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的心理壓力疏導方法
當你焦慮、緊張、易怒時,你可以鼓勵自己說:“我已經復習了所有我應該復習的東西,那么有什么好害怕的呢?”“人難我亦難,我已經都復習了,我還有什么好怕的呢,加油我就是最棒的。”不斷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
2.重點轉移減壓法。
考生可以有意識地轉移注意力,看看窗外綠色的樹木。在過度緊張的狀態下,轉移注意力,做一些或想一些愉快的事情來幫助緩解心理壓力。
3.肌肉放松減壓法。
每天堅持10分鐘-20分鐘,做肌肉放松的運動,可以在一個安靜的房間,慢慢調整自己的呼吸,以拉緊肌肉然后放松肌肉,慢慢感受這一過程。
高考前的心理壓力疏導
一、想到考試就緊張激動,呼吸加快,甚至身體也不由自主地抖動
找一兩件高興的事去做,也可以與家長講述一些發生在身邊的愉快故事,或在飯桌旁講一些高品位的幽默小品,這樣,整個家庭氣氛就會變得輕松活躍,或者有意識地做些家務,如整理自己的臥室、掃掃地、擦擦桌子等,和父母聊聊天,出去散散步,也可以適當地去找同學輕松輕松,因為有著共同奮斗目標的同齡人在一起可以互相鼓勵,找到慰藉。
二、失去自信心,懷疑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一定考不好
自信心不足,重要原因是對所學的知識掌握不牢,還存在知識空白點,這時要做到根據實際情況,盡可能夯實基礎,
三、越是臨近考試,越是覺得知識生疏,越是拼命復習,越是覺得掌握不牢
這是心情緊張的具體表現,屬于正常現象,這種狀況是疲勞復習的惡果,必須緩和繃得太緊的神經。
四、心情煩躁,容易發脾氣,對很小的事情也容易發火
在疲憊的情況下,會出現一些不良情緒,有時也很容易發火,內向的考生這個時候可出去散步,看看風景,平復心情,外向的考生在不妨害他人和自身的情況下可以發泄一下,去KTV唱歌,去健身房鍛煉或是打沙袋等。
五、懷疑自己得了“健忘癥”,日常生活也出現丟三落四的現象
這時需要暫時放下所有功課,做一些放松訓練,以減輕直至消除這些不良反應。
六、出現失眠,晚上難以入睡,結果白天沒有精神
不要硬逼自己入睡,可以用一些小方法誘導自己睡覺,如上床后熄燈,躺下仰臥,做一次舒暢的深吸氣,然后徐緩地往外呼氣。
高考前如何做到心平氣和
1.達觀地對待高考凡事不可偏執,走死胡同。把一切看淡些,心胸開闊一些,達觀一點,有時甚至不妨有一點宿命論思想。這樣才能不驕不躁,心平氣和。要知道,能考上的尤其是能上好大學的終究只是少數。即使考不上,也不過是大多數失敗者中的一個,何必那么想不開呢?機會還有。
2.理智地對待環境也許父母和老師加在你身上的壓力很大,也許你周圍的同學都在廢寢忘食地拼命學習,于是你也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有些手忙腳亂起來,這時千萬要放理智一點,時刻提醒自己;別人是別人,自己的事要自己把握。決不看見有的同學5點起床也跟著5點起床,有的同學晚上12點睡覺也跟著晚上12點睡覺,這一點非常重要。請記住,無論是考前還是在考場上,保持自身的心平氣和實在是太重要了。要考出自己的理想水平,就必須做但這一點。當你以一個強者的姿態坦然面對高考時,你會發現,其實考試也并不是那么可怕。
高考好心態的重要性
作一些積極的自我暗示
樹立必勝的信心復習已經進人了最后的沖刺階段,時間緊迫,復習過的知識多了,考生反而會感覺到自己似乎還有這樣那樣的知識沒有掌握好而緊張。這時候應該作一些積極的自我暗示:“我的成績一向是好的,高考一定能成功”。或“我是行的,盡管過去的成績不怎么樣,但高考時一定會正常發揮,取得好成績”。常作一些積極的自我暗示,就能樹立信心,有效地消除對考試的緊張感和恐懼感。
正確對待別人的期望與評價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自己的兒女、學生能考出理想的成績,是家長和老師的普遍心理,而這種心理無形中給學生造成了巨大的壓力。過多考慮自己考好了會怎么樣,考不好又會怎么樣,就會在復習中顧慮重重,考試中患得患失。一旦遇到難題就會擔心自己解答不出來,達不到父母和老師的期望,從而產生焦慮的心理,使得思維因恐慌變得混亂,造成后面容易的題目也做錯了。因此,這段時間學生應該排除一切雜念,不要在乎別人的期望與評價。另外,這階段家長和老師也不要給學生提出任何要求,讓學生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家長也要注意保護、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幫助孩子克服緊張情緒,更不要把自己的緊張、焦慮情緒傳染給孩子,首先家長要有一顆平常心,把戰時當平時,用輕松、鎮靜的情緒去感染孩子。孩子情緒穩定,才能保證正常發揮。
高考前的建議
1.考前不要定目標。
2.考前保證精力集中,全力以赴。
3.考前不要擔心自己的睡眠,失眠很正常。
4.考前如果睡不好,考前喝一杯咖啡、濃茶、巧克力。
5.不要被外面的緊張氛圍所影響。
6.高考就是平常的一次考試而已。
7.高考并不神秘,緊張是自己嚇自己。
8.按照步驟有序填寫。
9.遇到難題穩住心態。
10.遇到熟題分析差異。
11.剛考完之后不要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