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必修2第4課知識點及練習題
歷史必修2第4課知識點
(1)基本特點:①國王把土地層層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能轉讓與買賣,并要向國王交納貢賦。②庶民和奴隸在貴族封地上耕種,遭受著殘酷剝削和奴役。③耕地,十分規整,成方塊狀,形同井字,被稱為“井田。
(2)瓦解原因:①春秋時期,由于生產力的發展,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開墾為私田。②周室衰微,兼并戰爭頻繁,諸侯視自己疆域內的土地為私產,土地轉讓關系進一步發展。③在井田耕作的勞動力不斷減少。
(3)瓦解標志──稅制改革(“初稅畝”):以公元前594年,魯國首先規定:不論公田、私田,都要________。其他諸侯國也相繼進行稅制改革,這實際上承認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到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先后進行變法。秦國的________,廢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3.封建社會:封建土地私有制。
(1)發展途徑:地主依靠政治經濟特權進行土地兼并,造成社會兩極分化。
(2)抑制土地兼并:①目的:維護小農經濟,鞏固________。②措施:北魏至唐朝前期實行________;明朝按人丁和田畝多寡收取賦稅。③結果:起到鼓勵農民墾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二、“重農抑商”
1.直接原因:商業與農業爭奪________、影響農業生產甚至危及________等問題。
2.主要表現
(1)戰國時期:________首倡“重農抑商”,提出農業是本業,工商業是末業。
(2)西漢時期:________推行貨幣官鑄、鹽鐵酒專賣、官營販運、物價管理、向工商業者加重征稅等措施,抑制富商大賈的勢力。
(3)明清時期:政府沿襲“重本抑末”的治國理財思想,實行專賣制度,加征民營商業的商稅。阻礙了工商業發展,不利于________的發展。
三、“海禁”與“閉關鎖國”
1.原因
(1)明朝初期東南沿海倭患猖獗;
(2)清初要對付東南沿海的________;
(3)清政府甚至認為,天朝大國物產豐盈,無所不有,無需與外國進行貿易。
2.表現
(1)明朝:________實行“海禁”,規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與外國互市,對外貿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進行。
(2)清朝:禁止官民私自出海,沿海居民內遷、禁海,實行“閉關鎖國”。
(3)明清統治者雖曾開放海禁,但基本實行________政策。
3.影響:妨礙海外市場的開拓,阻礙了________的滋長;使中國與世界隔絕,逐漸落后于________。
歷史必修2第4課練習題
1.“重農抑商”政策與明清閉關鎖國政策所起的相似作用在于( )
①阻礙了工商業的發展 ②加速了自然經濟的瓦解過程 ③使中國與世隔絕 ④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呂氏春秋·上農》:“民舍本而事末則其產約(財產輕便),其產約則輕(容易)遷徙,輕遷徙,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這段話的核心思想是( )
A.民貴君輕 B.重農抑商
C.施行仁政 D.閉關鎖國
3.乾隆時人說“近日,富商巨賈,挾其重資,多買土地,或數十頃,或數百頃。”這種現象對社會發展產生的消極影響是( )
A.阻礙資本主義萌芽成長 B.自耕農主數量減少
C.國家賦稅收入銳減 D.土地兼并加劇
4.從經濟的角度看,明清時期中國已經處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夠說明這一結論的是( )
A.租佃制經營方式的推廣
B.制瓷、礦冶等手工業技術均有較大進步
C.蘇州絲織業“小戶”“聽大戶呼織”“計日取值”
D.世界白銀的一半流入中國,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銀
5..《漢書·食貨志》載:“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經界,徭役橫作,政令不行,上下相詐,公田不治。”該材料表明( )
①大國爭霸,原疆界打破 ②周朝禮制破壞 ③封建土地所有制產生 ④井田制瓦解
A.①②正確,③④不正確 B.①②③正確,④不正確
C.①④正確,②③不正確 D.①②④正確,③不正確
6.明代《警世通言·呂大郎還金完骨肉》寫一商人在縣城入廁時,“偶然官府在街上過”,嚇得他“心慌起身”逃走,驚慌中把裝銀子的袋子遺忘在廁所。為何—官員隔墻路過就將一個本份的商人嚇得魂飛魄散?《拍案驚奇》總結了這一社會通則:“那富的人,怕的是見官。”材料反映了( )
A.農本思想根深蒂固 B.明代商業發展迅速
C.農業在社會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 D.專制統治嚴重壓制了商業的發展
7.下列語句出自不同時期的歷史文獻或歷史人物之口,其中分析不恰當的是( )
甲:“戮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
乙:“凡士工商賈,皆賴食于農,以故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
丙:“商籍農而立,農賴商而行”
丁:“世儒不察,以工商為末,妄議抑之”
A.甲乙的觀點相似,都認為農業涉及民生,應加以重視
B.乙丙的觀點相對立,乙強調農本,丙強調農商相互依存
C.丙丁的觀點相對立,丙強調農商相互依存,丁強調工商為末
D.甲丁的觀點相對立,甲強調農本,丁反對工商為末
8.春秋戰國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的重要社會轉型期,下列哪些觀點體現了這一歷史特征( )
①公作則遲,分地則速 ②公室將卑,大夫皆富 ③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 ④天不邊,道亦不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重農抑商”的觀念與政策對中國傳統社會產生了重要影響。下列理解錯誤的是( )
A.重農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潤
B.重農抑商觀念是中國農耕社會的產物
C.重農抑商政策提升了戰國時秦國國力
D.重農抑商觀念在明清時期已基本瓦解
歷史必修2第4課練習題答案
1.D 2.B 3.A 4.C 5.D
6.D 7.C 8.A 9.D
歷史必修2第4課知識點及練習題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