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四川省公務員面試題帶答案
2017四川省公務員面試題(一)
從浙江溫嶺的顏艷紅“拎耳朵提起孩子”到今天重慶的這位老師扯頭發、敲腦袋,幼兒園中的“虐童”、“體罰”事件層出不窮,甚至有人將幼兒園老師比喻為“大灰狼”。對于幼兒園老師的敲頭扯發、家長怒打教師,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3到6歲的孩子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幼兒園及老師的細心呵護、良好的教育會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然而讓我們無法想象的是,幼兒園虐童事件層出不窮,給當事孩子造成了身體、心靈多重傷害,這種情況絕對要根除,給孩子一個安全有愛的成長環境已經刻不容緩。
“老師”之所以受到社會的特殊尊重正是因為在對待孩子特殊時期下的重要性,而活潑好動是幼兒園里的孩子的天性,抹殺了這種天性將會失去的會使性格、能力甚至創新力。虐童這類事情的杜絕需要一種“合力”,無論是法律制度上、管理上、思想意識上。
第一,法律層面,“未成年人保護法”應該完善,對于此類事件應參照其他國家做法,進入司法程序,以此真正在法律上保護孩子提供依據。
第二,管理層面,無論是教育部門對于幼兒園的管理、幼師的管理都應當加強素質篩選,門檻提高;幼師是專業性的,不是哄孩子不哭的工作,而對于正在施教的幼師的考核和監督更是重中之重。或許我們可以在幼師行業內建立一種“幼師誠信”檔案,既是對老師職業生涯的記錄,更是一種監管。
第三,思想意識層面,全社會,不僅僅是家庭成員都應該重視孩子,明確孩子成長健康的重要性,共同關心、呵護孩子,用科學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給孩子一個純潔的、有愛的幼兒園空間。
2017四川省公務員面試題(二)
根據上海市人民政府統一部署,老年綜合津貼制度實施后,該市不再實行70周歲以上滬籍老年人免費交通制度。對于上海取消老人免費乘公交,你怎么看?
【解析】
對于上海取消免費交通制度而改行老年綜合津貼制度的做法,更符合老人的實際需要且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公共交通的壓力,值得肯定。
從長年的實踐來看,敬老卡免費乘公交存在以下弊端:
其一,限制了老年人的出行方式。因為只能乘坐公交和軌道交通免費,將老年人集中吸引到本已擁擠的公共交通上來。
其二,限制了老人們的救濟意愿。該政策對于那些腿腳不便、出行意愿不強或有更高出行要求的老年人而言,形同虛設,從某種程度上是一種不公平。
其三,加大了公共交通管理成本。媒體多有報道,為了不讓免費公交浪費,一些老人坐著公交閑逛,還有人將免費卡交與他人使用,由此造成的讓座糾紛、查證糾紛大增,無形中虛耗了公交資源,增加了公共交通管理的難度,影響社會和諧。
我國已經邁入老年化社會,如若繼續實行免費乘車,老年人免費乘車客運量仍呈上升趨勢。上海給老人發綜合津貼、取消七十歲以上老人免費乘公交,其實是將給老人的福利貨幣化、顯性化。將老年津貼從單一的、限制性的乘車補貼中脫離出來,實現多元化的人文關懷,滿足不同層次老年人的愿望。對于出門較少的老人,拿到現錢是一種利好。“不乘公交白不乘”的機會不存在了,某些“占便宜”心理也沒了。至于按時坐公交去晨練或買菜的老人,不會因為坐公交車要花錢,就改變生活方式。可見綜合津貼制度既不減敬老傳統的本色,也彰顯了與時俱進的時代色彩。
當然,鑒于“敬老卡免費乘公交”的多年習慣,在人們心目中形成了一條約定俗成的老年福利,現在上海取消這個優惠,一些老年人難免想不通,也招致一些網友的批評和質疑。要想將此項政策落到實處還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
首先,做好宣傳工作,在具體軌交站點、公交站點張貼“公告”或“友情提示”,予以廣泛告知,使該政策的變化家喻戶曉,全面理解,克服“單方面地取消老年人福利”不良觀感,避免因不理解、不知道而產生的爭執。
其次,在公交樞紐多條公交候車廊內試點設置敬老候車專座,以及在相關公交線路大力推行敬老服務等措施,使政策轉換平穩過渡。
最后,提升社會養老化服務水平最為關鍵。按時、足額發放老年綜合津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建立健全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讓老年群體自在地、暢快地享受到政策溫暖與社會關懷。當老年人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一張簡單的公交免費卡便可以成為歷史,而不必耿耿于懷。
2017四川省公務員面試題(三)
近日,深圳地鐵11號線設置商務艙的新聞引起廣泛爭議,為了提高地鐵舒適度,設置兩節商務艙,商務艙價格是普通艙價格的3倍,候車出站均有專用車道。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深圳地鐵為了提高乘坐舒適度,設置商務艙引發廣泛爭議,商務艙到底觸碰了誰的奶酪,奶酪是否可以這樣分配,需要我們理性分析與思考。
地鐵作為城市公共交通,準時、效率高、便捷等優勢使得地鐵在緩解交通壓力方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幾年,各個城市地鐵建設如火如荼,與此而來的是,地鐵的舒適度在下降,車廂里“沙丁魚罐頭”式的人貼人場面在高峰期不足為奇,地鐵文明也令人堪憂。在這個背景下,深圳地鐵設置商務艙,通過價格杠桿的作用,調節乘客的乘坐需求,確實能夠提高乘車的舒適度,讓乘客有更好的乘車體驗;也為有經濟負擔能力的乘客提供了多樣選擇,符合市場化原則。
但是,反對群眾的理由主要是考慮到地鐵的公益屬性。誠然,地鐵的主要目的是緩解地面交通壓力,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地鐵與公交車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力,甚至說是全部,所以說,地鐵的公益屬性遠遠大于飛機、高鐵等交通工具,地鐵效仿火車設置商務艙確實有些兒本末倒置。
由深圳地鐵設置商務艙引發的爭議,即城市公共交通如何在公益性與市場化中尋求平衡,是考驗管理者的智慧的體現,需要政府從制度設計的前期調研、聯系客觀實際等多方角度去衡量,在保證公益屬性的同時尊重市場規律,讓我國地鐵的商務艙像日本地鐵的女性專用艙一樣得到認可。
看過“2017四川省公務員面試題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