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高中復習竅門
比如第一個時間段是“歷史開始至公元前221年”,然后把筆記本一分為二,左邊寫中國,右邊寫外國,然后按照時間順序把重要事件列出來,然后補充選修書目中的內容。
做好這些以后,中外歷史比對題就沒什么問題。因為歷史課的課堂學習,容易出現單課知識扎實,體系卻不能融會貫通,這樣把中外對比列出來,就能很好的對比,也能加深我們在學習時的理解。
比如:先秦文化和古希臘文化的比對,西方工業(yè)革命和中國同時期的比對;我們在歷史復習中,應該自己總結和提煉出不同的同時期比對專題,將我們的歷史知識相互聯系起來,建立起脈絡和體系。
不過整理歷史年代表的時候,不要一口氣抄完,而是應該每整理一段,就掌握好一段內容,將這段知識內容和重要事件全都記憶下來,不能敷衍了事。小編給各位推薦公眾號《那年高中》,里面分享了高中各科的學習方法以及提分技巧,更有各科學習資料等實用干貨,可以幫助大家有效提高成績!
2、不同題型不同做題方式
例如做歷史選擇題時,一要定,二要細。試卷發(fā)下來時,先大體瀏覽一遍題目,粗略了解難度,使自己心中有數。做題之前,要對題目考點粗略感知。選擇題的考點是有順序的,即“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
開始做題時,要動手用筆畫出題目中的關鍵詞,這是極為關鍵的破題點。為了增加難度,有一些題目的中心詞或限制詞有意擴充、復雜化,使學生在答題時要繞幾個彎。這時,我們就需要將復雜的題目簡化,可以像做語文一樣,劃出題目的主、謂、賓,依據這些關鍵詞來分析被選項。題目常出現的詞有“┄、特點是、含義是、原因是、變化有、影響有、”等等。
3、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識體系。
形成框架之后,反復記憶課本上的內容,然后通過深入思考,找出不同歷史現象的本質,找出不同歷史現象的共性和個性,總結出一個又一個知識點,例如,封建社會的生產關系的特點。然后,把各個知識點的各個方面的聯系和區(qū)別找起來,例如,找出封建社會的生產關系和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的區(qū)別,并記準記牢。
高中歷史學考必備知識點
必修一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神權與王權的結合;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的國家政治結構;最高執(zhí)政集團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
郡縣制特點和影響:①中央垂直管理地方;②郡縣長官一概由皇帝調動任命,不得世襲。是中央集權制形成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
秦統(tǒng)一的意義:結束了長期的諸侯割據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推動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
行省制意義:便利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對于加強中央集權,特別是調整好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具有重要的意義
內閣制特點:皇帝為加強專制而建立的政治機構,始終沒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終不是中央一級正式的行政機構,其職權范圍始終不明朗,不能正式統(tǒng)率六部百司。
抗日戰(zhàn)爭意義(1)國內意義: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偉大的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是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勝利。中華民族團結一致,共御外敵,洗雪了鴉片戰(zhàn)爭以來的民族恥辱,捍衛(wèi)了民族尊嚴,并為民主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國際意義: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注意有改動,結合教材)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意義是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從法律上宣告了君主專制制度的滅亡和民主共和政體的確立。是近代中國民主化進程的一座豐碑。
辛亥革命意義:是近代中國第一次完全意義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統(tǒng)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沉重打擊了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tǒng)治。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權利。提高了人民參政議政的意識,民主共和觀念逐漸深入人心。(注意有改動,結合教材)
五四運動意義:五四運動是廣大人民群眾直接參與的、毫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標志著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并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為中共成立奠定了基礎。
國民革命意義:中國近代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國民大革命;動搖了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
