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公務員面試模擬真題含答案
湖北公務員面試模擬真題(一)
在這個收視率下降的年代,一部電視專題片卻引起了“全民追劇”的熱潮。對于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受大家熱捧的現象,你怎么看?
【參考解析】
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不僅是當前全面從嚴治黨的充分表達,更是執政黨“自揭家丑”的體現,是一個需要每個人都去點贊和學習的舉措。
當前,風清氣正的全國大氣候已經初步形成,但仍有局部存在不穩定,如果不加防范不良作風就會卷土重來,一些黨員干部目無黨紀、心存僥幸,稍有松懈,不良風氣就會繼續猖獗。一些地方、部門、單位的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還存在易發多發、量大面廣的問題。正因為如此,全面從嚴治黨的任務才必須持續保持高壓態勢,決不能讓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在群眾身邊反彈回潮。在此背景之下,《永遠在路上》這部電視專題片應景而出。一方面,專題片本身采訪扎實、案例典型、故事鮮活,顯示出極高的制作水準,警示和教育意義極強;另一方面,更是顯示出了執政黨“自揭家丑”和自我批評的勇氣,這是黨中央對腐敗“零容忍”的態度體現,也是懲治貪腐、建設廉潔政治的決心。這是它給我帶來的積極意義,同樣也是受群眾熱捧的原因所在。
黨的以來,以同志為的黨中央,站在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始終保持反腐高壓態勢,堅定不移地依法懲治腐敗。持續的反腐工作增進了群眾獲得感,而黨風政風向好也提振了經濟發展和改革攻堅的信息。可見,反腐敗不僅成為黨心民意的共鳴點、社會共識的凝聚點,更成為行進中國的新起點,改革發展的新動力。因此,想要實現反腐敗斗爭的持久性勝利,還需要我們各個部門共同努力,黨員帶頭,群眾響應,堅定不移地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逐漸形成崇尚清廉的時代洪流,贏得一個風清氣正的未來。
湖北公務員面試模擬真題(二)
【題目預測】
上海、揚州等地的社區效仿國外一些國家地區做法,搞起了食物分享冰箱,放在公共區域的冰箱供人們自愿放入多余的食物、取走需要的食品。但是,分享冰箱在運行過程中也存在諸多問題,如有人素質不高,很貪心,一人取走好幾份;也有一家人把冰箱端空的,讓愛心陷入尷尬。對于“食物分享冰箱”你怎么看?
【參考解讀】
“分享冰箱”這一從西班牙一座小城市火起來的做法,隨后在世界多個地方悄然落地。它以社區為依托,以社區周邊的酒店和超市為載體,以“分享”的形式把將被浪費的食物免費援助給社區中的貧困家庭,同時通過在社區進行“惜食分享”理念的倡導,減少食物和物資的浪費。在一定意義上說,“分享冰箱”的設立,既給愛心企業和群體提供了奉獻愛心的平臺,也給困難群眾提供了一種尋求幫助的途徑,是一種非常有益的愛心嘗試,值得推廣。
“分享冰箱”作為一個新興的概念,它的出現具有很多積極的意義:
首先:“分享冰箱”的出現有利于弘揚中華民的傳統美德。眾所周知,“樂善好施”、“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言,“君子貴人賤己,先人而后己”,今有言“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這些都蘊含了對“助人為樂”的贊美和推崇。可喜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組織和個人愿意去幫助他人,愿意去奉獻愛心和傳遞溫暖。而“分享冰箱”所倡導的理念也與此不謀而合。
其次:“分享冰箱”為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有利于豐富慈善公益事業的形式和內容。“分享冰箱”作為公益項目在上海、揚州以及廈門等沿海經濟發達城市進行試點推廣,本就是公益慈善事業的一種創新之舉。只不過,這種公益活動與以往的活動相比,活動的組織形式、參與人員、以及具體的操作流程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這種新興的捐贈有保質期限的食物活動讓人耳目一新,是公益慈善事業發展與時俱進的表現。
