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公務員模擬面試題目及答案
吉林公務員模擬面試題目(一)
作家周國平說,人生中有兩種情境最能檢驗人的靈魂的品質,一是苦難,二是成功。苦難檢驗人的靈魂的堅強和軟弱,成功檢驗人的靈魂的高貴和卑微。對此,請談談你的理解。
【參考答案】
此語出自周國平《人生不較勁》一書,意在告誡廣大朋友要正確看待苦難和成功。苦難是挫折,使人生跌宕起伏,充滿坎坷,苦難也是磨礪,經歷苦難,人們會愈發成熟睿智。成功是肯定,可使人們獲得內心的滿足,自信心更甚,成功也是陷阱,倘若沉迷當中不能自拔,結果便是夜郎自大、自傲自狂。故此,我們要正視苦難和成功,去擁有一個堅強的、謙和的靈魂。
人生并非康莊大道,苦難總會如影隨影,擁有堅強靈魂的人在苦難中仍能盎然屹立,越過荊棘坎坷,收獲堅毅的品格和圓滿的人生,就如美國著名影星史泰龍。懷揣演員夢想,他克服重重苦難,最終實現夢想,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年輕時的史泰龍窮困潦倒,全身的錢加起來都不夠買一件像樣的西裝,面對全好萊塢500家電影公司連續三次的拒絕,他并沒灰心,而是咬緊牙關,重整旗鼓,開始了第四輪拜訪。憑借著不懈的努力,當第四輪拜訪完第349家公司失敗后,第350家電影公司的老板破天荒地答應愿意讓他留下劇本先看一看。也正是這一次機會,史泰龍獲得了出演電影《洛奇》男主角的機會,不僅打開了他的演藝之門,也讓該部電影和史泰龍在電影史上榜上有名。
“滿招損,謙受益。”如此古語,耳熟能詳,恰恰為人們指出了面對成功時應該有的態度。面對成功若能做到謙和淡定,不驕不躁,便有可能積小成為大成,最終升華人生。面對成功若一味沉迷,洋洋自得,便會迷失自我,最終走向平庸。漢朝名將韓信,在戰場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被人們稱為常勝,為漢朝的建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在一次次勝利之后,韓信卻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倨功自傲,甚至在攻取齊國后,以戰功相要挾,讓劉邦封他為齊王。雖說最終如愿,卻觸犯了君主威嚴,成為了劉邦的“眼中釘、肉中刺”,最終身首異處,以悲劇結束了自己的一生。諾貝爾獎得主居里夫人,她一生獲得10項獎金,16種獎章,107個名譽頭銜,但她卻毫不在意,甚至讓女兒把玩英國皇家學會頒發給她的金質獎章,友人好奇,居里夫人便笑稱解釋,榮譽就像玩具,絕不能看得太重,否則將一事無成。也正是因其面對成功的淡然心態,促使居里夫人創造一個又一個科研奇跡,多次榮獲諾貝爾獎。
作為公職人員,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們應牢記堅強、謙和原則。面對困難挫折之時,保持樂觀心態,迎難而上,積極應對,克服困難。面對成功之時,保持謙和心態,總結經驗得失,以歸零之心、自強之力繼續前行,創造另一個成就。
吉林公務員模擬面試題目(二)
在霧霾籠罩,讓人憂心忡忡之時,環境保護部派出4個督查組,分赴北京、天津、石家莊、廊坊等城市采取暗查、暗訪等方式重點督查重污染天氣應急應對工作開展情況。對此,有人發出質疑,“督查暗訪,‘霾禍’會被徹底鏟除嗎”.請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據環保部通報,京津冀及周邊31個城市現今均出現重度及以上污染,北京空氣重污染預警也屢屢升級為橙色預警。對此,環保部實施的督查暗訪工作行動值得點贊,加大督查力度體現其責任擔當,采取暗查、暗訪等方式,也更能及時發現真問題。
