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
山西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一
國有常法 雖危不亂
——推進依法行政 構建法治政府
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國家,首先是法治的國家;一個自由平等公正的社會,首先是法治的社會;一個誠信友善愛民的政府,首先是法治的政府??梢姡婪ㄊ抢韲馈⒑椭C之本、執政之魂。然而,當下許多政府在執政中卻無視黨紀國法,暴力拆遷、釣魚執法等戲碼依然在各地輪番上陣。這不僅與依法治國的執政理念相悖離,也會傷及群眾利益,導致干群關系緊張,使政府陷入塔西陀陷阱。故此,著力推進依法行政,方能為法治中國夢的實現添油助力。
加強法治教育,讓掌權者公權向善。部分行政單位對依法行政存在模糊的、甚至錯誤的認識和作法。有的輕視法律手段重個別處理,輕制度管理重協調解決,遇到問題拍腦袋,決策問題拍胸脯,出了問題拍屁股,導致決策失誤無人負責或者推脫推諉時有發生;有的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制定政策、部署工作脫離實際,導致依法行政缺乏具體實際的內容。沒有教育就沒有思想的轉變,沒有思想的轉變就沒有行為的改善。因此,要加強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宣傳教育,促使轉變思想觀念,牢固樹立法律權威至上、法律大于權力、權力服從法律的觀念。同時,要做好普法活動,變過去的“靜態”普法為“動態”普法,雙向互動、有來有往,注重趣味性和實用性,使群眾擁有法治精神,改善社會的法治文化氛圍。唯有此,才能正真使公權向善。
強化法治監督,讓觸法者無所遁形。首先,切實加強行政執法機關的內部監督制約。加強上級政府部門對下級政府部門的執法情況進行監督;進一步加強監察機關和審計機關的監督力度;嚴格執行執法責任制和錯案責任追究制。其次,充分發揮地方人大及其會的監督作用。地方人大及其會要切實行使憲法、法律賦予的監督職權,采取各種有效的措施,強化執法監督力度,促進依法行政。輿論監督是一項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和措施。最后,應強化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新聞媒體是黨和人民的喉舌,新聞單位行使監督權就是行使人民民主權利的具體體現,理應受到法律的保護和全社會的支持。要加強行政執法監督,社會新聞媒體要敢于曝光,充分發揮輿論監督的特殊作用。學會在約束中工作,習慣在監督下干事,我們擺脫的是名韁利鎖的束縛,贏得的是有理想更自由的人生。
轉變政府職能,以權力瘦身為依法行政強身。同志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處理黨內腐敗問題。以一推十,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調整政府職能也須有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要打破公權濫用的習慣定式,對違法行政零容忍,則須推進職權法定化,推行權力清單,“法無授權不可為”;明確責任清單,“法定職責必須為”;建立負面清單,“法無禁止皆可為”,嚴格界定政府權力邊界,拓寬市場創新空間。在前進途中,要勇于直面問題和挑戰,安不忘危,治不忘亂,不辱使命,不負重托,不忘本來,善做善成,善始善終。
弘揚法治精神,推進依法執政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的不二法則。在依法治國的滾滾洪流中,只要堅定的握緊依法行政這一方向盤,定能在中國奇跡的歷史年輪中書寫下傳奇,為實現法治中國夢提供有力保障,讓法治文明清風吹遍中國大地。
山西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二
陽光讓政治更透明
政治透明是一個政府、一個國家現代化政治文明的重要標志。一個透明的政治體系,可以使民眾更好地了解和參與其中,保證社會更好地運行,經濟更快地發展,人民更幸福地生活。我國雖然一直在致力于推行政治透明,但仍有公開內容難理解、思想觀念難轉變、群眾媒體難監督的情況出現。這既會侵害公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也無法保證政府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為此,我們應努力改進,建設透明政治體系,將政治置于陽光下,使其不再神秘。
完善行政公開的內容,從源頭上保證政治的透明度。我國在實行行政公開的過程中,由于制定公開的內容不科學,導致從源頭上無法保證政治的透明度。如我國預算體系中屢屢發生編制粗糙、信息缺乏、科目編制不科學、一些敏感信息不公開的問題,直接影響了預算的監督和檢查。人民雖然“看得到”,但是卻“看不懂”,這樣直接違背了預算公開的初衷,公眾的參與監督更無從談起。因此,為了更好地實現行政公開,保障人民參與監督,我們應該在源頭上做好工作。無論是預算公開、政務公開還是財政公開,乃至是官員的財產公開,我們都應努力做到信息細致、科學、準確,流程成熟,體系完整。
加快干部思想觀念的轉變,縮小行政公開的內部阻力。在我國政府中,尤其是地方政府,行政公開的力度還是不夠大。很多時候行政公開并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政治決心問題。透明的政治,徹底的公開會使官員個人利益受損,無法保持政治的“神秘感”,甚至有些腐敗問題也會因此而暴露。因此,許多官員沒有勇氣,甚至不敢全面公開。作為人民公仆,政府官員要把群眾的利益看得重些,重些,再重些;把個人的得失看得輕些,輕些,再輕些。我們應加強對領導干部的思想教育,以此促使他們轉變觀念,同時,對于主動公開個人財產的政府官員予以表彰,以此為政府行政公開掃清道路,讓政治成長在陽光下。
