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節(jié)高考心理疲勞的方法
調節(jié)高考心理疲勞的方法
1、科學安排學習時間
研究表明,學生在一天或一周內的不同時間里的學習效率和疲勞情況是有差異的。如上午的二、三節(jié)課為效率最高時期,而第四節(jié)課為疲勞顯著時期;一周中的周二、三、四為最佳學習日,周一和周五、周六為思想容易渙散、情緒波動的時期。
因此,我們要注意各科學習時間的排列和搭配,做到文理相同、抽象性為主的學科和形象性為主的學科交替、腦力活動與體力活動交替、內容多的與內容少的學科交替,使神經(jīng)活動得到調節(jié),減輕大腦的疲勞程度。
2、音樂療法
音樂療法是心理療法中的一種,它能夠通過心理作用影響人們的情緒與行為,從而達到促進健康和消除疲勞的目的。
當我們在學習的間隙或學習之后,可以通過聽音樂來達到消除疲勞的目的。但是,所聽的音樂必須是"純粹音樂",也就是沒有歌詞的優(yōu)雅的音樂。如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海頓的組曲《水上音樂》等。音樂中如有文字的話,文字信息將進入大腦,結果會導致大腦得不到充分的休息。
另外要注意的是,在聽音樂時,不能邊聽音樂邊思考其他問題,必須是陶醉在音樂之中、完全的休息,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習疲勞得到徹底的消除。
3、學會休息
(1)安靜性休息
安靜性休息是指睡眠和閉目養(yǎng)神。睡眠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而且是不可取代的休息。人在睡眠時,體內各器官的代謝活動降低,大腦皮層由興奮轉為抑制,耗氧減少,有利于血液中養(yǎng)料、氧氣的自我補償,以積聚精力。既保護了神經(jīng)細胞,避免過度疲勞,又促進了神經(jīng)細胞功能的恢復。
(2)活動性休息與交替式休息
活動性休息又稱積極性休息,如散步、打球和輕微的體力勞動等,也可以與他人聊天。交替式休息是指將各種不同性質的學科交叉在一起來學習,如文、理科穿插復習,這樣,大腦皮層的神經(jīng)細胞不僅不會疲勞,而且還有相互促進的作用。
高考心理調節(jié)小技巧
1、傾訴:假如你正為高考所困擾,千萬不要悶在心里,把苦惱講給你可信的、頭腦冷靜的人聽,以取得解脫、支持和指正,減少心理壓力。
2、聽音樂:高考前聽聽輕松的音樂有助于緩解壓力,舒緩心緒。
3、讀書:讀書可以說是最簡單、消費最低的輕松消遣方式,不僅有助于緩解壓力,還可使人增加知識與樂趣。
4、大聲呼喊:在僻靜處大聲喊叫或放聲大哭,哭并不可恥,流淚可使悲哀的感情發(fā)泄,也是減輕體內壓力的一種方法。
5、不要挑剔:不要對他人期望過高,應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不應過于挑剔他人行為。世上沒有完美,可能缺少公正,因而要告訴自己:我努力了,能好最好,好不了也不是自己的錯。
6、免當超人:不要總認為什么事都應做得很出色,應明白哪些事你可穩(wěn)操勝券,然后集中精力干這些事。淡泊為懷,知足常樂,不但可減輕心理壓力,尤其是在高考這個特殊時期。
7、遇事沉著:沉著是一個人是否成熟的標志之一。高考時要求考生沉著冷靜地處理各種復雜問題,有助于舒緩緊張壓力。
8、逐一解決緊張:忙亂會使人一籌莫展,這時可先挑出一兩件當務之急的事,一個一個地處理,一旦成功,其余的便迎刃而解。
9、眺望遠方;一旦煩躁不安時,請睜大眼睛眺望遠方,看看天邊會有什么奇特的景象。既然昨天和以前的日子都過得去,那么今天和往后的日子也一定會安然度過。
10、換個環(huán)境:適當?shù)母淖儹h(huán)境可以減輕心理壓力,高考心理壓力大,所以好的環(huán)境能讓身心得到放松。
高考心理快速有效調整方法
一、每天都帶著信心起床
自信不一定讓你成功,但丟失信心一定導致失敗。在高考前夕,如果沒有信心會導致考生心理混亂,影響自己的實力發(fā)揮。所以,考生要樂觀向上,每天都帶著信心起床。首先要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目標定位,這個目標不要超過自己的實力,然后向所確立的目標進取。其次,不要在沖刺階段過多責備自己的不足,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要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勢,給自己在臨考前樹立自信。最后,心態(tài)不好時要不斷進行自我激勵,增強自己的信心。當然,信心是建立在考試實力基礎上的。因此,加強復習,提高實力才是強化信心的重要舉措。
