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公務員面試預測題及答案
廣東公務員面試預測題一
而據媒體報道,中秋假期全國多地出現優步“幽靈車”。所謂“幽靈車”就是司機接單后,不聯系乘客、不來接乘客,且車還沒有到乘客面前就開始行程,不到一分鐘就完成了行程,然后直接扣款,車費一般在10元左右。這些“幽靈車”司機的照片扭曲變形、面色蒼白、嘴唇發黑,司機的電話無法打通。
對此,優步方面昨天向記者表示,該報道中提及的案例是由司機刷單行為所導致,優步將持續打擊該類行為,同時積極收集各類證據轉交公安部門,將不法分子繩之以法,以保障乘客和司機的利益。此前,北京、上海兩地法院分別就網約車刷單案進行宣判,涉事人員因詐騙罪最高獲刑一年。乘客若碰到類似問題,可直接跟客服反饋,對于因此而產生的車費,客服與技術部門在盡快核實后將全額退款。
預測題
隨著網絡和智能手機的發展,網約車越來越流行,它方便實惠,許多人都用過。但是滴滴、優步兩大網約車公司合并以來,接連出現漲價現象,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解析
網約車的興起給民眾的出行帶來了很多便利,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滴滴優步的合并引起的漲價問題,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滴滴優步在合理區間內漲價是價值的回歸。民眾以前在網上叫車很便宜,因為網約車以前的經營模式是給司機和乘客補貼以達到搶占市場的目的,所以給民眾造成了一個印象:網約車就應該這么便宜。這樣偏離成本的低價刺激出一些多余的出行需求,影響了交通狀況。價格漲回來,可以讓網約車與出租車更公平地參與競爭,擠掉市場份額中的水分,也有助于公眾更理性地根據真實經濟成本選擇出行方式。更何況,補貼不是長久之計,盈利才是企業的生存之道。長期的“燒錢”使企業獲得市場份額之后,企業就會減少乘客的打車補貼,以至于現在網約車和出租車的價格不相上下。但是,只要是合理區間內漲價都是價值的回歸。
然后,政府監管不到位。滴滴、優步合并,可以說是強強聯手,因為這兩家公司已經掌握80%的市場份額。在滴滴優步宣布合并之后,易到公司就向中國商務部反壟斷局(國務院壟斷委員會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監督檢查和反壟斷局,舉報滴滴優步的合并行為未按要求向有關部門申報,嚴重違反中國《壟斷法》,請求立案調查并禁止兩家公司合并。
為了保障消費者的權益,以及網約車的健康發展,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
第一,滴滴優步漲價是為了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只要是通過市場的博弈,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內提價,我想消費者都是可以接受的,畢竟企業也需要贏得利潤來支持它更長遠的發展。而且有些人在短時間內無法擺脫對網約車的依賴,還會繼續使用漲價的網約車。
第二,政府要加強監管,時刻關注滴滴優步兩大網約車巨頭合并后的動態,必要的時候可以約談滴滴優步的高管,詢問企業的詳細情況,盡快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來規范網約車行業的發展,保證網約車行業的公平競爭。并且以后在遇到類似事情的時候要警惕,提早預防,形成一個長效機制。
最后,相信在企業,市場和政府的多方努力之下,網約車可以得到健康的發展,使老百姓享受新技術帶來的福利。
廣東公務員面試預測題二
【背景鏈接】
當前一些食品安全問題事件頻頻被曝光。據國內某知名連鎖烤肉店的一名前員工曝出,該店剩菜回收重復利用、后廚衛生差等多種亂象。經調查,這家烤肉店 確實存在將客人吃剩的肉,端回后廚整理后再次擺上取餐臺;在過道和垃圾桶之間來回踢的死魚,最終變成了魚片;已有異味的魷魚,被拌入洋蔥和調料,“新裝” 上臺等情況。