加大群眾及媒體的監督作用,從外部保證民主政治的順利開展。鄧小平針對群眾監督說過:“要有群眾監督制度,如果黨和政府不受監督,就一定要脫離群眾,犯大錯誤。”媒體以及民眾由于渠道不順暢,看不懂公開的內容等問題,導致民眾參與政治的熱情度不夠,監督力度也不足。有些地方政務公開,卻招致冷漠的反饋,發揮不了其應有的作用。我們應該加大媒體的宣傳力度,利用好媒體這個媒介,將要公開的內容用民眾易懂的方式發布在人口聚集的地方。這樣,人民有更多的機會接觸、了解,也就能夠有機會積極參與。同時,人民也可以利用好媒體這個渠道將信息反饋回去,充分發揮好媒體的橋梁作用。
指出,政府要向群眾“說真話、交實底”,政府陽光運行的地方多了,腐敗也就少了藏身之地。陽光讓政治更透明,只有共同參與,不斷監督,才能有效地遏制腐敗,不斷增加行政的透明度。使行政透明具備了現代政治文明的意義,才能切實讓人民當家作主,成為政治透明的受益者。
山西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三
讓和諧社會永沐公平正義的陽光
公平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應有之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進步的標志,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征和關鍵環節。我國目前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又是矛盾多發期,社會生活的某些領域還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公現象,如收入差距過大、城鄉差距、就業歧視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和諧。因此,要切實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社會公平,歸根結底就是把發展的成果惠及全民。“足寒傷心,民寒傷國。”公平作為一種社會理想和原則,反映了人們對現實社會權利關系的道義追求,它是圍繞尊重和實現每個人的生存和發展權利而形成的一個多維的社會范疇,主要包括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和分配公平。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踐中應著力構筑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保障體系,使公平正義具體體現在人們從事各項活動的起點、過程和結果之中,使全體社會成員公平地享受到社會發展的果實,和諧社會方可實現。
實現社會公平,要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健全公共財政制度。健全公共財政體制,調整財政收支結構,把更多財政資金投向公共服務領域。完善財政獎勵補助政策,健全省以下財政管理體制,著力解決縣鄉財政困難,增強基層政府提供公共服務能力。逐步擴大國家財政投資規模,不斷增強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能力。
實現社會公平,要深化收入分配體制改革,不斷完善分配制度。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需要通過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把社會成員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合適的范圍內,避免收入差距的過分擴大。應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此外,還應重視第三次分配,倡導先富幫后富,鼓勵發展社會公益和慈善事業。
實現社會公平,要完善政治、社會、文化、教育等各項民生制度。制度具有長期性、規范性,因此,各項制度的公正合理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保證。社會公平正義的內容絕不只是合理的財富分配,還包括切實保障公民的政治權利、社會地位、文化教育、司法公正、社會救助、公共服務和社會福利等。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需要進一步完善教育、文化、醫療、就業、福利、法律等各種制度。
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升級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要按照報告提出的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要求,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充分調動人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如此,和諧社會的大好局面指日可待!
看過“山西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