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公務員申論范文精選
山東公務員申論范文一
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人民群眾對公共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對各級政府擴大公共服務,加強社會管理,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與此同時,我們公務員隊伍中還存在一些宗旨意識和責任意識缺失、群眾觀念不強的問題,這嚴重損害了政府公信力及黨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強化公務員責任意識,全力打造責任型政府,為人民群眾提供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服務,成為當前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
強化公務員責任意識是踐行黨的宗旨的具體體現。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當前有些政府機關和公務人員為了追求政績,而忽視群眾利益,為群眾辦事漫不經心或者漠然置之。這不僅違反了黨的宗旨,還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在人們心中的形象。長此以往,將危及黨的執政之基,因此,今后工作中必須強化公務員責任意識,全力打造責任型政府。
強化公務員責任意識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由此引發的突發性事件也隨之增加,如“甕安事件”等。這些突發性事件的發生嚴重影響了社會秩序,不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因此,在當前社會處于轉型期的關鍵階段,各級政府和公務人員務必樹立責任意識,從和諧社會建設的大局出發,處理好各種新情況、新問題。
強化公務員責任意識,全力打造責任型政府。一方面,要加強對公務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倫理教育,特別是要堅持不懈地抓好對公務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通過思想教育培育其自律意識;另一方面,要以法律制度為準繩,依照《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定》中的問責程序及方式,對公務員推諉扯皮、漫不經心、回避矛盾等缺乏責任意識的行為嚴肅處理,加強他律約束。
劉易斯曾說:“盡管責任有時使人厭煩,但不履行責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廢物?!眰€人生活是如此,公務員的責任更具有重要意義,它事關一個國家的穩定與發展。各級政府和公務人員只有樹立和強化責任意識,建設責任型政府,才能更好地處理好社會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從而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早日實現。
山東公務員申論范文二
論“網絡反腐”
近來,“網絡反腐”一詞成為社會熱點?!熬W絡反腐”頻頻使官員落馬,劉鐵男、雷政富、楊達才等公職人員相繼因網絡舉報和曝光被立案調查或被免職。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人人參與的“網絡反腐”已經成為令貪官聞風喪膽的“利器”?!熬W絡反腐”力量不可小覷,但在其高漲的勢頭背后也折射出正規反腐制度的缺失。
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網絡的開放性、公開性和透明性使其形成一個人人可以參與的扁平化的輿論場,以聲勢浩大的“圍觀”倒逼問題官員被查。但我們也應看到,“網絡反腐”所提供的往往是“蛛絲馬跡”,而反腐敗取得成效的關鍵,仍在于權威部門及時介入、調查處理。同時,網絡的虛擬性也易產生一些不實信息,造成“誤傷”,給當事人帶來很大傷害。因此,有關部門亟須健全反腐制度,規范網絡舉報反腐。
