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
天津市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一
長期以來,部分黨員干部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等“四風”問題,這些弊端腐蝕了黨員的黨性宗旨,割裂了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侵害了廣大公民的合法權益。它們猶如中國健康軀體上的病毒,如不對癥下藥、直達病灶,黨組織就會腐爛,黨就會走進歷史和現實的死胡同。因此,我們要堅決轉變工作作風,塑造“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黨性標桿。
堅決轉變作風,領導干部率先垂范是出發點。羊群行動靠頭羊,作風轉變靠干部。領導干部就是轉變工作作風的領頭羊,他們的言行舉止能帶動工作人員令行禁止、能引領人民群眾所思所想、能營造經濟社會良好風氣。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確立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宗旨作風,贏了歷史和人民的擁護和支持;以鄧小平為代表的第二代黨中央,始終以“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的態度和信念,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今天,強調反“四風”,實施“八項規定、六項禁令”,真正把作風建設落到實處,為黨的執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堅決轉變作風,深入貫徹群眾路線是切入點。堅持走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不斷總結歷史經驗的需然要求,是不斷深化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論斷,是不斷應對化解國際國內風險挑戰的根本保證。轉變作風就是要牢牢牽住群眾路線這個牛鼻子,才能出實招、見實效、得實惠。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實施一年多來,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腳上沾滿泥土、心中裝滿百姓,解民生之憂、謀民生之利,把黨的服務理念、惠民政策深入到最廣大人民群眾中去,為人民群眾交出了一份滿意的作風考卷。
堅決轉變作風,注重惠民改善民生是落腳點。指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币舱f:“要以人民群眾改善民生的呼聲倒逼改革。”正是在這種思想的引領下,我們簡政放權,從中央到地方簡化辦事流程、縮減審批事項達上千項,激活了廣大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感召下,我們擺脫“官本位”、“官老爺”的弊病陋習,不斷解除上學難、看病難、就業難、住房難、養老難等一系列民生問題……這些看的見的作風轉變,就像旭日暖陽照進每個人的生活,讓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如果說我們部分領導干部作風是“雄關漫道真如鐵”,那么今天的作風建設就是“人間正道是滄?!薄W黠L問題不是涉及一人一地的小問題,是關乎黨群關系、干群關系的大問題,更是關乎國家發展、民族危亡的大課題。我們要攻堅克難、久久為功;善始善終、善做善成;洗洗澡、照鏡子、正衣冠,讓作風轉變直道加速、蔚然成風,不辜負歷史和人民的重托。
天津市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二
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需須堅持正確的方法
過去,西方國家的一些學者和政要出于意識形態斗爭的需要,經常攻擊和批評我國的制度體系。但是,我國30多年改革開放取得的輝煌成就證明,我國的國家 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總體上是好的,有獨特優勢,適應我國國情和發展要求。我國國家治理的成功實踐至少證明了三點:一是西方有些人低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韌性、活力和潛能,所謂“中國崩潰論”是站不住腳的;二是中國走出了一條不同于西方國家的成功發展道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不同于西方國家的制度體系;三是治理一個國家、推動一個國家實現現代化,并不只有西方一種模式,各國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
當代中國的國家治理體系是馬克思主義國家治理理論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既立足中國國情、又善于借鑒國外先進治理經驗的結果。面向未來,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要求相比,同當今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相比,同實現國家長治久安和全面現代化面臨的艱巨任務相比,我國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還有許多不足,我們的制度還沒有達到成熟定型的要求。因此,我們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以正確的方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將制度建設貫穿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始終。制度建設是具有戰略性、全局性、長遠性的重大問題。我們要按照同志的要求,堅持以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堅持和完善現有制度,從實際出發,及時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同時要明確,我們今天的國家治理體系,是在我國歷史文化傳承、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演進的結果。