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公務員考試申論精選范文
山西公務員考試申論精選范文(一)
淡化“金牌行為” 彰顯大國意識
巴西里約舉辦了世界性體育盛事——第三十一屆奧運會,但從國人的反映來看,本屆奧運會的關注熱度與往屆相比降低不少,無論是對奧運金牌的關注,還是對新聞熱點的關注,好像都沒有像前幾屆奧運會那樣火熱。可見,國人從剛剛參加奧運會情結的追捧,逐漸過度到理性看待;從以前對奧運金牌的追捧,奧運冠軍的追捧,到現在的理性看待和重在參與,均展現出國人的自信和從容,對奧運會宗旨的理解也更為深刻。
淡化金牌行為,體現了國人對中國奧運健兒的寬容和理性。金牌的取得與國家的培養和運動員的辛勤付出休戚相關。任何一個能代表國家在奧運戰場的運動健兒都希望自己能獲得獎牌乃至金牌,以此證明自己多年來的汗水和努力,同時也能為國家爭得榮譽。但本屆奧運會之前,許多國人經常會存在一種錯誤的思維,那就是獲得金牌獲得獎牌就是為國爭光,沒有獲得金牌或獎牌,或者是由于失誤而導致金牌或獎牌丟失,就認為是為國家丟臉。可在現實中,無論是哪個運動員既然不斷的努力,代表國家去參加體育競技,當然是希望能出彩了,所以沒有必要對運動員有過多的苛責,更多的是包容和理解。欣喜的是近年來國人奧運金牌情結的淡化,體現國人從原來的過于看重結果,轉為重在參與的體育競技,真正展現了奧運會的宗旨。
淡化金牌行為,展現了國人對國家強大與富強理解更為實際。一個國家的強大不僅靠得了多少枚奧運金牌和奧運獎牌,而更應該是國家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全方面的發展,但歸根結底應該是人民的幸福,民眾獲得感的提升。其實早在民國時期,梁啟超先生的《中國少年說》就早已呼吁,“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雄于地球,則中國雄于地球。”然而時至今日,國人對強大和富強的理解,仍然僅停留于表面的膚淺。可見,人們對于金牌情結的解脫,正是對國家強大與富強理解的進步。
淡化金牌行為,彰顯國人對國家發展的自信與從容。國家的繁榮富強,當然體現在體育競技上,因為通過體育競技的方式,用獲取的金牌或獎牌的數量能直觀的表現出來;然而如果僅僅提留在幾塊金牌上,其實還是體現了小國意識,畢竟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比拼遠遠不止于體育競技。經過了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無論在經濟發展,還是在政治的影響力,文化的感召力等方面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國人無論是在眼界的開闊性上,還是在心里的自信心上,都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這些都為國人對國家的自信與從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金牌的得與失,固然是重要的,但是理性的對待金牌,恰恰反映的國家和國民的進步,今天的國人,需要從金牌情結中走出來,才能真正彰顯大國意識,展現大過風采,游泳健將孫楊對待競爭對手的無端詆毀,淡然處之的做法,讓我想起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國意識。
山西公務員考試申論精選范文(二)
網絡安全需要“水滴石穿”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網絡安全建設需要久久為功。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不是一次性活動和臨時性任務,到今年已是第三屆。這種經常性制度化的設計,對于持續營造和濃厚活動氛圍,鞏固和保持宣傳效果,培育和形成全社會的網絡安全意識非常重要。
隨著科學技術發展,互聯網已經讓傳播從單向變為多向、從封閉變為公共。以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為代表的動態傳播模式,讓國人更便捷、迅速地接觸到最新資訊,也為推動信息交流、促進文化繁榮、凝聚社會共識提供了全新的渠道和手段。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相輔相成。古往今來,很多技術都是“雙刃劍”。對個人而言,網絡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開放世界,但如果缺乏安全保障,毫無底線的“自由”就會變成“潘多拉魔盒”,最終傷害的是網絡“命運共同體”中的每一個人。
中國一向強調對網絡的法治化治理。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敏銳地洞察到互聯網建設與發展的重要性,網絡安全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擔任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組長,倡導總體國家安全觀,注重頂層設計,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和重大舉措,開拓了國家網絡安全與信息化發展的新局面。
