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語文詩歌鑒賞習題及答案
浙江高考詩歌鑒賞習題(一)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沈香斷續(xù)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游春意。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注】《孤雁兒》寫于李清照晚年,趙明誠去世之后。
鷓鴣天﹒暮春
黃 升
沈水香銷夢半醒。斜陽恰照竹間亭,戲臨小草書團扇,自揀殘花插凈瓶。
鶯宛轉(zhuǎn),燕丁寧。晴波不動晚山青。玉人只怨春歸去,不道槐云綠滿庭。
8.你認為《鷓鴣天﹒暮春》上片的“自揀殘花插凈瓶”一句中哪個字用得好?請作簡要分析(5分)。
9.兩詞中的女主人公都充滿了愁思,但心境不同,請結(jié)合語句進行分析(6分)。
浙江高考詩歌鑒賞習題答案
8.“殘”用得好(1分)。表面上寫花“殘敗”,并借花“殘敗”寫“春殘”,實則寫出女主人公的青春將“殘”(2分),女主人公把花插到花瓶里,特意揀取的是快要凋謝的花朵,掩藏的是紅顏衰老、芳顏易逝的內(nèi)心感嘆,淋漓盡致地抒寫了女主人公青春傷感情緒(2分)。
9. 《孤雁兒》中含蓄地寫出了對亡夫的思念之情(1分):“梅心驚破”, 《梅花三弄》的笛曲吹開了枝頭的梅花,春天雖然來臨了,卻引起了我無限的幽恨,個人悲歡已見筆底;詞末三句寫出尋尋覓覓之形及悵然若失之感,表達自己的孤獨寂寞,借梅花寄托對亡夫的悼念之情(2分)。 《鷓鴣天﹒暮春》主要是表達女主人公青春被禁錮的失落與寂寞(1分)。詞的上片,寫女主人公春晝夢醒的無聊之狀,表現(xiàn)女主人公的寂寞情懷、惜花心事。下片進一層寫景抒情,表現(xiàn)了女主人公留春無計、怨春不語的失落心境(2分)。
浙江高考詩歌鑒賞習題(二)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
杜牧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云閑今古同。
鳥去鳥來山色里,人歌人哭水聲中。
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
惆悵無因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
注:(1)人歌人哭:語出《禮記,檀弓下》:“歌于斯,哭于斯,聚國族于斯,”意思是祭祀時可以在室內(nèi)奏樂,居喪時可以在這里痛哭,也可以在這里宴聚國賓及會聚宗族。詩中借指宛溪兩岸的人世世代代居住在這里。
(2)范蠡:春秋時越國大夫,曾助越王勾踐滅吳復國,功成身退,泛游五湖。五湖,即太湖。
8、有人評價此詩“八句皆是眼前景,又皆非眼前影”。請結(jié)合頷聯(lián) 和頸聯(lián)簡要分析。(6分)
9、尾聯(lián)如何體現(xiàn)“惆悵”之情?請作簡要分析。(5分)
浙江高考詩歌鑒賞習題答案
8答案:四句詩融眼前之景與虛構(gòu)之景為一爐(2分)
頷聯(lián)描繪飛鳥在蒼翠的山色之中來去出沒,人歌人哭,和著水聲一起隨歲月流逝。這些并不只是詩人一時所見,而是世代在山中、水邊常現(xiàn)之景,(1分)且“人歌人哭”又語出《禮記·植檀弓下》,意為世代繁衍生息,這一“色”一“聲,’寫盡了人生的悲喜,歷史的輪回(1分)(合理解釋即可)
頸聯(lián)展現(xiàn)了“雨中人家”與“落日樓臺”這兩種在現(xiàn)實中難以同時出現(xiàn)的景象,詩人別開生面地將屬于同一地方獲得的截然不同的印象,匯集復合起來(1分),隱隱表露出其內(nèi)心的惆悵、悲涼之情(1分)
9答案:尾聯(lián)用典、以景結(jié)情(2分)。借對一代名臣范蠢追慕而不可得的遺憾表達出仕途失落的惆悵(1分);詩人的心頭浮動著對范蠡的懷念,無由相會,只見五湖方向,一片參差煙樹而已。以似煙如霧的景語作結(jié),更表現(xiàn)其內(nèi)心的茫然惆悵(2分)。
浙江高考語文詩歌鑒賞習題及答案相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