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應學習和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但不能照搬其他國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而要從我國的現實條件出發創造性推進。我國國家治理體系需要改進和完善,但怎么改進、怎么完善,我們要有主張、有定力,一切要有利于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加強頂層設計,從戰略上謀劃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國家治理體系是一個制度系統,需須從總體上考慮和規劃各個領域的改革方案,從中央層面加強對治理體制改革的領導和指導,防止出現碎片化、短期行為、政出多門以及部門主義和地方主義。要解放思想,敢于沖破傳統觀念束縛,加強戰略研究,大膽進行理論創新,從 戰略上謀劃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分階段制定路線圖和任務表,在國家行政制度、決策制度、司法制度、預算制度、監督制度等重要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堅決維護制度的剛性約束力,著力提高國家治理能力。要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防止規章制度成為“稻草人”。堅決維護制度的剛性約束力,堅持制度面 前人人平等,執行制度沒有例外,杜絕“破窗效應”。要適應國家治理現代化總進程,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提高國家機構履職能力,提高政府行政能力。著力提高人民群眾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經濟社會文化事務、自身事務的能力,不斷提高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有效治理國家的能力。
學習和借鑒發達國家的國家治理經驗,實現治理經驗的中國化、本土化。同志指出,“任何科學理論和制度,需須本土化才能真正起到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建立現代國家治理體系方面的許多進步和成就得益于將國外先進經驗中國化。例如,政策制定過程中的“聽證制度”、公共服務中的“一站式服務”、 責任政府建設中的“政府問責”制度等,都是從西方發達國家引入并結合我國實際加以運用的。今后,在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過程中,應繼續發揚“拿來主義”,使 國外好的治理經驗為我所用。
應當看到,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經過長期艱苦的努力。黨的以來,我國國家治理現代化加快推進。我們相信,在我們黨的堅強領導下,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發展,隨著我國制度建設不斷推進,我們的制度需將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定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需將進一 步顯現,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將越來越高。
天津市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三
受得委屈,可養格局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去年這封被稱為“史上最具情懷”的辭職信,在不少人心中泛起漣漪。身邊不時有年輕人,甚至剛剛工作不久,也貿然來個 “華麗轉身”——辭職走人。然而,當我們拿起現實的放大鏡,去仔細觀察那些具體的“離去”,就會發現不少年輕人的離職,只因受不了一時的小委屈,理想與情懷只是被作為逃避的華美掩飾罷了。
的確,面對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委屈,有的人選擇的不是面對,而是逃避。問題是,世上還有不受一丁點委屈的人生嗎?還有一生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生活嗎?設若每受委屈而躲避,則人生將無處可逃。在一定意義上說,受不得委屈,也就難有“詩和遠方”。
人生的炫彩少不了委屈的糾纏。在文學寫作中有一種說法叫“古老的敵意”,意指作家如果一生境遇太順,沉湎于安逸生活,那么,他將很難創作出真正傳世的 偉大作品。正如寫就《紅樓夢》的曹雪芹,陷于困頓淪落之間,依然堅持“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最終貢獻出這樣一部皇皇巨著。可以說,正是生前“生于繁華, 終于淪落”的莫大困境和委屈,最終成就了他流芳百世的身后之名。
對于普通人來說,雖不會遭遇曹翁那種盛衰逆轉式的極端命運,但日常生活從來就是制造各種委屈的高手,它所能提供的委屈品目繁雜、款式眾多:比如努力被否定,辛苦得不到認可,隱忍之后換不來理解,一片真心不被接納,默默付出沒有成果……并且生活對之一律解釋欠奉。在一定意義上說,面對委屈,選擇什么樣的態度,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有的人容得下委屈而成其大,蓋因其胸懷襟度得以被委屈撐大;有的人受不得委屈而處其微,實因格局不夠而被委屈撐破。
作家海明威寫道:“一個人生來并不是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人生在世,確然需要這么一點精氣神。面對委屈、挫折、困境,不是 選擇逃避,而是以勇敢與微笑去面對;不是選擇認命與沉淪,而是不屈沉著以進取。換言之,既然委屈是人生旅途上如影隨形的種種難關,唯有認認真真去過好每一關,我們才能脫胎換骨,不斷抵達自由的境界。相反,在生活的此處過不了這一關,就別想在生活的別處能過好這一關。
一定程度上,面對委屈的姿態,就是一個人行走世界的基本步態;對委屈的消化能力,決定了一個人“看世界”的襟度。100多年前,曾國藩求學衡陽,同舍 一名楊姓同窗,家中有權有勢,讀書時就對他百般刁難。曾中舉后,他更是大發雷霆,責難曾的書案搶了他的好風水。當大家紛紛為曾不平時,曾卻勸解眾人,不要為這點小事再與之爭論??梢哉f,只有吞得下生活的小委屈,才能吐得出人生的大格局。
作家史鐵生曾言:“此岸永遠是殘缺的,否則彼岸就要坍塌?!闭乾F實世界的不完美,呼喚著我們用人性的完美去鑄就彼岸的殿堂。世界有多大,看你受得住多少委屈;人生有多精彩,看你有多大格局。
看過“天津市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