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沖刺復習方法
高考歷史命題凸顯兩大出發點:一是歷史問題的現實思考,二是現實問題的歷史反思。因此,結合近期熱點,總結微專題,既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成體系地復習基礎知識,又可以將現實問題與歷史發展相結合,把握歷史脈絡,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新冠疫情,考生應以“醫療與公共衛生”“基層治理與社會保障”等微專題形式展開復習。在復習時,每一個主干知識的專有名詞,都是回答問題時的關鍵詞。回答材料解析題或論述題時,關鍵詞要明確展示出來。
情境化已經成為高考命題的主流趨向,但萬變不離其宗,考生在遇到新情境新問題時,靜下心找到其與所學知識的連接點,將基礎知識遷移過來,便能迎刃而解。新情景材料有可能和課本知識不一致,做歷史選擇題時,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尊重材料。如果脫離材料,根據自己認知進行選擇,就違背了材料選擇題判斷的基本原則。因此,客觀看待材料,避免主觀判斷,是提高客觀題得分率的重要條件。
考前最后幾天的注意事項
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一個人身體垮了,腦力運動跟不上,學習也會比較吃力。身體狀況要想好,就要吃得好、睡得好。高考生在考前要注重飲食的營養均衡,要有蛋白質和脂肪,如肉類、牛奶、雞蛋等,另外建議吃些堅果,其中豐富的營養物質可以幫助促進大腦活力。
睡眠是大腦自我調整的時間,有效的睡眠可以進行大腦修復和身體修復,長期的睡眠不足會嚴重影響學習效率。學生需樹立正確的睡眠觀念,擁有規律、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證良好學習狀態。此外,建議睡前不要刷手機、玩游戲,否則新鮮信息不斷刺激大腦,大腦就很難進入到睡眠狀態。
高考歷史知識點
了解“市”的形成和發展
西漢:
每個城市都設專供貿易的“市”與住宅區嚴格分開,長安城東西有市。設官員管理(市長或市令),按時開市閉市。
隋唐:
長安城有市和坊,市與坊用圍墻隔開,白天定時開市閉市。
宋朝:
市與坊的界限逐漸打破,店鋪隨處可設,且早晚都可經營
商業城市和著名的商幫
西漢:長安、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著名商業中心
隋唐黃河流域長安、洛陽;長江流域揚州、益州,成為繁華的商業城市;廣州重要的外貿港口,政府設市舶使。
宋代開封、臨安;益州發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明清:出現商幫。如,徽商、晉商(兩者相同之處:都從經營鹽業起家;商業活動都涉及金融領域(徽商經營典當業,晉商興辦票號);活動范圍都涉及國外,都積累起巨額財富)
高考歷史知識點歸納
西周的宗法制與分封制
1、夏是我國歷第一個王朝,我國的早期國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襲制的確立,是我國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的重要標志
3、分封制
特點:周天子是諸侯的共同主子,諸侯是周王的臣屬。
意義:加強統治,鞏固王權
4、西周宗法制特點是:嫡長子繼承制;
影響:保證貴族的壟斷地位,有利于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與團結。
5、西周的宗法制是與分封制互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質的制度。
6、王位世襲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構成了夏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的主體,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高考歷史知識點總結
1、西周時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建立:1046年
(1)分封制
①內容:西周時期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廣大地區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
諸侯的義務:鎮守疆土、隨從作戰、繳納貢賦、朝覲述職等。諸侯的權利:再分封、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征派賦役。
②分封制的作用:西周通過分封制,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擴大了統治區域,到西周后期,王權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壞。
(2)宗法制
①特點:宗法制是實行按照血緣宗族關系分配政治權力,維護政治聯系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
②內容:周天子以嫡長子世代繼承執政權力,其余諸子分封為諸侯,諸侯國對于周王室處于附屬地位。周天子為天下的大宗。封為諸侯的庶子對天子為小宗,在本國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長子繼承。諸侯的庶子分封為卿大夫,他們對諸侯為小宗,在本家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長子繼承。從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樣的大宗與小宗的關系。這樣按血緣關系的親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級。
③西周時期政治制度的特點神權和政權的結合尚未形成中央集權。
2、秦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君權的至高無上
(2)秦朝的中央機構三公的職權范圍要注意區別,也是選擇題中經常命題的重點。三公的職責:
①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
②太尉:負責軍務;
③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執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并負責監察百官。
(3)郡縣制郡縣的設置的影響。郡縣制的建立:秦滅六國后秦始皇采納李斯推行郡縣制度的建議,把郡縣制推廣到全國。郡縣制的特點在于郡縣的長官都有皇帝任免。郡縣制建立的影響:郡縣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權制形成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4)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