二、把積極情緒調動起來
家庭和社會對考生考試的過分關注,都會使考生產(chǎn)生心理壓力。放松有助于緩解情緒。所以,考生要學會優(yōu)化情緒,調節(jié)心態(tài),正確地對待外來的壓力,不與他人攀比,以平常心對待考試,把考試看成是一種挑戰(zhàn),有助于自己輕裝上陣。心情不好的時候,考生要多想想自己生活中愉快、開心的事情,還可以聽聽自己喜歡的輕音樂,把積極情緒調動起來。
三、讓自己更科學的備考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我認為,備考階段一定要跟住老師的復習節(jié)奏走,老師經(jīng)驗豐富,對教材理解更深刻,能把各種知識點穿成線,這樣才能指導我們更科學的備考。”
當然,在高考備考過程中,考生一定要清楚自己的缺漏、強項,抓緊查缺補漏,可以結合自己現(xiàn)在的時間以及各科學習的要求,考核的標準,以終為始,給自己制定一個學習計劃,然后每天嚴格按照計劃去執(zhí)行。總之,做好精神、物質、體力準備,讓自己更科學地應對考試,發(fā)揮出自己的水平就是成功。
四、平常心對待進入狀態(tài)
臨近高考,有的考生因情緒過于緊張,總希望時間過得慢些,自己可以有更充裕的時間進行最后的沖刺復習,也有一部分考生則希望時間能過得快些,早點考完,也可以早點放松。其實,考生帶著自信、優(yōu)化了情緒、做好了中高考知識上的準備后,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把心理和身體調節(jié)到最佳的應考狀態(tài)。
那么,不把考試看得太重,坦然應考,合理安排作息、合理飲食、保持一定的運動,排除雜念,有條不紊、踏踏實實度過每一天,無論在考前和考中都以平常心對待,這樣,考生心情自然穩(wěn)定,可以用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面對高考了。
高考生怎樣做好心理調節(jié)
1、高考前怎樣調整心態(tài)
首先是放松法。第一種叫呼吸放松。通過調節(jié)呼吸,使自己緊張的情緒舒緩下來。第二種叫肌肉放松。從頭上往下,右手緊握,握得很緊,再緊再緊,直到發(fā)抖,然后慢慢慢慢地把自己的手指放開,然后慢慢慢慢地去體驗這樣一種放松的感覺,可以舒緩焦慮的情緒。
其次是宣泄法。第一種就是把話說出來,找你的好朋友、找你信賴的人,或者找專業(yè)的咨詢師,把你現(xiàn)在的擔心、現(xiàn)在的情緒、現(xiàn)在的感受、現(xiàn)在的狀況說出來。第二種可以把它喊出來,找一個空曠的地方,或者沒有人的地方,你可以大聲地喊:“我現(xiàn)在很緊張!”“我一定要克服它!”就這樣大聲地喊出來。第三種就是寫下來,把內在壓抑的情緒表達出來。
第三是運動法。每天安排1小時左右的運動時間,跑步、打籃球、打乒乓、踢毽子等,凡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均可選用。
2、充分了解高考形勢
不少考生埋頭復習,不了解高考內容改革,不了解高考命題改革,不了解3+X 的考試模式。他們認為只要把功課掌握好,就能考得好,就能發(fā)揮得好,這顯然是不明智的,高考一張卷子不可能囊括所有考點,所以我建議每個考生都要反復地閱讀與理解“考試說明”,把握住高考的方向,有針對性地對高考進行充分的準備。
3、合理的高考目標期待
考生要根據(jù)自己平時學習的實際情況和自己心理的狀況來分析自己的學習實力、學習潛能,實事求是地確定自己的高考目標。目標的確定應該適度,目標期待過高難以達到會使考生自己產(chǎn)生挫敗感,失去自信,進而增加考試焦慮;如果目標期待太低則容易滿足現(xiàn)有的學習水平,消磨考生的進取精神,使他們喪失斗志,影響潛能的發(fā)揮。
4、正確對待外來壓力
家庭和社會對高考的過分關注,會使考生產(chǎn)生較大心理壓力。考生如能正確地對待外來的壓力,有助于自己輕裝上陣。
考試是考生自己的事情,別人的意見、想法正確的就接受。別人盡管出于好心,但意見并不一定正確,也沒必要成為自己的心理負擔。考生只要是按自己的實際情況腳踏實地地備戰(zhàn)高考,就沒有必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行為。
5、考前經(jīng)常做題
有的考生認為,高三下半年卷子沒少做,天天做,天天考,考試前十天八天開始不做卷了,看看就行了。其實由于沒做卷子,進入高考考場答起卷來感覺手生,找不著感覺,進入不了狀態(tài)。