與此同時,質疑聲音也引發更多的深思。誠然,督查暗訪發現問題并不難,難的是有效解決問題。現今,環境檢測數據造假已成為“公開的秘密”.企業造假手段層出不窮,一些企業檢測設備安裝在一個管道,而實際排放則是在另一個管道;有些企業安裝了檢測設備,但是卻暗自做了手腳,每天晚上對在線監測設施煙塵儀電位器進行調整,并對其系數進行修正,甚至通過修改設備工作參數等軟件手段造假,真可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在頂“霾”作案、偷梁換柱的系列事件背后,我們更需深究的是少數地方部門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缺乏與走過場的督查形式,甚至于為保一方發展而為頂“霾”作案人跑環評、跑數據、跑總量的錯誤政績觀。
為讓“等風來”不再成為霧霾來臨之時人們的共同祈愿,為使督查暗訪任務真正落到實地,我們的“作戰方式”需升級。一方面,將督查工作常態化,加大督查暗訪的力度,力圖擺脫“霧霾才督查”的怪圈,并充分發揮社會的監督力量,力抓頑固派“把柄”;另一方面,處置方式進一步升級,除了警告、通報之外,對那些不按要求整改、有多次不良記錄的企業,讓其“關門大吉”.與此同時,加大對不達標企業的整改力度,督促環保不達標的企業整改到位,完善檢查巡查機制,讓其嚴格執行審批事項,堅決堵住權錢勾結、利益輸送的“暗門”.更為重要的是,國家應重視發展清潔能源、淘汰落后產能,走一條綠色發展之路。霧霾來襲,任誰都無法獨善其身。唯有同心協力驅霾,才能打造美麗中國、健康中國。
吉林公務員模擬面試題目(三)
【面試模擬試題】
有人說法大于情,有人說執法不顧情,以后難做人。對此,你怎么看?
【解析】
這兩句話實際上并不矛盾,講的就是我們在執法過程中既要堅持原則,又要能夠站在人的角度上充分尊重人的感受,以人為本。這兩句話正是我們要執法如山,又要執法如水的體現。
法大于情強調的是法律的嚴肅性、法治的重要性,我們執法必須要堅持原則不動搖,因為這是保證社會公平正義的基礎。中國自古就是一個人情社會,人們工作、交往,往往看重的是交情,是人情,而大家應該也越來越清楚,一旦發生意外,情往往是最靠不住的東西,例如當一位朋友找你借錢,你礙于情面將錢借給他而沒有打欠條的話,一旦他拒不還錢,你將只能吃悶虧。因此,恰恰是出于保護每位公民最基本的合法權益的目的,依法治國必須堅持,法必然大于情。只有做到依法治國,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才能保障我們國家的公平正義,才能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這就是“執法如山”的體現。
然而,我們不能單純地為了執法而執法,我們需要注重工作方式,依法的同時堅持以人為本,立足于人的需要,正所謂“執法如水”.如果我們一味強調法律,出現任何事情都進行強制執法,失去了人情味,難免會讓群眾從情感上難以接受,那么就會偏離法律維護公民權益、保障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本質。試想,當我們的城管在依法維護街道秩序的時候,對臨街攤販進行強制驅趕,小攤販的憤怒與周圍的市民投來的無奈的眼神,足以說明我們的工作并未真正做到群眾的心里。如果我們能改變我們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態度,在執法過程中,做到關心群眾,在維護街道秩序的同時關注攤販和市民的需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并能在職權范圍內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才能真正實現共贏。古語言:“法不容情,法可融情”,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我們的國家,需要的并不是一個冷血的儈子手式的執法者,而是既堅持原則,又能懂得以人為本、靈活溫暖的長者式的人來管理社會、服務人民。我們作為一名公務人員,服務工作關系到國家的穩定,我們更加應該在工作中,真正做到做到執法如山、執法如水。公正執法,嚴格遵守法律,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做到絕不容“私情”。
看過“吉林公務員模擬面試題目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