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公考申論范文參考
黑龍江省公考申論范文參考(一)
廣州市國土局簡文豪局長主動接待來訪群眾,并就本部門工作人員失職與服務不周問題向群眾深深鞠躬致歉,與有些部門領導的麻木不仁形成了鮮明對照,顯得彌足珍貴。其實,政府的權力來自人民,“政權民授”的事實與“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包含著政府對人民的承諾:一切為了人民利益,一切對人民負責。正確履行職責,在出現失誤時檢討和承認錯誤,并向人民道歉,本來就是政府應當承擔的道義責任。政府在行使權力的同時,必須嚴格遵守承諾,履行責任,接受人民的監督,只有這樣權力才不會偏離正確的方向,各項施政目標才能順利實現,也才能提高政府自身的公信力,不斷取得人民的信任。
在我國古代良好的政治傳統中,有“欲治其國者,必先修其身、正其心、誠其意”的訓誨。執政者要達到天下大治,必須完善自身的政治道德,盡好應盡的責任,垂范于公眾。因此,必須加強公務員的政治思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強化為國家、人民利益服務的責任意識,從思想根源上,端端正正地行使權力,實現人民群眾的期待。這是服務政府和責任政府建設的內在推動力量,也是消除職務犯罪及腐敗現象、促進社會風氣好轉的根本前提。
在責任意識喚醒與強化的同時,不能僅僅依靠政府部門的自覺,必須完善行政權力的監督約束機制,督促政府履行責任,保證權力規范運行。為此,必須深入推進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潔政府建設,當務之急是完善行政責任體系和行政問責制度。要制定具體可行的辦法、措施、制度,確保有責必問、有錯必究、錯而必改、改而見效。對屬于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失職造成嚴重后果的事件,要認真檢討責任,進行問責追究,并公開向公眾道歉,把政府為民用權的誠意體現到實處。要完善政務公開制度,清理規范行政權力和行政執法行為,建立并向社會公開“權力清單”,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全面引入對政府的人大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促進政府決策和施政行為的科學化、規范化。同時,一刻也不能放松黨風廉政建設。要健全預防和懲治腐敗的法治、制度體系,堅持從嚴治官,嚴厲打擊職務犯罪活動,使犯罪分子受到應有的處罰,為公務員隊伍、為社會樹立正確的示范。
將思想道德教育與制度建設相結合,通過政府自身建設的完善,“正心誠意而后可為天下師”的古訓一定能夠實現,政府和公務員也一定會更加贏得人民的信任。
黑龍江省公考申論范文參考(二)
讓和諧社會永沐公平正義的陽光
公平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應有之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進步的標志,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征和關鍵環節。我國目前正處于經濟社會轉型期,又是矛盾多發期,社會生活一些領域還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公現象,如收入差距過大、城鄉差距、就業歧視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和諧。因此,切實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就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
社會公平,歸根結底就是把發展的成果惠及全民。公平作為一種社會理想和原則,反映了人們對現實的社會權利關系的道義追求,它是圍繞尊重和實現每個人的生存和發展權利而形成的一個多維的社會范疇,主要包括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和分配公平。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踐中應著力構筑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分配公平”為主要內容的公平體系,使公平正義具體體現在人們從事各項活動的起點、機會、過程和結果之中,才能使全體社會成員公平地享受到社會發展的果實,社會和諧才可能實現。
實現社會公平,首先要加快發展。發展是第一要務,也是進一步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前提。社會公平正義問題的解決,根本上取決于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取決于社會全面進步。為此,應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為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創造雄厚的物質基礎。
其次,完善政治、社會、文化、教育等各項制度。制度更具有長期性、規范性,因此,各項制度的公正合理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保證。社會公平正義的內容絕不只是合理的財富分配,還應包括切實公民的政治權利、社會地位、文化教育、司法公正、社會救助、公共服務和社會福利等等。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需要進一步完善教育、文化、醫療、就業、福利、法律等各種制度。
最后,深化收入分配體制改革,不斷完善分配制度。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需要通過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把社會成員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合適的范圍內,避免收入差距的過分擴大。應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此外,還應重視第三次分配,倡導先富幫后富,鼓勵發展社會公益和慈善事業。
要按照十七大報告提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要求,著力抓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確保社會和諧發展的各項工作,充分調動人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推動科學發展。和諧社會的大好局面一定指日可待!
黑龍江省公考申論范文參考(三)
政府職能轉變 難在“化學過程”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離不開政府機構改革,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也必須以改革政府治理方式為前提。政府職能轉變與機構改革其勢已成,必須勇于擔當、積極推進落實。
政府職能與經濟發展好比“鞍與馬”“帆與船”,良馬要配好鞍,快船要借東風。經濟形勢的變化,迫切要求政府管理層面從微觀轉向宏觀,管理方式從直接轉向間接,管理手段從以行政為主轉向以經濟與法律為主,迫切需要以改革為手段,實現政府職能轉變,以改革為動力,贏得經濟快速發展。
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要突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要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是完善市場制度,建立一個權力有限和定位恰當的政府。處理好政府、市場、社會的關系,用好政府“有形之手”,放活市場“無形之手”,完善社會“自治之手”,積極主動放掉該放的權,又認真負責管好該管的事,從“越位點”退出,把“缺位點”補上,在“錯位點”糾正,注重事中事后監管,放權放活不放任,從而激發市場活力、需求潛力和發展的內生動力,爭取改革的最大紅利。
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要突出政府有效治理能力。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不僅意味著政府部門按章辦事,依法辦事,履行作為法治政府和服務政府的職能,而且意味著治理者要以全新思維、先進理念、科學手段、更高水平去履行職責,服務發展。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遠不是撤并幾個部門、調整一批干部那么簡單,這些僅僅是“物理過程”,更難的是“化學過程”,是政府自己“瘦身提效、內提素質、強身健體”,自己改自己,自己給自己立規矩,自己從市場中退出來,減少干預,以完善的政府結構體系和有效的管理制度提高治理能力,把政府職能真正轉向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社會公平正義上來。
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要突出解決體制機制弊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好比“候鳥”,發展環境好比“氣候”,“氣候”適宜就會吸引“候鳥”,環境不優,本地企業留不住,外地企業也不敢來。因此,湖南軟實力,必須優化發展環境;優化發展環境,必須轉變政府職能。這次機構改革,核心是轉職能、做減法。減少政府管制的事項,做到該放就放;減少行政審批項目,做到應減必減;減少辦事環節,做到能省則省;減少行政性收費,做到當免即免,切實破除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
這次改革確實是做手術、動奶酪,必然涉及部分干部個人的切身利益,包括身份的轉變、崗位的調整、職責的重組、權力的增減等等。各級干部在改革進程上,要時不我待,緊之又緊;在工作措施上,要精確制導,細之又細;在目標任務上,要對賬盤點,實之又實,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
看過“黑龍江省公考申論范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