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申論寫作技巧
公務員考試申論寫作技巧:黃金思路
文章的結構可以千變萬化,但也有一定之規。在申論考場作文中,建議考生使用簡單結構,從提出觀點、分析觀點、得出結論三個部分來寫文章。
開頭部分:開門見山,用簡潔流暢的語言闡述文章題目的關鍵詞,引出總論點。
分析部分:分成三至六段。完成三個部分的論述。第一,說明觀點背景。闡述現實成績及論證觀點的重要性;第二,闡述觀點目前問題,通過論述其危害闡述觀點的必要性;第三,剖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引申思考,探討如何解決問題的思路。
結尾部分:得出結論,落實觀點。重申總論點,闡述總論點實施后的深遠影響。
當然在每個部分如何去規劃、如何分段和內容分配仍然是具有靈活性的,能做到規范性和靈活性的統一。
三、充實內容
當文章的立意和結構都確定好以后,最終文章的成型就差內容的充實了,而內容的充實也是許多考生頭疼的問題,因此這里介紹幾種常用的內容寫作方法。
1、理論法:議論文應該主要以議論和分析為主,因此理論證明必不可少。常見的理論證明方式包括了原因分析、影響分析、政策分析、名言分析等方式,考生可以根據自身寫作的主題和論點選擇自己較為熟練的分析方法。
2、例證法:相對于理論分析而言,例證法更加適合基礎功底較為薄弱的考生,且較容易上手,如果運用得好也能體現出聯系實際的能力,符合考試要求。常見的例證可用的事例包括社會熱點、自身經歷、名人故事等,考生也需要結合不同的使用范圍進行靈活選擇,只要合理即可。
寫作能力并非一兩天就可以提高,希望廣大考生能結合以上技巧,再通過大量訓練來培養自己的寫作素養,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公務員考試申論寫作技巧:先審題后擬標題
(一)以A為題、為標題
此種情況不必再自擬標題,可直接以給定的題目展開文章寫作。例如國考2013年副省作文以“歲月失語,惟石能言”為題,那么文章標題就可直接以此為題。不過如果給定的標題模棱兩可,稍顯空洞,如比喻式的標題,那么考生也可以將給定的標題作為主標題,再結合材料背景自擬一個副標題對主標題進行進一步的解釋說明。如“歲月失語,惟石能言”的“石”就含有比喻義,如果不結合材料,光看標題是看不出文章的寫作對象是什么的,標題會稍顯空洞,此時結合材料背景就可以添加“——保護文化遺產 延續歷史血脈”作為文章的副標題。
(二)以A為話題、主題、論題
國家認為,話題、主題、論題在命題上其實沒有實質性區別,都是給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者說是寫作對象或角度。但是話題、主題、論題都不能直接拿來做標題,標題只能與他們相近但是不能相同。例如2011年國考副省級作文以“弘揚黃河精神”為主題,就不能直接把其作為標題來寫作,這個主題其實只是文章的寫作對象,需要在此基礎上加上觀點,這樣就可以構成一個規范的符合題意的標題了,如“大力弘揚黃河精神,實現黃河健康發展”。
(三)以A為副標題
以A為副標題,那就必須讓A出現在副標題中,而且必須給它添加一個主標題。這個主標題可以選取與寫作對象相關的名言警句,也可以去題干或者材料中找理論性材料(、學者、領導人講話)中與主題相關的高檔詞匯。例如四川省2014年9.27日省考申論作文以“——對垃圾難題的思考”為副標題,那么如果加入描述美好生態環境的詩句或領導人講話等如“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青山常在,綠水長流”作為主標題也未嘗不可。當然,出國留學網認為廣大考生也可根據題干中給定的理論材料提煉高檔詞匯,如此題題干“給定資料中提到,黨的提出‘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內容屬于理論政策,這句話在強調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所以主標題也可以是“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構建和諧美麗中國”。
(四)以A——B為題
標題分為兩截,中間用破折號隔開,這種情況是明確給定主標題、副標題的,所以此時不能再另起爐灶,自行擬寫其他主標題或者副標題。例如四川省2012年下半年省考申論作文“請結合給定資料和社會生活實際,以《認真負責應該成為工作的底線——學習“最牛校長”有感》為題,寫一篇議論文”,那么此篇申論文章的主標題應是認真負責應該成為工作的底線,副標題應是學習“最牛校長”有感。
公務員考試申論寫作技巧:申論開頭寫法
開頭一: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干部大多剛剛走出校園的象牙塔,或是正值青春年華,投身基層的那一刻,就決定了將青春和夢想將牢牢系在一起,踏上征途的那一刻,滿載青春智慧和青春華章的“基層圓舞曲”已開始奏響。從某個角度講,踏上基層之路的時刻,正是青春滋味閃耀的瞬間。
開頭二:
好干部不會自然而然產生。在血雨腥風的革命戰爭年代、篳路藍縷的創業建設時期,優秀干部是大浪淘沙、百戰砥礪,一步步成長成熟起來的。如今身處和平時代,廣大黨員干部的成長同樣要注重實踐磨煉,知民情、接地氣。只有在基層這個改革發展的主戰場、維護穩定的第一線、服務群眾的最前沿沉下心來,經過一番實干、苦干,才可能鍛煉出真本領、積累出真經驗,關鍵時刻才能站得出來、危急關頭才能豁得出去。
開頭三:
青春,堪稱青年最寶貴的資本。青年如同新鮮的血液、新生的細胞,其能力和影響往往超出預期。在中國,一個大學生村官扎根基層三年,就有可能讓整個村子的面貌發生改變。因為年輕,犯錯的成本相對較低,總能找到改變自己、超越自我的時間與空間;因為年輕,可能性的空間總是敞開,常會迸發化腐朽為神奇的強大力量。但也應看到,現實中有不少年輕人,滿懷夢想,但缺乏實現夢想的能力;渴望成功,卻沒有披荊斬棘的勇氣。還有些年輕人嘴上滿不在乎,內心卻敏感脆弱;臉上寫滿世故,胸中遍布秋意。奮斗的青春最可貴,唯有不畏艱難、砥礪前行,用行動成就理想,才能迎來人生之春、人生之華,最終成為“人生之王”。
開頭四: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從古至今,成大事者都要有宏偉的人生目標。青年干部既然自愿選擇到基層一線接受鍛煉,積極接受組織挑選,光榮地成為一名基層工作人員,體現了自己的抱人生負和追求。那就不能辜負組織的期待,要以遠大的情懷、寬廣的胸襟,堅持“立志做大事、不立志做大官”的信仰,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為基層建設添磚加瓦。
開頭五:
“勿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于卒伍”,同志非常重視從基層一線培養選拔干部,他自己的親身經歷也證明了,從一線和基層做起,才能更接地氣、通民聲、懂國情。
看完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