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意義結束了一百多年來帝國主義奴役中華民族的歷史。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當家做主,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建立起一個統(tǒng)一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民主主義國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方向。極大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一方面有力地推動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另一方面也極大地增強了世界和平力量。
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意義:實現了少數民族自己當家做主的愿望。保證了祖國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促進了民族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
港澳回歸意義:標志著在中國國土上徹底結束了外國列強的占領,開創(chuàng)了香港、澳門和祖國內地共同發(fā)展的新紀元。標志著中國在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為國際社會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歷史遺留問題提供新的范例。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意義:在國際上產生了越來越廣泛的影響,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
重返聯合國意義:是中國外交戰(zhàn)線上的一個重大勝利。中國作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之一,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上海合作組織意義:是當代國際關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實踐,豐富了由中俄始創(chuàng)的以結伴而不結盟為核心的新型國家關系,提供了以大小國家共同倡導、安全先行、互利協作為特征的新型區(qū)域合作模式,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具有重要意義。
梭倫改革:既不遷就貴族,也不偏袒平民。這種中立政策未能徹底化解社會矛盾。但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貴族專權的局面,促進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雅典民主政治的得與失:促成了雅典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高度繁榮。在國家的政治原則、權力組織形式、決策方式和公職選舉、任期等方面開啟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率先建立了較為健全的民主制度,對近代民主政治產生了深刻的積極影響。但就民主范圍而言,公民權利是建立在對廣大奴隸專政基礎上的,眾多婦女、外邦人也被排除在外。就民主性質而言,原始直接民主,適用于小國寡民的城邦。抽簽選舉和輪流坐莊的參政方式,很可能會導致國家權力的濫用和誤用。
美國聯邦憲法的意義和局限: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憲法。體現了“制約與平衡”的原則,任何一項法定權力都受到另兩項權力的制約,避免了絕對權力的出現,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資產階級民主。這部憲法也使中央和地方、大州和小州、南方和北方之間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調和,為美國的長期穩(wěn)定和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沒有廢除南方的奴隸制度;打上了種族歧視的烙印。
美國聯邦制的作用:使美國成為一個真正統(tǒng)一的國家。這既有利于形成全國性的市場,促進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又有利于維護權威和軍隊維護國內的統(tǒng)治秩序,應對外來威脅,鞏固新政權。中央權力加強的同時,各州還保持了一定程度的自治地位,擁有一些州權,既避免了中央集權的弊端,又可以發(fā)揮地方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協調了中央和地方的關系。
資產階級代議制在西方政治發(fā)展中的作用
1、代議制使歐洲啟蒙運動的民主思潮由理論付諸實踐,否定和替代了君主專制。
2、19世紀70年代以后,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不斷擴大政治民主,日益健全代議制度,調節(jié),緩和了社會矛盾,穩(wěn)定了統(tǒng)治秩序。
3、伴隨“西學東漸”,代議制擴展到亞洲及世界其他地區(qū),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三大工人運動意義:打擊了資產階級,顯示了無產階級的力量,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提供階級和實踐基礎;證明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
《共產黨宣言》發(fā)表意義:標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推動國際工人運動蓬勃發(fā)展,形成了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
必修二
古代中國農業(yè)經濟的基本特點:以小農戶個體經營為主的農業(yè)經營方式(小農經濟的基本特點:以家庭為單位,男耕女織、自給自足)
北宋市的發(fā)展:①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②商業(yè)活動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監(jiān)管③草市已經具備完備飲食服務設施
重農抑商政策的消極方面:使社會經濟活力受到了壓抑,阻礙了新的經濟因素和生
