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主觀題怎么答比較好
文字表達一要字跡端正、排列整齊、疏密得當;二要文句通順、平實、語言準確;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問一段,簡明直觀;要點化,一個得分點一句話;序號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標出不同的序號,做到條理分明,一目了然。
2、外顯比較式歷史問答題的解題思路
外顯比較式問答題的特點是比較的范圍具有確定性。解答時要認真審清比較對象比較項、限制條件,分析問答題要求與課本歷史知識的關系,然后按設定的項目之間的邏輯關系。
3、內隱比較式問答題的解題方法
解答此類內隱式比較問答題,關鍵是根據題意,比較對象做具體分析,自己設法確定比較項。如果是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比較,比較項一般從背景、原因、過程、特點、結果、影響和性質等方面確定;如果是歷史人物,比較項一般從所處時代、所處階級、主要功績、局限性、歷史地位、影響評價等方面確定。
4、比較項的確定方法
①屬于歷史人物概念的可分為國籍、時代、稱謂、主要活動、評價等要素。
②屬于歷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為背景、時間、空間、主體、經過、意義等要素。
③屬于歷史現象概念的歷史在諸因素與歷史事件的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經過改為主要內容或主要表現。
④屬于歷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為背景、時間、制定者、主要內容、評價等因素。
⑤屬于歷史革命的知識可分解為革命任務、組織與領導、斗爭綱領、主力、方式、性質結果等因素。
⑥屬于歷史革命結果及影響的知識結構有包括進步性、局限性等。
高考歷史的答題方法
1.閱讀材料:概括歷史材料意思(或有一個意思,或有幾個意思);通過時間、人物等關鍵詞聯系課本知識,鎖定歷史課本相關內容。
2.設問:看是“表明”“體現”“原因”“目的”“影響”等。
3.多管齊下,嘗試不同方法
篩選法:根據審題,搞清楚題目的基本要求,根據基本要求,把四個選項一一過濾,直到找到正確的選項。
重點突破法:在審題中確定歷史關鍵詞后,如果對關鍵詞相關的歷史史實了解清楚,那么可不用逐一考慮各個選項,而是直接確定正確答案。
猜測法:如果對各個選項認識不清,無法確定正確的選項,可用猜測法,猜測時有以下規律:一般情況下,選項如果超出歷史課本知識范圍或超出課表范圍,則為錯誤。
高考歷史答題有什么技巧
(一)抓“類型”
解歷史選擇題,首先要明確它的基本類型,主要分為程度型(又稱最佳型)、比較型、因果型、材料型(包括文字和圖表)、逆向型(又稱否定型)、概念型、組合型、條件型、論證型、結論型等10種類型,然后根據各種類型的解題方法“對號入座”。
而把握題目類型的基本方法,大多數情況下是通過考查題干中的“答題項”,也就是答案所包含的項目(一般置于題干的末尾)來確定的。
(二)抓“題干”
抓歷史“題干”,就是要明確“答題項”(答案包含的項目)、“主干語”(選項論述的對象)和“限定語”(限定回答的內容)各是什么。
我們可以從“答題項”中把握題目所屬的基本類型及命題人考查的目的;從“主干語”中把握題目所考查的內容及要求;從“限定語”中明確題目所限定的時空范圍或特點。
(三)抓“選項”
通過比較歷史四個選項,準確把握選項中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區別,進而明確選項與題干之間的關系。
(四)抓“觀點”
有些選擇題在題干中的“主干語”部分,滲透了歷史、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如生產力觀點、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觀點、階級斗爭觀點、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觀點、現象與本質等等。我們在審題的時候要以這些理論為指導,進行推理、論證和分析。
(五)抓“時空”
有些歷史選擇題還特別注重于考查歷史事物的時間、空間或特點,我們要根據題干中的“限定語”提取出隱含著的歷史信息,弄清歷史事物的橫向、縱向的歷史時空和階段特征,明確時空范圍和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