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怎么調節好自身的狀態
一、調節好自身的情緒
心理學認為,人的學習生活中,情緒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它象染色劑,使人的學習生活染上各種各樣的色彩。同一件事,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情緒就不同,結果就兩樣。變換角度看問題,情緒自然調整過來了。在迎考復習和高考中,要學會轉移情緒,將自己的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所以,面對高考的到來,抓緊時間調節好自己的情緒狀態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二、學會冷靜與自我減壓
我們每一位學子都應該要知道高考大學只是人生中的一個階段并不是全部。只要以平常心對待考試,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水平就是勝利。以怎樣的心態對待復習與考試,對進入最佳狀態關系很大。若把復習與考試看成一種挑戰,會激發自己很快進入狀態;把它看成一種鍛煉,會以平和的心態投入;把它看成一次機會,會以積極的心態迎接。馬上就是高考,為了能考出屬于自己的最佳成績,我們必須要學會好好減壓,冷靜沉穩地面對考試的來臨。
三、要保持規律的睡眠
要知道,無論是學生還是工作者,保持規律的睡眠都是非常重要的,好的精神狀態,做事起來成功率也會增加。所以,我們這些高考的學生們,必須保證每天至少7個小時的睡眠時間。每天晚上十點以后不要看書或玩手機,讓大腦進入放松狀態,十一點之前一定要上床睡覺!上床后放松身體、放空大腦,快速入眠。萬一失眠,不要翻來覆去胡思亂想,起來靜坐3~5分鐘再躺下。又或者睡前喝些牛奶,會有助于睡眠質量。
四、暗示克服怯懦
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人,總會有些缺陷缺點存在,但不要緊,不論是什么,只要是不好的都需要好好地克服,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在高考來臨之前,積極暗示能強化自己的信心,消除煩惱。消極暗示會降低人的信心,徒增憂心。考生在考前就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積極暗示,自我打氣。“我行,我一定行”。“我潛力大”。“我進步大”。“我喜歡挑戰”。如遇到自己實在解不出的題難題也不要憂心忡忡。通過良好的自我暗示,可以驅散憂郁,克服怯懦,恢復自信,激發興奮點,把自己的心態、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
高考后的注意事項
高考完后,考生心理壓力容易和考前形成落差,表現出不一樣的狀態:有的考生感覺良好,認為答題還不錯,表現出放縱狀態;有的考生對自己的期望值過高,答題又失常,心里難過,煩躁、焦慮,心里內疚,認為愧對父母。對于孩子表現出來不同的情緒反應,家長要留意觀察,做好心理疏導。
可能有部分考生認為高考已結束,順手就把準考證給扔了,其實準考證是不能丟的,一是后面報志愿還要用,比如填準考證號,準考證丟了,萬一記不住自己的考號了,準考證剛好派上用場。二是在被錄取大學報道時,要帶上準考證,要確認你是不是被錄取的考生。三是網上查詢高考分數和錄取情況要用準考證。四是可以把準考證作為紀念品留著,高考是人生的轉折點,人生能有幾回搏?留著準考證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