“網絡反腐”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及工作機制。作為一種新興的反腐倡廉手段,“網絡反腐”必須在法律制度層面上進行完善。立法機關應及時制定和完善關于網絡監督、網絡舉報人安全和網絡管理等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使“網絡反腐”做到有法可依。只有加強“網絡反腐”的法律制度建設才能使其成為反腐倡廉的重要渠道。另外,還需建立對網絡輿論的快速反應機制,形成系統的處理“網絡反腐”信息的工作流程和制度,同時對相關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嚴格培訓,建立一支政治立場堅定、政策理論水平高、專業技術強的“網絡反腐”隊伍。
“網絡反腐”需引導規范網民的舉報素質。隨著互聯網的日益發達,我國網民群體也越發壯大,但由于受教育程度不同,知識水平、認知程度都參差不齊。為進一步加強“網絡反腐”的作用,減少誹謗、污蔑、盲目跟風等現象的發生,就要加強廣大網民的道德和法律意識教育,引導廣大網民逐漸成長為有理性、有認知能力、有責任感的反腐“新戰士”。只有網民在法律和道德的約束范圍內正確行使網絡言論自由的權力,才能建立一個良性發展的“網絡反腐”環境。
“網絡反腐”還需進一步與反腐制度相銜接。溫家寶同志曾言要“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網絡只是反映社情民意的一個重要窗口,只有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健全反腐敗法律體系,與制度化相銜接,推進權力運行公開化、規范化,才能確保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才能促進“網絡反腐”持續健康發展。
“網絡反腐”是對傳統反腐手段的補充和完善,是民眾參政的重要手段,是反腐敗斗爭的重要信息源。但歸根結底,網絡并不是反腐的根本之道,曇花一現的“網絡狂歡”亟須制度反腐的跟進。只有建立、完善暢通而透明的反腐渠道,才能打破腐敗的溫床。
山東公務員申論范文三
打造清朗網絡空間 建設和諧網絡文化
方今之時,蓬勃發展的網絡,作為繼報紙、廣播、電視之后異軍突起的“第四媒體”,越來越深地嵌入人們的日常起居。單刃為刀,雙刃為劍:網絡在展現出色彩斑斕的思想圖景和輿論生態,時而陽光燦爛,時而電閃雷鳴,不禁讓人心生“最好”與“最壞”交雜的“狄更斯之嘆”。
在“大互聯時代”的汪洋大海:“微公益”將眾多素不相識的人聚在一起,共同為生活中的弱者盡心盡力;“網絡水軍”卻為了蠅頭小利造謠生事、眾口鑠金?!岸拱辍薄肮麣ぁ币詡鞑ブR為己任,熱心為網友解疑釋惑;“網絡黃牛”卻趁火打劫唯利是圖,專找不會搶票的菜鳥下手……在超越時空的信息傳遞、符號表達、情感溝通、利益碰撞背后,網絡文化建設應包含對責任擔當的培養,更應側重集體價值的形塑。正因如此,著力打造清朗網絡空間,大力建設和諧網絡文化旨歸在人民,來路明確,去路鮮明。
打造清朗網絡空間,建設和諧網絡文化需責任擔當、明辨洞察。從古老的驛道到縱橫的鐵軌,每條路上都有自己的行車規則。聚集著如此巨大人群的網絡高速路,在改變我們生活的同時,也引發我們深思:“人肉搜索”引發的悲劇讓人不寒而栗,對受害者理應哀婉痛惜,難道對于泄露她人隱私的當事人難道不應反躬自省?網絡謠言仍然重復著“三人成虎”的故事,“扣帽子”“打棍子”仍然影響著網絡討論的秩序。在網絡空間搭建的言論廣場上,有表達就有責任,有自由就有擔當,在凌空蹈虛的網絡平臺上,既強調發言的權利、說話的個性,也強調受眾的睿智辨別、明察秋毫,才能有一個清朗的網絡空間。
打造清朗網絡空間,建設和諧網絡文化需集體價值、固本培元。近水識水性,近山識鳥音。面對泥沙俱下的網絡文化洪流,尤其需要澄清文化水源,才能于沙中淘到金。踏進信息時代的洪流中,會發現其價值:不僅在于那些無法深究的八卦、那些不知所云的感悟、那些低俗庸俗的段子、那些利益熏心的謠傳、那些別有用心的作秀,而應是網絡時代獨有的文化,可說是一種“新集體文化”?;ヂ摼W是一個知識之海、觀念之海,在每個“集體人”的參與中更顯無涯?;ヂ摼W,網聚人的力量;集體價值,凝聚的是眾人智慧。和諧網絡文化的價值、規則,不是可有可無、更不是一時興起,而是須臾難離、欲罷不能。
“總體布局,統籌各方,創新發展,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絡強國”,深味的諄諄寄語,行進在打造清朗網絡空間的道路上,立足在建設和諧網絡文化的價值坐標上,擺脫的是名韁利鎖的束縛,收獲的是有責任有擔當的人生境界;超越的是利益算計的狹隘,贏得的是人人共享的集體文化。今天,歷史的接力棒傳到了我們手中。將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文化成為社會進步的助推器、實現夢想的力量源,我們應該有這個心氣兒,更應該有這種能力和作為。
看過“山東公務員申論范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