高考前幾天,建議把筆記看一看,做做中等程度的題,做了之后,便會覺得自己有信心。不做那些很難的題、鉆牛角尖的題,那種題做不好會影響情緒。
6、以考代練
考生想要進入考試狀態(tài)應該在平時小考和模擬考試中進行訓練。在考試前一個月,有的學校老師每天都考學生,讓學生做卷子,以正規(guī)考試的要求對待。學生在小考和模擬考試中不斷提高自己進入狀態(tài)的能力、策略與技巧,對促進進入狀態(tài)的本領很有幫助。
考生可以通過學校的小考、模擬考試來訓練自己進入狀態(tài)的能力,也可以在自習時按照考試的要求進行自我考試。例如考試時間是兩小時,按照這樣的要求,事先把要做的卷子準備好,看著表進行答卷。經(jīng)常這樣做,自己進入考試狀態(tài)的能力就會逐步提高。
7、找到適合的答題方式和技巧
考生在高考前要總結自己對主觀題、客觀題以及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各科考試應對方式的經(jīng)驗,才能在考場上做出有效的回答。要在高考前系統(tǒng)總結一下自己考試的策略與技巧。考生不僅要對一般的策略與技巧進行總結,而且要對每門考試的策略與技巧進行總結。
8、調節(jié)生物鐘
每一個同學在24小時中都有自己精力旺盛的時候。高考的時間是每天上午9點到11 點半,下午3點到5點,這就要求考生在高考的時間段內,使自己精力處于較佳或最佳狀態(tài)。考生就要在考前進行所謂生物鐘的調節(jié),把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時間調整到與高考相一致的時間段。一般說來在考試前一個月開始調節(jié)生物鐘效果比較好。
9、內心世界的減壓——化壓力為動力
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對待考試,對進入狀態(tài)關系很大。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對待考試,有助于進入狀態(tài)。考生若把考試看成是一種挑戰(zhàn),會激發(fā)自己進入狀態(tài);把考試看成是一種機會,就會以一種珍惜的心情對待;若把考試看成是如臨大敵,就會緊張不安;若把考試看成是倒霉的事,就會心灰意懶。因此,在臨考的前一個月,考生可以適當?shù)目匆豢匆恍└呖汲晒W子的感受,增強自己的成就動機,從內心中產(chǎn)生一種對考試的渴望,把考試壓力化為應戰(zhàn)的動力。
10、考試前一天晚上睡覺時間不要過早
不少考生認為第二天就要高考了,前一天晚上早點睡吧。結果由于睡得早,與平時的作息時間不一致,在床上輾轉反側,不能入睡,產(chǎn)生焦慮情緒。焦慮情緒反過來又影響入睡。
有的家長認為考試前一天晚上早點睡好,因此督促孩子上床閉燈,父母房間的燈也閉了。其實考生沒睡著,父母也沒睡著,大家在床上煎熬。有的家長到12點看孩子還沒入睡就著急了,甚至給孩子安眠藥吃,結果早上叫孩子叫不醒,只好把孩子推醒。孩子腦袋昏昏沉沉,自然對進入考試狀態(tài)不利了。
在這里建議,平時沒有吃過安眠藥的同學,即使在考試前一天晚上入睡困難,也最好不要服用安眠藥。不要提前睡,提前往往睡不著,還會產(chǎn)生焦慮情緒。
如果你有積極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話,壓力會得到緩解。同時你會認識到對每個人而言,一定程度的緊張是很正常的。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對無法預測的事情有所擔心,所以不著急是不可能的。當然,你的張力最好表現(xiàn)為一種建設性的積極備考的行為方式。
臨近高考心理壓力大怎么辦
平時我們一直在強調高考是人生的轉折點,未來行業(yè)的敲門磚。但是越臨近高考其實反而要越淡化高考的重要性。因為其實經(jīng)過我們平時的強調大部分同學已經(jīng)懂得高考的重要性,特別對那些有心理壓力的人來說,他們更是懂得這個道理。
所以越臨近高考,我們淡化高考的重要性,是有效給他們減壓的方式。那怎么淡化呢?有大概這么兩種方式,
第一,可以少提甚至不再提高考的重要性。因為有些老師和家長會時不時的說你們高考不好好考,以后會怎么樣怎么樣。
第二,對于那些心理壓力特別嚴重的人,甚至可以告訴他們,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你只要努力了,不會有遺憾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