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務員面試模擬試題帶答案
四川公務員面試模擬試題(一)
【參考解析】
將滿足數量龐大的老年群眾多方面需求、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提升到了“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百姓福祉”的高度,使得未富先老的家國困境,有了突圍的希望。
每一個人,都終將老去。而人均壽命不斷提高的中國,以及中國的每一個家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亟待突圍的老齡化困境。據世衛組織最新報告,中國人均壽命達76.1歲。一些“高壽”的城市和地區的人均預期壽命還超過了82歲。權威研究表明,1990年后的15年里,中國人驟然“長壽”了8年半。這意味著國力的增強,國人幸福指數的增加,也意味著養老需求的爆發式增長。
老齡化之所以成為世界性的難題,就是因為調整必須先行,而見效與否則在未來。國家層面如果未雨綢繆做好適合老齡化社會的建設,解圍之道中也將蘊含著巨大的增長動力。
要想更有效的解決老齡化問題,不僅要完善家庭贍養和扶養、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政策,更應強調“老”的價值,從“養”到“用”,從另一個側面解剖老齡化。例如應該努力挖掘人口老齡化給國家發展帶來的活力和機遇,積極看待老齡社會,積極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重視敬老愛老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禮記》早有詮釋:“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這是一重重遞進的境界。養老最為基礎,弗辱其次,尊親最高。先人以孝治天下,智慧通透。一方面,家和萬事興,由家庭倫理擴展為社會倫理,一生萬物,綱舉目張;另一方面,老人所積累的豐富精神資源,也是社會進步的動力和活力所在。因此,老少和諧的社會文化建設是題中應有之義。在舉國努力下,使“老去”成為一個“有作為、有進步、有快樂”的過程,從而增加每一位國人、每一個家庭的幸福感,徹底有效的解決老齡化困境。
四川公務員面試模擬試題(二)
近日,在下機構考察時談到:“干部好不好不是我們說了算,而是老百姓說了算。”針對這句話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在基層考察調研時著力強調“群眾說了算”的干部評價標準,對于地方各級干部來說,這是一種形勢倒逼,更是一種明確信號。把群眾的冷暖時刻放在心上,以百姓心為心,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真正做到為官有為,實干有為。
在過去部分地方、部分領導干部存在著“唯上不唯下”的現象,過分重視上級領導輕視基層群眾,群眾的發言權沒有得到全面的發揮,群眾的心聲被埋沒。部分領導干部對群眾訴求置之不理,究其原因是老百姓對干部的考評起不到應有的作用。這句話明確了領導干部的考評依據,是非常有必要的。作為領導干部必然要以“公仆”的姿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因此,黨員干部的“服務質量”如何,老百姓最有發言權。沒有監督的權力,最易產生權力任性與權力腐敗,百姓作為對領導干部最直接的監督力量,能夠清晰、明確地看到他們為百姓做了哪些事兒,哪些是實干的,哪些是“面子”上的。正所謂“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領導干部怎么樣,百姓可謂一目了然。在百姓“雪亮”的目光監督下,是你想任性也無路為之,更何況是百姓口碑不過關,必然會“前途未卜”。
而我們的干部要成為百姓口中的好干部,實現基層群眾對領導干部的考評影響,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多聽群眾意見,能及時了解群眾生產生活中面臨的急難盼怨問題,立足本職崗位積極謀劃,站在群眾立場分析解決問題。要切實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意愿,努力地使我們制定和實施的各項方針政策更好地體現人民群眾利益,切實解決好廣大群眾的民生難題。
其次,領導干部要走訪調研,主動傾聽民聲是一方面,同時也要加強制度建設,在工作開展過程中,多讓群眾參與其中,汲取群眾智慧,以公開透明贏得群眾信任,打造“陽光型”干部。通過創新基層民主方式,發揮民間組織作用,建立陽光政務平臺征集網民意見等方式,擴大公民參與、暢通表達渠道。
最后,也是要多通過公開選拔的方式,擴大選人用人視野,展示工作亮點,面對干得好、能力強,群眾自然會給出高分,而面對工作無所作為,不求上進的慵懶散干部,群眾只會給予差評。
綜上所述,要更好的運用百姓“口碑”這塊試金石,從制度上規定百姓“口碑”的分量,在干部考核任免時,要多聽聽百姓的聲音,百姓評價不好的干部就不應考慮。要建立“下崗”機制,百姓口碑不好的領導干部,就應下崗。干部好不好,百姓說了算,百姓“口碑”好,干部才是真的好。如此,才是讓更多為民辦事的官員服務大眾。
四川公務員面試模擬試題(三)
從4月26日開始,鄭州906路公交推出夏季女性專車。每天早晚高峰時段分別發一趟女性專車。有些乘客認為此舉“貼心”,但有些卻對此不滿。有老大爺因此發脾氣,攔車稱:“你這是歧視男人”。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解析】
鄭州市公交部門設立“女性專車”的出發點并不錯。伴隨著性騷擾行為時有發生,女性出行安全就成為社會關注的問題,現在公交部門能夠針對性騷擾這個新的“社會公害”,為防范性騷擾做一點有益的嘗試,理應獲得社會的贊許。
“女性專用公交”還是新鮮事物,對此,一些男性乘客一時難以接受,這很正常。不過,如果站在女性的角度換位思考就不難理解,衡量文明的標準之一,是一個社會對于女性的態度。眼下,一些地方和部門紛紛推出女性安檢專用通道、女性專用停車位、公交車哺乳間等,
一方面,此舉有利于保護女性朋友,防止出現性騷擾。夏季時節,女性乘客穿得比較單薄,而早晚高峰公交車內往往十分擁擠,和一群“大老爺們”擠來擠去,不僅女性尊嚴蕩然無存,還很容易發生性騷擾事件。
另一方面,二胎政策放開后,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大大增加,設置女性專車最大限度保障了其乘車的舒適性,減少了公共場所哺乳的尷尬。
除此之外,“女性專用公交”體現了社會對于女性的人性化關懷,不僅能夠對女性乘客起到有形的保護作用,更能對于文明乘車、禮讓乘車起到無形的倡導作用。
對于男性乘客來說,也大可不必為“女性專用公交”而感到低人一等。“女性專用公交”關乎文明無關歧視,此番鄭州906路公交在女性專車發車一分鐘后,會再發一班正常車次緊跟其后,男女乘客完全可以各取所需,都不會耽誤正常乘車。
應該說,對于鄭州公交“女性專車”遭遇詬病,我們并不能完全怪罪社會輿情不夠紳士,因為從根本上說,靠男女隔離防范性騷擾的做法本來就是一本念歪的“經”。其實,公交部門保護出行女乘客人身安全,維護行車秩序的方式方法可以有很多。譬如,公交車車廂建設得更寬暢一點,增派警力,加強公交系統的治安管理,比純粹設立“女性專車”更有現實意義。可以說,只要措施得當,效果明顯,乘客的滿意度應該更大。從這個意義講,“女性專車”飽受詬病,實屬情理之中。
看過“四川公務員面試模擬試題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