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公務員申論真題及答案(2)
江蘇公務員申論真題答案
第一題:請你歸納出“給定資料”中所蘊含幾個方面的內容,并加以概括敘述。(24分)
要求:歸納得當,概括準確,條理清晰,篇幅350~400字。
【參考答案】
為應對全球性經濟衰退,中央政府提出4萬億元刺激方案,各地方政府也推出了總計18萬億元的投資計劃。針對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中央政府應充分發揮宏觀調控能力,將擴大內需同加強社會事業建設、改善民生狀況結合起來,既保當前增長,又促長遠發展。首先,政府要認真履行職責,抓住當前擴大內需的機遇,高度重視民生和社會事業建設。把民生建設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投資方向,全面改善教育、就業、收入分配、醫療、養老、住房等各方面狀況,消除群眾的后顧之憂,保證公平,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其次,政府要強化民生職能,努力建設民生政府。完善公共財政體系,擴大公共服務的覆蓋范圍,針對民生領域的薄弱環節,大力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偏遠貧困地區和困難群體延伸。最后,政府應落實行政問責制。引入群眾監督和媒體監督,使政府民生工作情況、擴大內需資金使用情況得到有效監督,推動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履職盡責,為群眾辦好民生實事。
第二題:請結合“給定資料1、2、3、4”,提出應對我國當前經濟形勢的幾點對策性建議。(20分)
要求:針對性強,方法可行,語言簡潔,篇幅不少于200字。
【參考答案】
應對當前嚴峻的經濟形勢,我國政府應堅持“既保當前增長,又促長遠發展”的方針,把改善民生作為擴大內需的首要任務。第一,要把民生領域作為政府投資的重要方向。加強教育、醫療、養老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滿足居民在這些方面的基本需求,消除居民后顧之憂,激活消費,拉動增長。第二,要抓住危機中蘊藏的機遇,大力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優化升級。充分利用國內市場,積極擴大內需,實現經濟內外均衡,增強長遠競爭力。第三,要積極扶持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經營,拓寬增收渠道,有效解決農民就業問題,啟動農村市場,擴大消費、拉動內需。
第三題:“給定資料6”中提到溫家寶與網友交流時說的一句話:“就業不僅關系一個人的生計,而且關系一個人的尊嚴。”請結合資料,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和認識。(16分)
要求:觀點明確,分析透徹,篇幅不少于200字。
【參考答案】
溫的話深刻揭示了就業問題的重要性,暗含著保障居民就業是政府重要職責的意義,啟示了各級政府必須認真履行好促進就業這項重大職責。就業是民生之本,是居民收入之源,是實現居民生存權利與人格尊嚴的重要保障。
指出就業關系人的生計,居民的生活水平取決于收入高低,而收入水平取決于就業。要保障居民生存、改善居民生活質量,就要促進居民充分穩定就業,不斷提高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就業又與人的尊嚴息息相關,只有實現就業、獲得收入,才能保證人們過上體面的生活,實現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權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和諧。由此可見,就業事關重大,是居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政府要切實把就業作為第一位的民生問題來抓好。
第四題:你讀了上面的“給定資料”,在思想情感上一定會有所觸動,請從“民生與責任”的角度自擬標題,寫一篇議論文。(40分)
要求:內容充實,觀點鮮明,說理充分,結構完整,篇幅不少于1000字。
【參考例文】
落實民生責任 建設民生政府
當前我國經濟受到金融危機影響,群眾生活遭遇“嚴寒”。越是寒冬越需要溫暖,越是困難越需要政府和人民團結起來,共克時艱。應對危機,最重任務在民生;改善民生,最大責任在政府。在應對危機中落實責任、改善民生,不僅是為百姓雪中送炭,解決燃眉之急;也是建設民生政府的要求,必將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馬克思說:“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運用唯物主義觀點指出物質利益是人的首要追求。民之所思,政府所行;民之所憂,政府所急。一個人民的政府,理應把人民的需要作為第一信號,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把改善民生擺在各項工作的首位。政府是全體人民的政府,做好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促進全體人民平等享受社會福利,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是現代公共服務型政府的基本職責。責任要求各級政府必須正視長期以來民生方面的欠賬,關注當前百姓民生方面遇到的困難,真正按照民生政府的要求,落實民生責任、履行民生職能,加大民生建設力度,突破社會保障瓶頸,實現“既保當前增長,又促長遠發展”的目標。
就業是當前最突出的民生問題,改善民生必須大力促進就業。據統計,我國現有700萬城鎮登記失業人口,存在大量下崗人員和失業農民,還有80多萬大學畢業生待業。由于就業是居民收入的基本來源,就業問題直接影響居民的生活水平,制約消費和經濟增長。要保增長、促發展,就要把就業作為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實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要認真落實促進就業的優惠政策,扎扎實實做好就業服務,扎扎實實為企業發展服務,努力以企業發展保證就業,以職業培訓促進就業,以自主創業帶動就業,發展生產扶持農民就業,優先保障大學畢業生、農民工等困難人群就業。
社會保障不足是影響消費的主要障礙,改善民生必須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由于過去一個時期投入不足,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滯后,居民在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支出過大,加劇了社會不公,影響了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并造成社會和諧與持續發展的一大隱憂。落實民生政府責任,必須充分履行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加快完善公共財政體系,擴大公共服務的覆蓋范圍。要把民生領域作為擴大內需投資的重點,大力推動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向農村、偏遠貧困地區和困難群體延伸。通過促進公共服務資源均衡分布,滿足群眾的基本公共服務需求,減輕群眾社保負擔,消除群眾后顧之憂,打牢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的基礎。
政府民生責任的落實應有制度保障,改善民生必須實行嚴格的行政問責制。改善民生是執政為民宗旨的體現,是政府的一項政治責任,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不允許任何部門或工作人員不作為。要落實行政問責制,引入群眾監督和媒體監督,對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改善民生的作為與成效開展監督檢查,對不作為者實行嚴格的責任追究,鞭策和推動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履職盡責,轉變作風,提高效率,扎扎實實為群眾辦好每一件民生實事。
在困難時刻,政府是群眾的主心骨。只要政府切實履行民生責任,始終與群眾休戚與共,接受群眾的檢驗,就能把群眾緊密團結起來,利用好危機中蘊藏的機遇,把經濟社會帶入加速協調發展的新境界。
看過“江蘇公務員申論真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