產方式的萌芽。
海禁政策的影響:扼殺了對外貿易推動經濟發(fā)展的可能行,也使得中國社會在19世紀以極端保守和封閉的面貌走向近代的世界。
近代民族工業(yè)發(fā)展初步發(fā)展的原因:①甲午戰(zhàn)爭后,列強侵略的加劇,使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②清政府暫時放松對民間設廠的限制③許多愛國人士“設廠自救”“實業(yè)救國”
近代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主要特點①地區(qū)分布不平衡,集中于 沿海 ,內地很少;②部以輕工業(yè)為主,重工業(yè)發(fā)展緩慢,沒有形成獨立完整的工業(yè)體系。③外國資本仍超過民族資本,傳統(tǒng)的經濟形式仍占優(yōu)勢地位④具有鮮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的特點
民族工業(yè)出現短暫春天的原因: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為民族工業(yè)發(fā)展掃清一些障礙②中華民國的成立提高了民族資產階級的政治地位,南京臨時政府頒布發(fā)展實業(yè)的法令。③群眾抵制日貨、提倡國貨運動的推動④一戰(zhàn) 期間,歐洲列強 暫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外國資本主義入侵對中國社會的影響:(1)經濟上:①使自然經濟開始瓦解(破壞了農村家庭手工業(yè)和城市手工業(yè))②使中國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發(fā)展。一部分農產品生產開始受到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影響③商業(yè)、金融業(yè):買辦商人出現,貿易中心由廣州到上海④為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提供了勞動力和商品市場,促進了民族工業(yè)的興起
(2)政治上: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3)思想上:西學東漸,推動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意義: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中國農村經濟體制的一次重大變革,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從根本上改變了農村的經濟形勢和社會面貌。
對外開放格局特點和意義:初步形成了經濟特區(qū)—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qū)—內地這樣一個多層次、有重點、點面結合的對外開放格局。有力地推動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主義現代化建設。
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義:①到2007年,我國已初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一是確立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fā)展的格局。二是初步形成了統(tǒng)一開放的市場體系②到2007年,GDP僅次于美、日,居世界第三位。
高中歷史學習方法
加強訓練,注重總結
歷史學習注重理解和記憶,更注重看待和分析歷史問題的綜合能力的提升,所以通過適當的練習強化對基本史實、概念和觀點的掌握,提高概括、比較、分析問題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在我們的練習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對重點知識、重點內容、重要結論、重要線索、典型題目、解題規(guī)律方法以及小專題的總結和掌握,以及注意對知識的理解和概括,進而得到升華。
高中提高歷史成績的方法
1、深入理解教材
很多學生以為只要背完書,歷史就學完了,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實際上,背書只是學歷史的基礎,而且,只靠背書,考試只能是考合格的層次,要成績再上一個臺階,取得優(yōu)秀的成績,還要學會看書。將課本的內容看深、看廣、看懂,理解課本的內容,并養(yǎng)成邊看書邊思考的好習慣。并且要對老師講課時所說的重難點進行著重理解。
2、做好課堂筆記
筆記記憶法是強化記憶的最佳方法之一。筆記,一份永恒的筆錄,可以克服大腦記憶方面的限制。俗語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因此為了充分理解和消化,必須記筆記。同時做筆記能充分調動耳、眼、手、心等器官協同工作,可以幫助學習。
高中歷史答題技巧有哪些
一、單項選擇題:
1、認真閱讀材料,理解材料的意思和要求。應先審清題干的意思,注意題目中的關鍵詞、限制語;
2、閱讀選擇題的選項,理解選項的意思。
3、先選出錯誤答案。最后保留一個正確答案。因為有的答案也對只是范圍大。或者有的題是最佳選擇。判斷型選擇要先采用“一票否決法”即凡是含有錯誤的選項的題肢均給予否決,降低難度,最后再驗證一下。 4、選擇完成后,把題目和答案連起來讀一讀或想一想,看看選擇的答案是否正確。
5、每個選擇題的答案基本限制在30秒鐘之內。
6、如果出現不會答的選擇題,最后還有時間,或自己非常清楚這個選擇題考察的知識的位置,可以在30秒鐘內查到,可以查書或資料。
7、單項選擇題只能選擇一個答案。
8、選項的序號A、B、C、D一定要寫清楚,決不能連筆,既象B,又象D。
二、材料題 1、快速閱讀材料,理解材料的大意。仔細(一個字一個字的)閱讀問題,理解問題的要求。找出問題中的關鍵詞和答題角度。(每個關鍵詞可能就是一個答題角度)
2、 帶著問題繼續(xù)細讀材料。徹底理解材料的意思。 3、 找出熱點問題與課本知識的結合點,繼續(xù)增加答題的角度。 4、 根據問題所給的分數,確定答案的多少和條數。如1——2分答一條。3——4分答兩條。5——6分答三條。7——8分答四條等。
5、如果你所確定的答案角度多,所答題給的分數又少,你就要選擇最能說明本題內容的答案寫在最前面。或者把幾個方面的答案,融合在一起,(不是機械的堆集)概括性地去作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