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公務員面試試題及答案
吉林公務員面試試題(一)
近幾年,江西、湖北等地高校陸續上調學費價格。就在今秋開學之際,廣東省正式宣布上調高校學費,學費增幅超過20%。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國高校收費水平比較低,因此對于普通家庭來說,這樣的漲幅無疑是增加了他們的經濟負擔,尤其加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負擔。
對于高校學費為什么會漲?我認為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高校經費來源主要有學費、校辦企業、國家財政撥款和社會捐贈四個方面,對于部屬或者重點院校來說,后三方面來源充足,而對于普通大學來說,大多依賴學費和財政撥款,學費成為運營的主要資金來源。另一方面,不少高校在硬件建設方面提升很快,硬件上一次性投入過大,導致一些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財務問題積重難返。因此說高校學費漲價是“箭在弦上”。
學費不僅體現教育成本核算,也有很強的社會敏感性。因此在對待漲學費問題上我們既要給公眾一個合法合理的交待,更要處理學費上漲之后面臨的一系列問題。
首先,漲學費應該有更科學更民主的程序。公辦高校的學費,政府應該嚴格控制,不能隨意上漲。即便真有上漲的必要,那么也須有全國人大或省級人大的論證、公開和民主聽證,而不能由地方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簡單做決定。
其次,高校學費的上漲須有理有據,并且還要信息公開、透明。比如對學生和教職工的年度總數和學費、教職工工資與福利、學校基本建設費和辦公費,以及政府財政撥款的年度總額等重要信息,透明化,給公眾一個合理的交代。
再次,提高高校資助比例,降低運營成本。公辦高校應增加獎助學金的比例,尤其是助學金的比例,讓受益范圍擴大到更多學生。同時,希望國家財政能往地方高校傾斜,讓它們降低成本,使更多學生受惠。
吉林公務員面試試題(二)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請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參考答案】
文中三個“新”字,本義是指洗澡除去肌膚上的污垢,使身體煥然一新,在此引申為精神上的棄舊圖新。因此,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能每天除舊更新,就要持之以恒。同志在與青年代表座談、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布魯日歐洲學院演講、院士大會等多個場合引用了這句古語,生動深刻地強調了不斷創新的重要性。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因為創新,袁隆平研制出了超級水稻,解決了億萬國人的吃飯問題;因為創新,夏明憲利用“鐵棍門”防盜的原理提出了“美心防盜門”的概念,一舉奠定了美心在門業市場的地位,繼而又利用“安全門”的概念,開發出了系列化產品,將營銷機構開到了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因為創新,在國內手機功能漸趨同質化的當下,蘋果公司開創性地研發出了“操作系統+硬件+APP Store+產業鏈合作”的模式,將手機打造成移動化的數字娛樂平臺,迅速俘獲了大批粉絲,占據了較高比例的市場份額;因為創新,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載人深潛、超級計算機等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才成為可能。創新是改革開放之原意,是與時俱進之根本,是科學發展之要義。
創新如此重要,國內創新的現狀卻令人擔憂。第一,企業對科技創新投入積極性還不夠高,有限的投入目標還不夠集中。第二,企業作為科技創新的主體地位還不突出。不少企業目光短淺,創新動力不足。第三,在與創新相關的市場上,信息流動不夠活躍。大學與科研院所尋求合作的積極性比較高,但許多企業創新意識不強,仍單打獨斗。第四,創新型人才缺乏,使得創新缺乏智力支持。
青年是社會上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群體,理應走在創新創造前列。一方面,我們要有敢為人先的銳氣,勇于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敢于上下求索、開拓進取,樹立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壯志。另一方面,我們要以求知為愉悅,把學習看作充實自己、不斷前進的重要途徑,做到“真學、善思、會用”。同時積極將自身所學運用于日常的工作生活當中,以實踐促改變,以改變求發展。
吉林公務員面試試題(三)
邯鄲市教育局發布通知:邯鄲生源如無特殊情況,一律不許到邯鄲市域以外的初高中就讀,凡私自到外地就讀的學生,一律不予辦理學籍轉移手續。對此規定,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邯鄲市教育局領導為邯鄲教育“鞠躬盡瘁”,想“挽留”生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用一紙禁令來阻止學生異地就讀的方式是本末倒置。同時,邯鄲市教育局的“緊急通知”,也在更大程度上,映襯的是當下教育的失衡與無序。
眾所周知,選擇一所稱心如意的學校是學生的權利,只要自己所考的分數達到要報學校的標準,且對方愿意接收,學生去哪里讀書都不是問題,邯鄲教育局的做法,對那些有能力、有意愿去外地名校就讀的家庭來說,很不公平也,侵害到了他們的利益。再者,只想著用“不予辦理學籍轉移手續”的行政手段把學生限制住,卻對名校的各種違規招生聽之任之,充其量只是一種教育政績下的地方保護主義,和教育公平、教育均衡沒有絲毫關系。由此可見,邯鄲教育局以“防止學生來回無序流動、充分利用教育資源”為由的解釋很難讓人信服。
教育主管部門要想遏制“超級中學”,對無序的招生進行規范,讓教育公平,教育均衡,應該是統一步驟下的整體協調,而不是寬嚴不一、標準隨意的公平與均衡。一方面,省內各地教育主管部門都要有意愿對學生跨地市流動進行規范;另一方面省教育主管部門要出面協調全省一盤棋,避免各吹各的號,形成有的地方放任不管、有的地方嚴厲整肅的局面。同時各地方教育部門也應該將問題的關注點放在提高本地學校的教學質量,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資源與環境,相信生源也會隨之而來,也就不用大費周章的利用規范招生而出臺“霸王規定”了。
看過“吉林公務員面試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