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吉林省公務員考試申論命題看點:題材新難度呈梯度變化
從試題選材即材料內容來看,吉林命題的思路相當大膽,既考了街頭藝人管理這樣的“小熱點”,又考了上海發生的公共安全事故這樣宏觀的敏感事件,題材一小一大,都很讓考生出乎意外,堪稱此次多省考試爆出的小冷門。類似街頭藝人生存處境和管理思路的問題,一直處在社會“被遺忘的角落”,考生復習中很少觸及;而上海踩踏事故又涉及政府管理的薄弱環節乃至失誤,對于類似負面性話題,考生也會習慣性認為不會考而有所忽略。這樣新鮮而不回避失誤、直面矛盾的命題方式,對于考生無疑是有沖擊力的。
這次的吉林省考選題提醒考生,敢于面對政府管理失誤是吉林申論命題的一貫特點,無論街頭藝人持證上崗還是大型公共活動安全保障,都與政府管理能力密切相關,在平時的復習中不要有任何習慣性的想當然,給自己設置禁區,凡是與政府管理有關的事件和問題,都應在備考吉林申論中關注。
二是試題難度呈梯度變化,甲乙兩類試卷在難度上有區分。
從題型上看,四大題雖然是最典型的申論題型組合,但吉林命題對兩類試卷是采取梯度配置的,甲級試卷比乙級試卷難度高,每卷內部的4道題一道比一道難度高。例如同樣為綜合分析,比較分析不同做法的難度就要高于單一的“多米諾骨牌效應”現象;同為貫徹執行,有文體要求的發言提綱又要高于確定工作重點之后提出措施建議,在每張卷內部,貫徹執行題的作答難度也都要高于前兩道題。
寫作題采用“命題作文”形式,兩卷都給出了規定標題。乙卷“公共安全管理的智與情”,相對思考深度要淺一些,抓住安全管理的理性思考和民情考慮,可以較快確定立意;甲卷“不忘初心,方有始終”的題目,相關思考就要復雜得多,需要突破“初心”的語意表層,深入到材料的語境中,仔細體會“不忘初心”在試題中的具體含義,才能準確地理解題意。
“不忘初心”如果不與其他材料聯系,只看這句話出現的一段,就會認為是指街頭藝人不忘自由和實現自我的初心,從而得出堅持下去、避免過于追求盈利“方有始終”的結論,“始終”就是指始終追求藝術;但其他材料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的做法,都在“管”,都在對街頭藝人進行管理,從材料整體上去理解題意,“不忘初心,方有始終”必須與“管理”聯系起來,這里的初心應當理解為“順應民意、文化管理遵循文化藝術發展規律”的政治理念,因此,提出“順民意、遵規律,既加強規范,又保證自由”的管理思路,才是從政府角度思考得出的正確立意。只有政府不忘初心,合理、合情、適度管理,才能保證街頭藝人及其代表民間文化、草根藝術有始有終,進入到符合資質要求、符合演出地點要求的良性發展軌道,為其生存與發展開辟健康有序的空間。
從以上兩個立意的基點出發,結合原題“論證嚴謹、內容充實”的要求,多做一些論述,圍繞話題充分展開論證,有點論據,有點生活感受和政府管理的反思,把論點談得透一些,之后再加一點對策思路方面的看法,無論策還是議,都有了堅實的立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