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歸納
中國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1)分封制又稱封邦建國,同姓親族是分封的主體,通過分封周王確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過層層分封,西周形成了貴族統治階級內部的森嚴等級“天子一諸侯一卿大夫一士”。
(3)宗法制的特點有嫡長子繼承制、大宗與小宗是相對的、政治制度方面體現為分封制。
(4)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級貴族享受“世卿世祿"特權,把“國”和“家”密切結合起來。
(5)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體現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緣關系方面的體現就是宗法制。
百家爭鳴和漢代儒學
(1)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繼承了孔子的“仁”,并將其發展為系統的“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貫穿著民本思想。
(2)老子認為世界萬物的本原是“道",強調一切要順應自然,提倡清靜無為、知足寡欲;提出“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老子哲學思想的精華是其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3)韓非子主張改革和實行法治,要求“廢先王之教”;繼承和總結了戰國時期法家的思想和實踐,提出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理論。
(4)春秋戰國時期:在社會大動蕩大變革的環境下形成的儒家思想由于不適應當時社會的需要,所以一直沒有受到統治者的重視。
(5)西漢時期:兩漢董仲舒糅合百家思想,對儒學進行了改造,適應了中央集權制的需要,從而確立了儒學在傳統文化中的正統地位。
中國古代科技和文學藝術
(1)科技:以四大發明為代表的中國古代發明和發現,對周邊國家乃至世界文明的發展進程.都產生過巨大影響。
(2)古代書畫:古代中國書畫一體,其藝術獨具東方神韻,在世界藝術寶庫中占有重要一席.并對周邊國家產生重大影響。
(3)古代文學:中國古代的文學也輝煌燦爛。從春秋的《詩經》、戰國的楚辭,直至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不斷得到發展.并呈現平民化的趨勢。
(4)古代戲曲:以京劇為代表的古代中國戲曲獨樹一幟,雅俗共賞。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1)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國共產黨誕生,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國共合作促成國民革命高潮到來。
(2)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第一個農村 革命根據地。
(3)長征途中召開的遵義會議事實上確立了以偉人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4)中國的抗戰,是在國共實現第一次合作后.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領導下的全民族抗戰。中國的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兩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5)1946年6月,國民黨進攻中原解放區,內戰爆發。l947年春,人民解放軍粉碎國民黨對陜北、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1947年6月,人民解放軍開始反攻。
(6)1948年9月至l94 9年1月,解放軍取得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勝利。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解放了南京。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給王族、功臣和先代貴族,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但同時存在分裂的隱患。
2.秦代中央設置三個最高官職: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事;御史大夫,執掌奏章,下達詔令,兼理國家監察事務;太尉,負責全國軍事。
郡縣制建立:秦始皇在全國范圍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
3.唐朝三省六部制:中書省掌決策,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詔令;門下省掌審議,負責審核政令;尚書省負責執行政令,并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4.漢初,在地方上,郡國二制并行。
5.元朝:中央以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構,在地方采用行省(行中書省)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漢的州和唐的道,起先都是監察機構,后都演變成地方行政實體。
6.明朝:通過廢除丞相制度和創設內閣,君主專制達到了新的高度。
7.清朝:雍正帝時,軍機處的創設,使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了頂峰。
君主專制制度的影響:極大地妨礙了社會的進步,自此,中國社會的發展開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二、列強武裝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
8.鴉片戰爭(1840~1842):
戰爭中,廣州北郊三元里人民自發起來反抗英國侵略者。1842 年 8 月,中英《南京 條約》簽訂,內容規定:①割香港島給英國;②賠款 2100 萬銀元;③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口通商;④協定關稅。
影響: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端,中國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9.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
英法聯軍侵入北京,洗劫焚燒了圓明園。1860 年清政府被迫簽訂《北京條約》。俄國在此期間趁機先后共侵占了中國 150 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
10.甲午中日戰爭(1894):
黃海海戰中致遠艦管帶鄧世昌英勇作戰,壯烈殉國。1895 年,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中日《馬關條約》,內容規定:①割遼東半島、臺灣(臺灣人民反割臺斗爭)、澎湖列島給日本;②賠款白銀 2 億兩;③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④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影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怎樣提高高中歷史成績
閱讀
大量的閱讀對你學習歷史很有幫助;讀史書,品味前人對歷史的書寫,在歷史的長河中思考歷史橫向與縱向之間的聯系。讀課本,體會歷史學家對歷史的觀念、理想、甚至是執著。
復習
這主要是反復讀課本、背筆記。就是溫故而知新。就是昨天的知識拿到今天,今天的知識拿到明天來復習。
高三歷史怎么復習
全面歸納高中歷史階段特征,貫通基礎知識。為了貫通基礎知識,學生們應全面歸納總結某一時期的歷史階段特征以及下屬相關知識點。基本維度大致包括該時期的社會經濟發展、階級關系變動、政治制度沿革、思想文化變遷、科學技術創新、世界形勢變幻以及選修相關內容等。有針對性地進行深化拓展,攻破重難點知識。高中歷史復習當中往往有這樣的情況:很多常考知識,恰恰是同學們的不足之處,而這類知識課本也沒有相關的正面的系統表述,這樣的知識應該說既屬于重點知識,更屬于難點知識。要攻破這類重難點知識,學生們應在貫通基礎知識的同時有針對性地進行深化拓展。
高中歷史復習的技巧方法
1、學會梳理自身學習情況,以課本為基礎,結合自己做的筆記、試卷、掌握的薄弱環節、存在的問題等,合理的分配時間,有針對性、具體的去一點一點的去攻克、落實。對內容掌握的不好多花時間,復習要系統化。
2、可以學習掌握速讀記憶的能力,提高學習復習效率。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學習、復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于激活“腦、眼”潛能,培養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學習方式。速讀記憶的練習見《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用軟件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把閱讀速度提高5至6倍,記憶力、理解力等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3、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