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遼寧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及答案
2017遼寧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一)
1、 據報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9日發布通知,提出加快推動城鄉基本醫保整合,努力實現年底前所有省(區、市)出臺整合方案,2017年開始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截至目前,全國已有至少20省份明確城鄉醫保并軌。
2、 自國務院下發通知要求整合城鄉醫保制度,目前已有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在內的20省份明確城鄉醫保并軌,這意味著以后城鄉居民將享有同等醫保待遇,醫療定點機構及醫保藥品數量都有大幅提升,報銷比例也將提高。
【預測題】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發布通知,將在2017年開始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標志著城鄉醫保并軌,對于此項政策你怎么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過“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全民醫保是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基礎。在原有城鄉醫療保險全覆蓋的前提下,現在逐步推行城鄉醫療保險的并軌,可以實現醫療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和均衡化,更好的推進醫療體制改革,實現醫療資源合理優化配置,讓城鄉居民尤其是農村群眾更有“獲得感”。
當前,醫療資源大多集中在大醫院和中心城區,城市周邊和廣大農村地區,則往往連基本醫療配套都跟不上。在基本醫保全國聯網和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快速推進的情況下,還應通過深化改革實現醫療服務和醫療資源的均衡配置,紓解醫療資源和患者向大城市過度集中的問題。城鄉醫療并軌,可以是醫療資源更好的配置,無論何地的居民無論在哪里就醫都可以打消后顧之憂,不用再考慮入院難,認證難,報銷難的問題,而且提高了農村醫療保險的比例,讓經濟本不富裕的農民可以更好的看病,看更好的醫生,遲到療效更好的藥。
當然,任何一個新制度的推出都會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而且每個省市的情況也不盡相同。所以制度要想落到實處還要不斷完善,而且要因地制宜,在推行的過程中要結合當地情況進行更詳細的解讀。另外,在執行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制度的執行能夠落到實處,不可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情況,加強監督,加大問責機制,保證制度的實效性。
2017遼寧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二)
【材料】
201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研究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工作。他強調,擴大中等收入群體,關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是轉方式調結構的必然要求,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解析】
從發展階段看,我國剛邁入工業化中后期,生產活動以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為主,服務業剛剛超過第二產業,但知識和技術含量高的專業服務業比重偏低,導致勞動收入相對于資本報酬偏低。同時,高質量人力資本比重偏低,也影響到中等收入群體的擴大。
從體制政策看,我國要素市場發育仍然滯后,要素流動和優化配置受到制約。勞動力在城鄉、區域、行業間流動還存在各種顯性和隱性障礙,特別是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緩慢,難以獲得與戶籍人口均等的公共服務及教育、就業和升遷機會,抑制了這部分人的收入增長。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是共享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應有之義,也是穩步走向共同富裕新時代的必由之路。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已走過了共同貧窮的時代,數以億計的人口擺脫了貧困,所有人的生存境況都得到了改善,越來越多的城鄉居民物質生活日益豐裕殷實,但也毋庸諱言,大多數人仍處于中低收入狀態。我國確立共享發展的新理念,就是為了讓全體人民更多、更好地分享到國家發展的成果,盡快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是實現這一國家發展目標的重要途徑。
首先,應盡快扭轉勞動者報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持續下滑的勢頭,優化收入分配結構,確保勤勞者能夠致富,確保創造性勞動與復雜勞動能夠獲得應有的收益回報。
其次,堅守責任合理分擔和群體互助共濟的社會保障本色,盡快促使法定社會保障制度走向定型,真正構建起責任邊界清晰、分工明確的多層次保障體系,特別是要讓醫療服務回歸公益,讓國民教育增進公益。
最后,努力促進城鄉居民的資產或財產積累。有恒產者有恒心,有安全感方有幸福感,這是自古以來的民生規律。
2017遼寧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三)
河南南陽兩名交警為搶開罰單引發激烈爭執一事,當地警方12日晚間通報稱,涉事的兩名警員已被停止執行職務,并責令做出深刻檢查。被曝光的一分多鐘的視頻中,年輕警員稱,“你開你的(罰單),我開我的,誰能攔住(違章車輛)是誰的本事,誰也不影響誰,都把任務完成了。”該警員還稱,因被馬姓領導所逼,如果開不來罰單回去則要挨罵。(11月13日中國新聞網)
【參考解析】
毫無疑問,當下群眾的監督力量和輿論力量是強大的。一段看似并不起眼的執法視頻,引起了各方廣泛關注。罰單作為一種有效遏制交通違法行為的處理手段,這本無關于罰單出自誰手,只要依法依規即可。兩名交警為誰開罰單而惡語相對,這顯然不是執法過程中應該出現的。在視頻曝光后,當地警方迅速調查并處理,值得點贊。可是為何網友對此處理結果并不滿意,仍反響很大呢?
近些年來,公務員任務攤派已不是個例,西安雁塔大隊罰款任務清單事件,公務員攤派賣房任務、融資任務等等新聞頻發。因此,群眾對于這個事件中“罰單任務”一說產生了質疑,這不足為奇。作為一名執法人員,一言一行都需謹慎。那么年輕警員是否真的只是表述有誤呢?到底存不存在罰單任務?如若開不來罰單就要被罵,那么相關領導是否應該被問責?這一系列問題都需要南陽交警在事件發生后第一時間站出來發聲。但針對年輕警員的“任務論”,調查結果僅僅是“表述有誤”,似乎并不能打消群眾的質疑。而極為官方的處理結果,直接避開群眾關心的罰單任務問題,顯得有些避重就輕。
這樣略顯敷衍的結果,使得筆者和大多數人一樣,覺得罰單任務一說恐怕真的存在。這實在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領導下發罰單任務,完不成就要挨罵,于是乎執法人員的工作儼然變成了生意場,兩個人競當眾搶起了開罰單的買賣。筆者只能說南陽的交通治理還是相當好的,否則兩人也不會為了這一單生意爭來奪去的了。畢竟交警不能逼著司機犯錯啊,所以逮著一個就應緊緊抓在自己手里,而年輕警員爭開罰單個憑本事吃飯的說法似乎也就情有可原了。
倘若罰單任務一說真的存在,罰單任務量化仿佛是在鼓勵督促執法人員要有所作為,卻又似乎在告訴執法人員“你完成任務就好了”,于是唯任務論的錯誤思想應運而生。可是,大街上一起交通違法事故沒有才好呢,社會上一起違法違規事件沒有才好呢,這時,讓這些背負任務的執法人員怎么辦?一個執法人員工作的好壞,并不取決于他開出了多少罰單,而在于通過自己盡心盡力的執法使得多少人迷途知返。罰單任務量化其實是一種錯誤的政績觀,它太浮躁而流于形式,太簡單而只憑數據。他們忘了自己的本職工作不是為了向上級交代,不是為了應付差事,而是深知自己肩負的職責和使命,勤勤懇懇工作,踏踏實實做人,以此推動社會進步,贏得百姓的認同。其實,無論社會走到哪一步,政績永遠只取決于民心得失。
最后,筆者希望南陽交警盡快直面“任務論”,給民眾一個說法。只有這樣,才能夠還自己一個清白,挽救交警形象,挽回民心。而筆者更希望更多的政府部門和工作人員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依法依規行政,避免政府失信于民的事情發生。
看過“2017遼寧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