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廣東省高考文科綜合歷史部分模擬試題
2017廣東省高考文科綜合歷史部分模擬試題一、選擇題
13.針對皇帝頻繁越國中書省直接向留部官員下達詔令的現象,有朝臣說:“事不出中書,是為亂政。“由此可知,該朝臣( )
A.反對中央集權 B.主張建立內閣 C.主張加強相權 D.反對三省六部制
14.史載:明代江南昆山縣的農家,“麻耬機之事,則男子素習焉,婦人或不如也”,但鄉村婦女“凡耕耘、收獲、桔棉之事,與男子共其勞”。這則材料反映了當時( )
A.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 B.資本主義的萌芽 C.男尊女卑的社會秩序 D.官營手工業的主導地位
15.毛澤東主張用事實反擊敵人的毀謗:“敵人說:‘廣東共產’,我們說:‘請看事實’……敵人說:‘廣州政府勾聯俄國喪權辱國’,我們說:‘請看事實’。敵人說:‘廣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熱民不聊生’。我們說:‘請看事實’。”這些“事實”都發生于
A.辛亥革命時期 B.國民革命時期
C.抗日戰爭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
16.1961年,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的一份報告指出:現在部分干部和農民對集體生產信心不足,以致發展到變相恢復單干,有的地方出現了“父子隊”“兄弟隊”式家庭作業。這則材料作為例證,可用于說明
A.當時土地所有制發生改革 B.農業合作化運動的歷史背景
C.當時國民經濟調整成效顯著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的起源
17.表2反映了中國某時期與各國貿易的情況,據此推出符合史實的結論是
表2 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國家構成(%)
A.抗日戰爭勝利,中蘇貿易激增
B.實行“一邊倒”政策,中美貿易劇減
C.改革開放初見成效,中國對外貿易蓬勃發展
D.不結盟運動興起,中國與發展中國家貿易往來密切
18.《十二銅表法》中說,“以后凡人民會議的所有決定都應具有法律效力”。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 奴隸參與了立法 B 習慣法的內容被擯棄
C 貴族對法律的壟斷被打破 D成文法的規定不能改變
19. 一位哥倫比亞學者在“紀念美洲發現——兩個世界匯合50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上”說,“黃金和白銀的作用只是使兩個大陸之間的距離更加遙遠了”。由此可知( )
A 該學者關注殖民掠奪的后果 B 兩個大陸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 黃金和白銀阻礙了世界市場的形成 D該會議討論的是英國人登陸美洲的意義
20. “這份文獻在當時是極其進步的,對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適用。下一文獻中符合這一評價的是( )
A 《大抗議書 》 B 《權利法案 》
C 1787年美國憲法 D《人權宣言》
21.有文學家宣傳:“我賦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風暴。”他的文學理念屬于
A.浪漫主義 B.現代主義 C.現實主義 D.古典主義
22.發生在1920年蘇俄的現象有
A.私營企業紛紛涌現 B. 國營企業經營自主權擴大
C.政府禁止買賣糧食 D.農民積極參加農業集體化運動
23.一位學者說:“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鈔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黃金兌換標準給了我們這個特權。”賦予“我們這個特權”的是( )
A.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B.馬歇爾計劃
C.《關稅和貿易總協定》 D.《布雷頓森林協定》
24.2014年5月,團與某股權交易中心共同發起設立國內首個“青年大學生創業板”股權眾籌平臺。投資機構出資入股,與創業公司共享收益、共擔風險。截止當年年底,該平臺累計上板項目112項,其中55項與投資公司達成投資意向,融資近5000萬元。該股權眾籌平臺( )
A.創新了公司基本組織形式 B.扶持了大學生創業,改善了產業結構
C.實現了項目與資源的有效對接 D.使投資公司定期獲得穩定的經營收益
2017廣東省高考文科綜合歷史部分模擬試題二、材料題
38、(25分)課程的變化反映了時代的變遷。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世紀后期,神學在西歐學校教育中的統治地位發生變化。一些新的學校特別注重對學生德智體美的教育。古典文學和自然科學課程的地位明顯提高。
------據《外國教育史》
材料二課程設置是學校教育制度(學制)的重要內容,與經學相關的中小學課程設置經歷了如下變化。
據《中國近代學制史料》
(1)材料一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社會思潮?這一思潮出現的歷史背景是什么?(6分)
(2)材料二中“讀經講經課”講授的是那個學派的經典?經學在明清備受尊崇,其原因是什么?(6分)
(3)結合材料二,說明這一時期中國社會的變遷。(13分)(要求:信息的提取準確。調動和運用知識合理,邏輯清晰)。
39、(27分)現代化理論研究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變。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
18-19世紀,一些歐洲的社會學家以西方工業社會為對象,研究從傳統社會到現代社會的發展規律。
二戰后,現代化研究在美國興起并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該理論認為現代化的主要動力來自于內部。內部的障礙是發展中國家發展不順利的根本原因;現代化實際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國化的過程。20世紀是“美國的世紀”。這一理論得到美國政府的重視。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很多學者根據各國的具體情況,探討不同國家走向現代化的模式。20世紀80年代,現代化理論從美國引進中國,不少學者開始將現代化概念和分析框架運用到社會科學研究中。
——據《傳統與變遷——國外現代化及中國現代化問題研究》等
(1)概述18-19世紀西歐經濟、政治發展的主要情況。(8分)
(2)結合材料和當時的國際背景,分析二戰后美國政府為何重視現代化理論?(10分)
(3)為什么現代化理論能夠在20世紀80年代被引進中國?運用這種理論進行歷史研究時要注意什么?(9分)
猜你感興趣:
1.2017高考歷史模擬試卷含答案
2.2017全國大綱卷文綜歷史部分試題卷及答案
3.2017年高考英語模擬題附答案
4.2017江蘇省高考歷史試題及答案
5.2017年江蘇高考歷史模擬試題
6.2015年高考歷史模擬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