的要求和壓力,給孩子創造一個相對輕松的學習環境。
2高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抑郁
在以學習能力判斷一切的高中時期,很多的學生都會產生抑郁傾向,嚴重者發展為抑郁癥,抑郁情緒主要來自于學習上的打擊,可以分為以下兩個情況:
1.學習成績一直處于一般或者下游的學生:這樣的學生如果再加上性格敏感孤僻,那在老師同學的長期冷落之下,就有可能產生抑郁傾向。
2.以前學習成績一直不錯,后來成績下滑的學生:可能由于學習方法的錯誤,或者為某事而使學習分心,成績下滑以后,自尊心受到打擊,產生焦慮的情緒,如果在一段時間以后成績仍不能提升,就也有可能產生抑郁傾向。
3高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強迫
容易有強迫傾向的學生多有追求完美、對自己要求嚴格,處事謹慎小心,注重計劃性等特點。高中生的強迫癥狀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強迫檢查、演算:高中的教師,尤其是理科教師,通常會要求學生做完題以后檢查兩遍防止出錯。但有些同學會對一道題檢查5遍,甚至十遍,有時答卷已經交上,還會沉浸在答題是否正確的焦慮感中。這些癥狀在高中時期可能只會被認為是學習認真的表現,不會被本人、同學、老師等發現,但等到癥狀泛華或者走出高中時期,強迫傾向就會變得明顯。
2.強迫回憶,對于上課應該認真聽講這一概念的根深蒂固,所以在上課走神的同學經常會有負疚感,所以會反復回憶老師的上課內容,生怕漏聽一句。如果不能回憶出來則會感到焦慮不安,長此以往就會形成強迫思維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