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的心理壓力疏導方法是什么
高考前的心理壓力疏導方法是什么
正確的心理疏導
我們要知道,高考之前的緊張是正常的,不要過于擔心。我們可以找一些事情做來分散一下注意力,比如和父母聊聊天,去跑跑步,聽一些舒緩的音樂進行放松。這段時間應該放下對高考的期望,舒緩一下心情,調整一下心態(tài),不要強迫自己去看書,那樣之后適得其反。
吃一些減壓的食物
南瓜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可以強化體內的神經組織,起到舒緩壓力的作用,同時對失眠也有很好的效果。
蘋果作為最常見的水果,我們可以適量的多吃一些,蘋果富含維生素、鉀、有機酸等眾多營養(yǎng)成分,其中有機酸還有緩解身體疲勞的功效。
堅果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對補腦有很好的作用,而且像核桃這類的堅果還含有豐富的鎂,可以起到緩解壓力的作用。
夏天到了,天氣比較炎熱,我們可以喝一些綠茶,清熱解暑。綠茶中的咖啡堿能緩解我們的壓力,還可以提神醒腦。
高考前減壓技巧
1.自我暗示減壓法。在焦慮、緊張和煩躁時,不妨自我鼓勵一下,對自己說:“該復習的我都認真復習了,還怕什么呢?”“和別的同學相比,我花的功夫一點也不少,既然如此,我又何必緊張呢?”
2.焦點轉移減壓法。有意識地轉移注意力是減輕心理壓力的有效途徑。處于壓力過大的狀態(tài)時,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做一些或想一些愉快的事情有助于心理壓力的緩解。
3.肌肉放松減壓法。找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以輕松的姿態(tài)坐好,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依次緊張肌肉、放松肌肉,然后感受肌肉從緊張到放松的感覺。這個方法一定持之以恒,每天1-2次,每次10-20分鐘。
4.過渡性減壓法。考前應該慢慢減少學習強度和時間,采取過渡調節(jié)方法來緩解壓力。
高三生的常見心理問題
1、厭學
其明顯的特征是學習無動力,覺得是為了別人(如家長與老師)而學習。這些高三生把學習看作是件痛苦的事情,由于學習動力不足,因此學習習慣差。表現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作業(yè)馬馬虎虎,應付了事,字跡潦草,沒有復習習慣等。厭學帶來的后果是學習成績差,大多數成為學習困難生。
2、自卑
有這種表現的高三生自我意識差,認知也片面,“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要一方面不如別人,就認為自己什么都不行。例如,學習成績不好會自卑,生理上有殘疾會自卑,父母下崗會自卑,某些疾病(如口吃)也會自卑,甚至長相不好也會自卑。這種高三生總感覺到自己低人一等,畏首畏尾,“彎著腰”過日子。
3、依賴
有這種表現的高三生,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都是長不大的孩子。在學習上,從小要求家長陪讀,一有問題就要問家長:“這道題怎么做?”不肯多動腦筋。生活上,他們自理能力差,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依賴是當代高三生最常見的心理問題。
4、逆反心理
具有這種心理的高三生反抗權威,拒絕服從教師或家長的正當要求。對學校的校規(guī)校紀,他們抱無所謂的態(tài)度,不去執(zhí)行,甚至故意違反。這種現象是一種心理上的抗拒。
省控制分數線(省控線/批線)
錄取控制分數線是省招考委根據當年全省考生參考人數、高考成績及普通高校在各地招生計劃等,將全省考生分科類即文科、理科從高分到低分排序,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后根據一定比例分批次按科類分別劃定錄取考生的最低投檔分數標準。
只有高考總分達到或超過這一分數線的考生(通常稱“上線考生”)檔案,才有資格被招生高校調閱并選擇錄取。
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一般是分專業(yè)類、分批次確定的。專業(yè)類一般分為文史、理工,以及音樂(文、理)、美術(文、理)、體育(文、理)等等,每一專業(yè)類又各分為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等等。文史、理工各批次的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只對文化總分作出規(guī)定,音樂、美術、體育專業(yè)的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則同時針對文化與專業(yè)兩方面的總分作出規(guī)定。
模擬投檔線
模擬投檔線是省級招生辦公室根據學生志愿報考情況模擬進行一批次投檔,得出模擬投檔線,一般模擬投檔會經過2-3輪。
投檔分數線(投檔線/調檔線)
調檔分數線是省錄取場以招生院校為單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類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比例,在對第一志愿投檔過程(平行志愿的第一輪正式投檔)中自然形成的投檔給院校的最低投檔分數。
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檔分數線,省錄取場根據普通高校在各地招生計劃數和投檔比例計算出應投檔數,按相應規(guī)則投檔后,向院校所投考生檔案的最低投檔分數就是該校的調檔分數線。
例如:a院校在b省今年本科一批理工類的招生計劃是100人,調檔比例是105%,省錄取場向a院校正式投出105個考生電子檔案,其中第105名考生的投檔分數為580分,那么580分就是a院校今年在b省的調檔線。
填報本科普通批次志愿的考生須達到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且符合擬報高校其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