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公務員面試題目帶答案
遼寧公務員面試題目(一)
【參考答案】
邯鄲市教育局領導為邯鄲教育“鞠躬盡瘁”,想“挽留”生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用一紙禁令來阻止學生異地就讀的方式是本末倒置。同時,邯鄲市教育局的“緊急通知”,也在更大程度上,映襯的是當下教育的失衡與無序。
眾所周知,選擇一所稱心如意的學校是學生的權利,只要自己所考的分數達到要報學校的標準,且對方愿意接收,學生去哪里讀書都不是問題,邯鄲教育局的做法,對那些有能力、有意愿去外地名校就讀的家庭來說,很不公平也,侵害到了他們的利益。再者,只想著用“不予辦理學籍轉移手續”的行政手段把學生限制住,卻對名校的各種違規招生聽之任之,充其量只是一種教育政績下的地方保護主義,和教育公平、教育均衡沒有絲毫關系。由此可見,邯鄲教育局以“防止學生來回無序流動、充分利用教育資源”為由的解釋很難讓人信服。
教育主管部門要想遏制“超級中學”,對無序的招生進行規范,讓教育公平,教育均衡,應該是統一步驟下的整體協調,而不是寬嚴不一、標準隨意的公平與均衡。一方面,省內各地教育主管部門都要有意愿對學生跨地市流動進行規范;另一方面省教育主管部門要出面協調全省一盤棋,避免各吹各的號,形成有的地方放任不管、有的地方嚴厲整肅的局面。同時各地方教育部門也應該將問題的關注點放在提高本地學校的教學質量,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資源與環境,相信生源也會隨之而來,也就不用大費周章的利用規范招生而出臺“霸王規定”了。
遼寧公務員面試題目(二)
在工作中,你要當主角還是配角,為什么?
【參考答案】
工作本無高低貴賤之分,區別的只是分工不同。無論主角還是配角,所承擔的工作對于集體的正常運轉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我們應正確看待二者的區別,根據任務分工和自身能力,做到人盡其職,肩負起組織交給自己的神圣使命。
如電影電視劇戲劇表演一樣,主角周身環繞神圣光環,是整場演出的聚焦點,可以收獲無數的關注,是人人向往的角色。但因其地位突出、職責重要,身兼整場演出、整個工作的關鍵點,由此也決定主角數量稀少,需具備一定的突出能力方可擔此大任。無法否認,主角對于整個工作的成功至關重要,但是正如一定的收獲必有一定的付出支撐一樣,我們也要看到主角功成名就背后的艱辛。
相比主角,配角則顯得過于低調,因其所承擔的工作瑣碎繁雜,很不起眼,所以相比主角的高曝光率,配角則顯得平淡、平庸,一度為人們所忽略。但是,正如萬丈高樓平地起、空中樓閣不長久一樣,配角所從事的工作雖然基礎,雖然不像主角那樣轟轟烈烈,他們卻是構成事業成功的基礎一環,同樣功不可沒。
無論主角還是配角,都是集體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需要我們理性對待。
作為剛進單位的新人,工作能力、工作經驗都有欠缺,此時的我們難當重任,就需要扮演好配角的角色。積極摒棄浮躁心態,切莫好高騖遠,從日常小事做起,從瑣碎工作做起,干好本職工作,勤于學習,樂于交流,扎實基礎,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業務水平。
拿破侖曾說過,“不想當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日常工作中我們要時時保持進取心態,隨著工作能力的提升、工作經驗的豐富,主動承擔繁重工作,積極勝任艱巨工作,不斷挑戰自我,完成好從配角到主角的過渡,積極帶領集體走向繁盛。
遼寧公務員面試題目(三)
隨著快速發展的手機和互聯網,微信朋友圈日漸流行,甚至于很多人在吃飯等時候也在刷朋友圈。對此現象,請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從氣氛輕松的曬照、吐槽,到令人生厭的廣告、營銷,從生活百態,到養生秘籍、名人秘史,再到明星八卦、小道消息……朋友圈已成為人們的日常剛需,滲透到了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作為一種即時交流工具,無法否認,朋友圈作用巨大。
一方面它搭建起一個情感交流平臺,滿足了人際交往的需要。深處社會轉型期,城市化進程加快,大規模的人口流動成為可能,社會日益向陌生人社會轉變,人與人的距離拉大,孤獨感增加,迫切需要來自“熟人”的慰藉。點贊、評論、發感想,看看朋友們的回復,朋友圈的此些功能滿足了人們的交流需要。另一方面,作為一種開放的社交工具,它也是個人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有助于縮小“數字鴻溝”。社會熱點、心靈雞湯、養生寶典、旅游攻略……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日益開放的朋友圈就如電子版的百科全書,可以滿足看官各種閱讀需要。
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正如硬幣存在兩面,朋友圈也是如此。
第一,朋友圈提供的信息容易“碎片化”、“淺表化”、“情緒化”,各種資訊被切割成無數個細小的片斷,讓完整的表達、邏輯性的思考和客觀的判斷難以實現,對于人們完整了解信息、全面認知社會不太可靠。朋友圈最常用的功能就是“曬生活”、“狂吐槽”,各種零碎的帖子容易不分場合進行推送,打亂原本正常的工作生活節奏。
第二,如“臉譜”(Facebook)和“推特”(Twitter)這些社交軟件一樣,朋友圈容易讓人上癮,占據生活中與親人、朋友、戀人等交流溝通的時間,久而久之,會使感情淡化或疏遠,不利于日常生活。
第三,雖然信息豐富,但朋友圈存在同質化的風險,容易束縛人們的思維方式,造成跟風現象,影響到人們的獨立判斷。而且作為一個開放的空間,過多的私人信息發布在網絡上,再被頻頻轉發,會帶來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虛擬社交”絕不能替代現實生活,解決部分人被“圈”在“虛擬朋友圈”無法自拔甚至染上網癮的狀況,需要社會各界形成合力。
對家長來說,應及時更新相關網絡知識,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網絡,實現親子間的順暢交流,不強行干預孩子的網絡社交,做到監護、幫忙而不輕易否定。
對于全社會來說,應多為公民搭建一些現實中的活動平臺,讓公民多參與學校、社區或家庭活動,減少對網絡的依賴。
對公民來說,一方面應正確認識朋友圈的作用,善加利用,而非沉溺其中,做到不拒絕、不過度;另一方面,積極培養自己多種興趣愛好,對閑暇時間做到有效利用。
對于網絡監管部門來說,應切實執行落實《微信朋友圈使用規范》,凈化網絡環境,傳播網絡正能量。
看過“遼寧公務員面試題目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