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梭倫改革知識點整理
梭倫改革知識點:背景
梭倫改革知識點:措施
(2)確立財產等級制度,打破貴族世襲特權。
(3)完善國家機構,建立“四百人會議”和公民陪審法庭。
(4)鼓勵發展農工商業。
梭倫改革知識點:特點
(1)指導思想:梭倫推崇“中庸”,企圖用妥協的辦法來求得和解。
(2)內容:是對舊生產關系的調整,也對上層建筑進行了一些改革。
(3)性質:奴隸主階級為鞏固自身統治而進行的改革。
(4)評價: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礎;不夠徹底。
梭倫改革知識點:結局
1、根本原因:梭倫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貴族和平民之間的矛盾;
2、主觀原因:梭倫堅持民主信念,不愿建立個人獨裁的僭主統治。
3、結果:梭倫出走,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公元前560年,庇西特拉圖憑借武力建立僭主政治,以獨裁形式保護了梭倫改革的成果,為雅典民主政治的發展掃除了一些障礙。
雅典國家體制的演變:貴族共和制取代君主制
1、王政時代--提修斯立國:公元前8世紀初,提修斯以雅典為中心,建立起中央議事會和各種行政組織,奠定了雅典國家的雛形。這一時期的雅典國家實行王政,實際是以國王為首的貴族國家。
2、貴族共和國:公元前7世紀初,雅典形成貴族共和國,元老院成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擁有最高司法裁判權,執政官掌握各種具體權力。
梭倫改革知識點:影響
(一)積極:
1、奠定雅典民主政治乃至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礎;
2、為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物質基礎和社會基礎:
(1)消滅債務奴隸制,穩定小農經濟,確保雅典公民經濟上的獨立,為雅典民主政治提供物質基礎
(2)促進工商奴隸主階層崛起,鞏固貴族奴隸主、工商奴隸主、平民三足鼎立多元格局,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社會基礎;
3、打擊氏族貴族勢力,完善國家制度,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制度基礎。
(二)局限性:
1、按財產劃分等級限制平民進一步參政,不能滿足平民階級的政治經濟需要。
如:以財產資格確定公民不同的政治權利,沒有充分參政議政的權利;沒有滿足無地少地的下層平民重新分配土地的合理要求;
2、富有者享有更多權利:如舊貴族通過血緣門第世襲占有土地的特權,通過貴族會議享有某些特權;
3、氏族制度殘余仍然存在,未完全改變傳統部落聚居地;
4、中庸原則決定改革不徹底性。
如:改革的目的是消除矛盾,穩定社會秩序,梭倫主要扮演“調停者”的角色, 改革措施都帶有“折中”色彩——貴族勢力依舊存在,貴族與平民的矛盾沒有根本解決。
以上就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高考歷史梭倫改革知識點整理,希望對同學們的高考歷史備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