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語言文字運用必知技巧(2)
介詞、副詞是考試中經常涉及的兩種虛詞,判斷這兩種詞使用是否恰當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從介詞的語法特性看,介詞可以修飾限制名詞,如果不能判定一個詞語是否是介詞,可以在這個詞語的后面加名詞。如“把”、“給”,可以在這兩個詞語后面加一個名詞,如“人”,如果能夠表達完整的意思,就說明這兩個詞語是介詞。〖JP3〗同樣,判斷一個詞語是否是副詞,可以在它的后面加動詞或形容詞,如“已經”“甚至”,可以在這兩個詞語后面加動詞“笑”,如果能夠表達完整的意思,就說明這兩個詞語都是副詞。
八:形聲字記憶絕招
形聲字中那些聲旁相同、字形相近、讀音或同或異的詞是我們要特別注意的對象。比如“剽悍、漂泊、虛無縹緲、飄忽不定”一組詞語中的加點字都讀 “piāo”,而“悼念、泥淖、綽綽有余、掉以輕心”一組詞語中各加點字的讀音分別為“dào、nào、chuò、diào”。對待形聲字,一方面我們不妨以積極的態度看待“認字認半邊”這一說法,認識到形聲字聲旁表音的特點并利用它來幫助我們識記字音,例如“獎掖、阡陌、招徠、驀然”中加點字的讀音就和它們的聲旁完全一致;另一方面,我們又要克服“認字認半邊”的“慣性”,因為許多聲旁現在不能代表該字的讀音了,例如“孝悌、訃告、掣肘、對峙、熾熱”中加點字的讀音沒有一個和它們的聲旁相同。針對這兩種情況,我們要反復記憶,不斷積累,同時要特別注意隨時整理,經常復習。
九:快速掌握形似字的技巧
區別形似字的讀音關鍵在于注意詞語書寫上的細微差別,千萬不可“一瞥而過”,另外要結合注音的字所在的具體詞語的語境從整體上進行把握。比如 “縝密、滇池、嗔怒、精衛填海、謹小慎微”這五個詞語中的“縝、滇、嗔、填、慎”,從詞形上看區別不是很大,但是讀音差別不小,分別讀作“zhěn、 diān、chēn、tián、shèn”。在復習課本相關知識或解讀高考試題的時候,要有意識地對一些形似字進行聯想積累,〖JP+2〗舉一反三,可以采用整體比較的記憶方法,也可以自己結合一些具體的語境進行辯證記憶。
十:壓縮語段的關鍵
1.弄清語段的說明對象。
2.把握說明對象的要點,如說明對象的特點、性質、成因、作用等。
3.弄明白語段共說明了幾個問題,并作簡要概括。
4.弄清語段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以便更好地歸納概括。
5.注意答案表述的嚴密、清晰、連貫,壓縮語段時不能隨意改變原文的句間關系。
十一:修辭手法表達效果類析
1.比喻: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
2.比擬:增強語言的生動性、形象性,不僅能使讀者對所表達的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而且能使讀者產生強烈的感情,從而引起共鳴。
3.借代: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
4.夸張: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
5.對偶:給人以音韻美、節奏美、對稱美。
6.排比:給人以氣勢暢達、節奏鮮明、情感熾熱之感。
7.反復:增強語言的感情色彩和感染力,增強語言的節奏感。
8.設問:提出問題,引起注意,啟發思考,加深理解。
9.反問:加重語氣,加強語勢,激發感情,加深印象。
十二:語言表達生動的答題技巧
1.恰當選用詞語。(1)選用表現力強的詞語。選用生動傳神、富有表現力的詞語,把詞語用活。(2)選用色彩濃重的詞語,這里的色彩主要指詞語的感情色彩和詞語的語體色彩。
2.恰當選用句式。語言表達中,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句式來表達,就有不同的表達效果。在句式的選擇中,應注意特殊句式與常用句式、長句與短句、陳述句與疑問句的交錯使用,注意語句的整散、語氣、倒裝等方面的問題。
3.恰當使用修辭手法。恰當地使用修辭手法,不僅可以使語言更生動、準確、鮮明,還能增強語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