【參考答案】
如被曝光的烤肉店的后廚,是全國千千萬萬個后廚的一個縮影。在嚴格意義上,許多后廚是經不起“直播”的。大量食品安全問題,也正是出在相對隱蔽而不 易監督到的后廚。一些有良心和責任心的店家如今都喜歡開辦“透明廚房”,讓消費者能夠清清楚楚看清廚房里究竟是怎么操作的,但是說到底,防“口水肉”再入 餐盤不能光靠道德自律,關鍵靠的是嚴格的監管和懲制。
監管方面,要將后臺操作平臺作為監控的重點,要加強技術防控的力量,給飯店廚房安裝攝像頭,對餐飲單位廚房食品原料的清洗使用、餐飲具消毒保潔、食 品烹調制作加工、廢棄油脂回收處理等重點環節進行實時監控,并把視頻同步輸送至大廳和用餐房間電子屏幕。監管部門也可以通過調取視頻信息,拓寬執法視野。
懲治、打擊食品安全犯罪,決不能手軟,沒有嚴懲,不可能有真正的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刑罰力度不夠,也難以震懾犯罪加強對相關違法行為的處罰和情況通報,用巨大的成本代價促進企業履行安全責任
在工商部門改變監管的手段和方法,在自身能力無法全面企及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聘請義工進行過程參與,以消費權益和安全意識的提高,激勵和引導社會普通人員的直接監督,擴大食品安全監管覆蓋面,真正實現從購置,制作到后續處理的全過程監督,方可預之前而避免后續的疲于應付。
要確保“舌尖上的安全”,只有通過多方位的監督合力,形成真正意義上“眾目睽睽”,中國餐飲的“后廚”才能越來越多地經得起比“直播”更立體的監管,讓消費者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廣東公務員面試預測題三
【背景鏈接】
安徽滁州市民靳先生4歲的兒子患上了胰腺炎,正在南京兒童醫院接受治療。為了向醫生表示感謝,他包了個五千塊的大紅包。靳先生去結算醫藥費時,發現賬戶里多了五千塊,這才明白過來,醫生已經把紅包里的錢充進了住院押金,讓他十分感動。(11月17日 澎湃新聞網)
【參考解析】
醫生為了患者家屬放心,沒有當面拒絕家屬的紅包,而是收下紅包,過后將錢充進患者的賬戶中。如此退還紅包的方式,其中的醫者仁心值得肯定,結局也非常美好,很多人贊揚這樣的做法,皆大歡喜。但美好的表象之下,也潛藏著巨大的風險。
首先,只是通過整體的效果來贊揚這樣的做法,無疑是架空了法律法規,這樣的贊揚毫無價值。“兩高”的司法解釋明確把醫務人員收受回扣認定為商業賄賂行為,各大醫院也有相關規定禁止醫生收受紅包。所以,從細節來看,醫生收紅包這一做法,本身就是一種違法行為,雖然是出于緩解患者家屬心理壓力的考慮,過后也以巧妙的方式退還。但我們不能假設每一個醫生都是出于這樣的目的收受紅包,并且收了紅包之后都會退還。因為這只是一種想當然的假設,一旦遇到更大的誘惑,誰敢保證醫生還能像這樣大公無私?
同樣,對醫生而言,為緩解患者家屬的不安情緒,違規操作,則是脫離法理談情理,無形之中,自己承擔著很大的風險。收下了紅包就是有違醫德和法律,如果在醫生自己退出紅包之前被舉報,最終坐實收受賄賂的罪名,那么,出于什么樣的目的都不再重要,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徒增不少麻煩,爭議之中也會加劇醫患矛盾。
其次,這樣的做法也會助長送紅包的歪風邪氣。給醫生送一個紅包,既能表達對醫生的感謝之情,到最后也能退回來,這種情況下,送與不送之間,為了圖個安心,多數人會選擇后者。送紅包變成了走過場,虛實之間,難免有人渾水摸魚,敗壞醫療環境。
其實,患者家屬在手術前給醫生送紅包,就是希望借此獲得更多關注,得到更好的治療,說到底還是源于對醫生的不夠信任。而醫生想要化解這種不信任,應該是通過高超的醫術以及由此帶來的良好口碑。平時仔細詢問每位患者的病情,查看各項檢查記錄,和患者聊聊家常,緩解家屬不安的情緒,舉手投足之間,醫生上心,患者也就放心。在此基礎上,再拒絕收受紅包,就如同錦上添花,更有利于凈化醫療環境,正本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