最后:“分享冰箱”的出現有利于減少食物的浪費,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它以社區為依托,以社區周邊的酒店和超市為載體,以“分享”的形式把將被浪費的食物免費援助給社區中的貧困家庭,同時通過在社區進行“惜食分享”理念的倡導,減少食物和物資的浪費,讓節約的理念貫穿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這也與正在倡導的“兩型社會”理念一脈相承。
不可否認的是作為一個新興的概念,“分享冰箱”背后存在的問題也不少:如十分鐘內被搶空,“分享冰箱”供不應求的問題、長效運作仍面臨食物源頭安全考驗問題、管理人員不足或缺位導致的管理運作問題等,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決,那么“分享冰箱”將會重蹈“愛心墻”的覆轍,讓愛心陷入尷尬的境地。
要想讓“分享冰箱”得以維系,食品安全得以保障保障,讓“分享”理念落到實處,學要從以下舉措入手。
首先:“分享冰箱”要確保足夠多的穩定的食物來源,通過“節約”、“分享”理念的倡導,鼓勵社區周邊的商家、酒店以及社區內的居民積極提供多余的有質量保證的食物。此外,受惠者也需要進一步提高文明素質,讓“分享冰箱”分享功能最大化。
其次,“分享冰箱”中食品安全需要嚴格保證,針對群眾對食物安全的顧慮,應在食品分揀、保質期管理等方面進一步的改進和完善,建立起精細化的運作機制,消除人們的后顧之憂。
最后:招募志愿者,壯大管理力量。相關部門可考慮面向社會招募志愿者,在食物分類、管理等方面增加更多人手,并加強對“分享冰箱”理念的宣傳。同時給于此類的公益慈善活動相應的資金和政策扶持,讓“分享冰箱”真正的造福于民。
湖北公務員面試模擬真題(三)
【背景鏈接】
媒體近日報道,在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系統中,被納入失信“黑名單”的“官員失信”案件目前已超過1100件,而這些失信中既有政務失信,也有個人失信,其債務則主要體現在工程款、借貸款等方面。
【標準表述】
[原因分析]
“官員失信”之所以廣受關注,來自于社會對政府信用的看重,因此官員一旦失信,也必然要由政府信用埋單。在各種“老賴”中,官員“老賴”的性質往往影響最壞。一方面,官員手握權力,治理起來的難度和成本更大。另一方面,官員牽涉債務糾紛,就不僅僅是其私德減分,政府形象也會因之受損。
“公眾對于各級政府公職人員抱有較高的期待,期待他們的道德水準、法治素養比一般人更高些。政府誠信也是社會誠信建設的關鍵。若聽任“官員失信”長期成為各級法院執行工作的難點,不僅會影響社會公眾對政府、對官員的觀感,也會在損害政府的權威和公信力的同時,妨礙社會的公平正義。
從當前“官員失信”現象的多發來看,失信成本低、追責難度大還是主因。有些單位認為官員當“老賴”又不是犯罪,只是個失信的“小”問題,何必“小題大做”;有些地方對失信行為的姿態是“高高舉起”,但打出的板子卻是“輕輕放下”。
事實上,“官員失信”往往與當事官員根深蒂固的權力意識有關。要么自恃“為公家辦事”,要么自恃“有公家身份”,結果都是漠視誠信原則,無視法律邊界,乃至公私“混搭”,權法不分。
[參考對策]
一方面,法院應該以更大的公開,披露這些失信官員的相關信息,使之接受社會監督,要在社會上形成一種風氣,倒逼失信官員檢點并約束自己的行為,免于繼續失信。對于那些個人失信的官員,不妨也采用當下法院對一般老賴的懲治路徑,諸如限制高消費行為、不得貸款買房等等,官員沒有任何理由自外于這些條款。
另一方面,針對公職人員的相關制度也該跟上。比如,中辦、國辦近期就發文明確,在職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被確定為失信被執行人的,失信情況應作為其評先、評優、晉職晉級的參考。應該說,這樣的“禁止令”十分必要,如果一邊欠債不還、失信丟人,一邊還要評優升職、仕途得意,無疑是在助長失信行為。
看過“湖北公務員面試模擬真題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