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公務員考試申論參考范文
貴州公務員考試申論參考范文(一)
不容置疑,中國曾長期“靠天吃飯”,即使到今天,我國農業生產的連年豐收,也離不開氣候的風調雨順。霧是由空氣中的水汽凝結而形成的,本身沒有問題,也不是污染,問題是每日向空氣中排放的大量的污染物在不利氣象條件下得不到擴散,從而迅速累積,令空氣中的各項污染物超標,驅散霧霾得“靠天吃飯”的困境仍沒有擺脫。從生態文明建設成為“五位一體”的一環,到“美麗中國”寫入報告,保護環境已成執政黨的執政追求。可以說,干凈的空氣和水,是上下同欲、官民同求。但假如“靠天吃飯”成為政府、企業以及社會公眾環保不作為的“障眼法”,建設美麗中國勢必大打折扣。環保不作為,只“靠天吃飯”,那么城市環境改善不會有實際效果,更不會對污染環境的不法行為形成震懾。
從經濟發展與環保之間的關系來講,如果繼續打著“靠天吃飯”的旗號而不作為,一味地發展經濟,中國的土地、空氣和水將會繼續受到污染,我們這一代人以及后人的生存環境將會更加惡劣。我們如果按照這條道走下去的話,勢必會引發社會政治危機。改革開放三十多年走過的路,基本上是過分強調GDP的增長,而忽略經濟發展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如果說中國的經濟發展創造了某種令世界矚目的成績,那么這種發展付出了很大的環境代價,為此埋單的是我們當代的每個國民乃至我們的后代。
環保不作為的后果無疑是嚴重的,“靠天吃飯”治標不治本,城市大氣環境的改善還需政府、企業和公眾三方的共同努力,充分發揮三者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才能實現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良好互動。政府作為主導,應當通過政策法規加強引導,提高對霧霾事件的處置能力和效率;企業作為推進環保的有力支持,需加強對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培養社會責任意識;公眾也應提升個人環保素質,積極主動參與到環保進程中。只有“三駕馬車”并駕齊驅,才能使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不只是“紙上談兵”,而是真正落到實處,真正惠及公眾和企業,惠及社會和國家。
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寫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復哀后人也。”霧霾天氣人人都是受害者,建設美麗中國人人都是受益者,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因此,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推動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建設天藍、地綠、山明、水凈的美麗中國絕不能“靠天吃飯”。
貴州公務員考試申論參考范文(二)
職業教育也需“茁壯成長”
今年5月8日,國務院公布了《中國制造2025》,這被譽為中國版的“工業4.0”規劃,為我國邁入制造強國指明了方向,明確了行動綱領。無獨有偶,兩天后,5月10日,首屆“職業教育活動周”在北京舉行全國啟動儀式,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是發揮我國巨大人力優勢,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戰略之舉。”這兩件事看似沒有緊密的聯系,但是筆者認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高素質產業工人,是實現《中國制造 2025》的關鍵一環。
多年來,相比傳統的學歷教育,職業教育在我國受重視的程度普遍不高。究其原因,還是在很多人看來,職業教育比學歷教育“矮上一截”,培養出來的人才 “低人一等”。經過職業教育培養的學生,一般從事的是具體的、一線的技術和服務工作,“藍領”居多,和令人羨慕的“白領”關系不大。雖然“咱們工人有力量”的歌聲傳唱多年,但在當今社會,又有多少人心甘情愿地去當工人呢?如果不是成績的原因或者客觀條件限制,又有多少家長愿意送自己的孩子去上職業教育的學校呢?
問題來了。我們的國家需要人才,但是需要大家都去成為“白領”嗎?需要人人都是大學畢業嗎?人才的隊伍應該形成合理梯次,而不是所有人都“削尖腦袋” 一味地“往上爬”,這不僅不符合實際和中國特色,而且是巨大的人才資源浪費。現在就業市場有個矛盾引人關注,一方面很多企業有“用工荒”,另一方面很多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顯然,這是因為出現了人才梯次的斷層。
大學擴招、研究生擴招的初衷是好的,讓更多學生接受高等教育,提高國民整體素質。但是,如今的大學規模和在校大學生人數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學歷教育“出路”問題顯現。可以考慮適當地控制學歷教育規模,而把更多的經費、師資投向職業教育。
市場需求是最好的檢驗。既然需要大量的高素質產業工人,那就應該引導更多的學生針對自身特點,擯棄“學歷至上”的觀點。只有職業教育“茁壯成長”了,我國的人才結構才會更趨于合理,每個學生在走出校門之時,才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
貴州公務員考試申論參考范文(三)
讀書·為人·做官
周恩來青少年時代立下了誓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書使人明智、知恥、通理,曉為人之禮儀,察執政之得失。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大量的社會矛盾逐漸凸顯,機關的工作事物日益復雜,對公務員的知識素質和工作能力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作為公務人員要做到勤讀書,廉為人、做好官,我們黨的生命之樹才會常青。
作為一名公務人員,要勤讀書。學習對我們來說如吃飯、休息一樣必須和必要,這個平凡過程,實際上是人的心靈和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合,我們一定要學會充分享受這一美妙過程,在讀書學習的態度方法上下功夫,學真知、求灼見。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作為一名公務人員,為人要廉。公務員崗位和任何一個平凡的崗位一樣,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是為人民服務的,因此,我們要學會低調做人,不能與社會上的大富大貴相比較,而是要到群眾中去,體會群眾的疾苦,為百姓排憂解難。時刻以他們為鏡子,反省自身行為,保持一身正氣,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作為一名公務人員,要做好官。自古以來,人們就把“做官先做人”看作是從政為官的美德。領導干部必須做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自覺實踐者,切實加強思想道德修養,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注意防微杜漸,拒絕燈紅酒綠,堅持擇善而交,堅決抵御腐朽沒落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蝕,自覺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積極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和生活作風,以高尚追求樹立良好形象。
溫曾說過:讀書關系一個人的精神和修養,關系到民族的前途,關系到一個國家的興旺發達。這說明了讀書對于個人、民族和國家的重要關系。書為魂,人貴心,官如水,文官不愛財,武將不惜死。何患天下不太平!
看過“貴州公務員考試申論參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