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需要做好什么心理準備
考生已經進入了最后的沖刺階段,時間緊迫了,復習過的知識多了,這時候考生反而會感覺到自己似乎還有這樣那樣的知識沒有掌握好而緊張。這時候應該作一些積極的自我暗示:“我的成績一向是好的,高考一定能成功。”或“我是行的,盡管過去的成績不怎么樣,但高考時我一定會超常發揮,取得好成績。”
常作一些積極的自我暗示,就能樹立信心,有效地消除對考試的緊張感和恐懼感。沖刺階段,更要“勞逸”結合。整天扎在書堆里,由于大腦得不到適當的休息,反而會變得暈頭暈腦,學習效率下降。保持適當的運動量可以讓人頭腦清醒,而做一些自己愛好的活動,可以讓自己放松心情,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做好心理準備很關鍵,如運動場上兩名運動員個人技能相當,誰的心理素質好誰就是冠軍。
2、正確對待別人的期望與評價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自己的孩子或學生能考出理想的成績,順利的升入高等學府,是每個家長和老師的普遍心理,而這種心理無形中給學生造成了巨大的壓力。首先不能把高考看成最后的決戰,天大的一件事就是高考。高考的影響被家長和老師及圍圍的人無限擴大了,過多考慮自己考好了會怎么樣,考不好又會怎么樣,就會在考慮中患得患失。一旦遇到難題就會擔心自己解答不出來,達不到父母和老師的期望,從而產生焦慮的心理,使得思維因恐慌變得混亂,造成后面容易的題目也做錯了。
因此這段時期學生應該排除一切雜念,不要去在乎別人的期望與評價。另外,這階段家長和老師也不要給學生提出任何要求,讓學生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家長也要注意保護、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幫助孩子克服緊張情緒,更不要把自己的緊張、焦慮情緒傳染給孩子,家長要有一顆平常心,把戰時當平時,用輕松、鎮靜的情緒去感染孩子。
高考前幾天應該做哪些準備
切忌“挑燈夜戰”
每天要保證7-8小時的睡眠,睡前深呼吸,或者想像安靜的環境有助于考生進入甜蜜的夢鄉;出現臨考失眠,千萬不要服用藥物,改善睡眠最重要的是心理上的調整,要以心平氣和、順其自然的心態去對待。
在高考最后兩天沖刺階段科學用腦非常關鍵,起床后半小時及睡前半小時,記憶效果最好。因此,考生可在這些時段安排復習最關鍵、最重要的課程內容,有效地避免出現考前復習常見的頭腦發‘木’狀態,還能增強生理節和心理節奏感,讓復習效率倍增。
提前熟悉高考
在高考前一兩天,考生應該熟悉考場。熟悉考場包括的內容有:所在考場離居住地點有多遠?用什么方式抵達比較迅速安全?在路上要花多少時間?自己在哪個教室?在哪個位置?座位是靠近門窗還是靠近墻角?廁所及其他服務設施在哪兒?這些問題在臨考準備時都應該盡可能弄得一清二楚。否則,臨到考試時由于沒有準備,一些意外情況可能會使你陷入被動狀態,破壞你良好的考試情緒,分散你的注意力。
高考后暑假值得做的事有哪些
學車
高考后的假期長達近三個月,這么完整的假期真的很適合考駕照,趁放假考完。如果大學假期再考駕照,時間難免會分成兩個假期甚至更多。如果早早考到駕照,上大學后也許還可以自駕游之類的,節省時間。
學習生活技能
大學往往需要我們獨立自主了,無論是住校還是在外面租房,我們都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如洗衣服、做飯洗碗、打掃衛生等,這對我們今后的生活都有很大幫助,我們不能永遠像小孩子一樣依靠父母。
陪伴家人
也許高三的時候你會覺得爸爸嚴厲、媽媽嘮叨,但上大學后也許會遠離家鄉,遠離父母,所以趁著有大把時間,好好陪陪你的父母,和他們多聊聊天,也可以和父母一起旅行、郊游等,他們為了我們的成長付出了很多很多,不要等待父母老了再追悔莫及。
高考前物質預備
1、考試的前一天晚上,預備好自己的準考證及考試袋,準考證要隨時裝入考試袋。眼睛近視的同學別忘了戴眼鏡,預備一些面巾紙,避免因流汗等原因弄濕試卷。
2、要穿合適的寬松的衣服,提示同學們要隨著氣候改動增減衣服避免著涼傷風。
3、考試這幾天,留意清淡的飲食,要記住提示自己不要吃得太油膩,或許刺激性強的食物。千萬別多吃冰淇淋或冷飲,簡略引起胃疼。如果可能的話,每天吃一兩個水果,補充維生素。
4、考前考中的歇息很重要。好好歇息并不意味著很早就要睡覺,依據以往考生的經歷,太早睡覺反而會失眠。
高考本科補錄時間
高考補錄一般在九月下旬,也就是部分大學開學以后,因部分被錄取考生沒有到校報到,被取消錄取資格而空出名額時,部分學校會進行補錄。
在高校確定要補錄后,會把信息上報教育主管部門,教育主管部門在收集完信息后,會將要補錄的學校名單下逐級下發,直到各縣級招辦。屆時各省招辦和縣招辦都會發出補錄通知,同時落榜考生也需要自己隨時留意補錄信息動態。
大學冷門專業該不該選
其實大學的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各有千秋。
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的選擇,大部分人看重的無非就是就業前景會怎樣的,想報考熱門專業,社會的需求大,供不應求,那么對于這些專業的同學來說,找工作就相對容易多了,而冷門專業則相反,難道這就意味著冷門專業就是一無是處了嗎?不是的,冷門專業也有自己的優勢,冷門專業雖然報考的人數比較少,但在一定程度上對于這些專業的同學出來找工作的競爭不會太大,比起熱門專業的競爭比來說小多了,在考公務員的時候,優勢就顯現出來了,熱門專業的人往往選的崗位都是熱門崗位,而冷門專業的人選擇的崗位則是比較冷門專業的崗位,在加上崗位專業的限制,于是就出現了很多冷門崗位無人問津的情況,這時候你報冷門專業,錄取的幾率是非常大的,這也就是為什么說冷門專業和熱門專業各有千秋的原因。
每個專業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在冷門專業做到足夠優秀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也能做到衣食無憂,社會的需求一直在變化,冷門、熱門專業都會變化,我們讀大學的目的不僅僅是學到專業知識,更是學會學習各項專業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