2015年7月1日,我國新的國家安全法表決通過,該法第二十五條明確規定,國家建設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維護國家網絡空間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今年以來,從全國人大會二次審議網絡安全法草案,到中央網信辦等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國家網絡安全標準化工作的若干意見》,網絡安全的“籬笆”越扎越緊。
內因和外因互相支撐才能起到效果。網民作為網絡社會的細胞,他們的素質和行為對網絡社會的運行秩序和發展趨勢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缺乏他們的積極參與,網絡安全就無法取得良好效果。讓公民成為好網民,對于加強網絡空間治理、促進網絡空間清朗尤為重要,這也是網絡安全宣傳周常態化的用意所在。
今天的中國有7億多網民,互聯網的影響已輻射到十三億多人民的工作和生活。隨著網絡的發展,世界正越來越“平”。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無論是立足國家安全還是網民自由,互聯網世界都需要構建一個依法多元共治的現代治理模式。為人們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讓更多人平等享受技術變革帶來的便利,網絡安全只有“進行時”。
山西公務員考試申論精選范文(三)
由體量到質地 從能居到宜居
— —宜居城市要向生活質量型轉變
當城市不只是元夜時的黃昏燈火,形成農耕時代唯有的狂歡。當城市不只是烏煤蒸汽,呈現世紀之前氤氳的景象;當城市不只是鱗次櫛比,彰顯人性和現代的光輝。對于城市的理解一步步加深的過程中,政府和民眾都盼望,新的城市能在沉寂多年的大地之上照亮彼此的生活。但是目前或多或少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當前“城市病”日益突出,帶來資源和環境問題日趨嚴峻,公共服務未能完善,產業引領不夠到位。如此種種的問題,我們必須認識到宜居城市建設要重視生活質量的轉變。
宜居城市體現在資源環境的協調。城市化最初,為了實現快速發展,在技術條件簡陋的情況,依靠資源和規模效應是城市發展起初最為理性的選擇,但是后期轉型是必然的,但是如今很多城市面臨資源枯竭和嚴重污染問題,卻由于動力不足轉型困難。在云南個舊,曾經依靠礦產的城市走向了沒落,大量的下崗工人、無所事事的失業者游蕩在工人村,一名性工作者匆匆照完鏡子,開始了50塊一次的出賣身體的工作,一個城市的衰敗,那些當年為之驕傲的工人村成為最先坍塌的地方,人們的青春賦予一座被掏空的城市,無助中掩映著悲涼,故事的背后必須看到資源型城市必須要經歷轉變。所以城市的建設中,轉型雖然面臨陣痛,但是是必須的,需要充分關照資源和環境的協調。
宜居城市體現在服務設施的完善。城市建設并非只是建高樓圈地盤,里子的建設才是城市宜居的根本,因為每一位市民的生活和生存依靠的不僅是住所,還有與之相伴的教育、醫療、娛樂、交通相關的公共服務和設施。但是在當前城市化飛速發展的進程之中,部分存在只重面子建設的現狀,地下管道往往經不住暴雨的洗禮,城市路面難免充斥擁堵的車流,政府的智慧和民眾的訴求難以上演相遇。這背后無不在拷問宜居城市的本質,無不在說明城市公共服務和設施的健全的重要。因而在城市建設進程之中,科學規劃是關鍵,需要完善地下管網充分留足容量,需要完善道路建設,充分著眼未來。需要在公共服務真正跟上,完善民生方面的服務,方能真正體現宜居。
宜居城市體現在產業發展的引領。城市的出現往往體現的是人的聚集,因而才進一步需要住所,生活衣食住行,于是一個聚居區形成了。之所以要聚集,背后的原始動力是產業,擁有產業民眾才有安身立命的基礎,才能在一個城市留駐并繁衍生息。所以產業引領之于城市,極為重要。在當下,不難看出大量移民城市之中,由于產業的缺乏而百業蕭條。由于在移民安置過程之中,缺乏產業體系構建,或者是產業不合理,比如搞奇石產業,但是沒有考慮市場因素,搞水產養殖卻忽視網箱對于水體的污染,以至于最終居民群體大量出走,市鎮發展乏力。因此,在城市發展過程之中,要避免“興城不行業,見物不見人。”的尷尬局面,真正利用產業引領來形成支柱,實現物質保障上的宜居。
在上海世博會上,一句話至今很多人記憶猶新,“城市,讓或生活更美好”,雖然在城市化的進程之中面臨著種種的問題,整體還是在進步的。我們只要更加積極去解決城市化過程之中的生活質量改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公平的問題,相信一定能夠實現生活質量型城市的轉變,讓城市更宜居、讓生活更美好。
看過“山西公務員考試申論精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