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及答案
上海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一)
目前,尚處立法過程中的《北京市院前醫療急救服務條例》提出利用社會力量,為患者提供有償的擔架搬抬服務。對于這種做法你怎么看?
【參考解析】
利用社會力量為患者提供有償的擔架搬抬服務,旨在對當前醫療急救機構人手不足的狀況進行一定的補充。這種做法的出發點是好的,也確實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讓擔架搬抬工作有了更好的服務保障,但這種做法也存在很多操作方面的問題。
首先,這種做法還是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的。作為公益性事業單位,120急救中心由政府財政全額撥款開展日常工作。但在當前醫療資源緊缺、患者需求不斷加大的情況下,編制內急救中心工作人員的數量已經滿足不了患者的服務要求,于是導致各種問題的出現。一方面是患者在遇到突發狀況時沒有足夠的急救人員進行擔架的搬抬工作,往往需要求助家屬或鄰居,耽誤了大量的時間,甚至延誤了患者的病情;另一方面作為搬抬擔架的急救人員,也長期承受著極大的工作負荷,很多人都得了腰椎病等職業病,進一步導致基層急救人員招人難和基層急救人員的不足。在這種情況下,引入社會力量為患者提供有償的擔架搬抬服務,確實可以補充人手、提高服務、讓家屬多了搬抬擔架的選擇。這種做法既能避免家屬求助于人的煩惱,也能夠節省救援時間,用高效和專業為患者提供生命保障,還能夠將急救人員從繁重的工作強度中解脫出來,可謂一舉三得。
但是這種做法也存在以下問題,需要謹慎對待:
1、搬抬病人不僅只是個力氣活,更需要遵循嚴格的救助規范,人員必須經過專門的培訓。將擔架搬抬服務交給社會力量,收費標準怎么制定,會不會出現天價搬抬費?而什么樣的社會力量才可以參與到如此專業的急救服務中來呢?這些都需要好好探討一番。
2、院前急救服務作為一個整體,硬生生地拆分為幾個部分,幾塊收費,恐怕也有一些不妥。畢竟急救服務作為一項普惠式的公共服務,如果衍生出各種經營性的收費項目。是否有可能引起人民群眾的誤解,甚至引起一些爭端的出現,也需我們引起注意。
所以,要想讓患者獲得更好的急救體驗,更好的體現出公益性,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政府需進一步提高對急救工作的重視,在醫療和急救事業中投入更多的資金,讓醫療急救機構在人員配置、待遇上安排更加合理,確保搬抬病人的人力充足。
2、對于急救人員實在不足時,可以引入社會力量進行擔架的搬抬,但一定要做好該機構的資質審核、人員培養,并制定明確的收費標準,強化服務質量,保證專業性。對于不具備相關資質的企業和個人從事擔架搬抬工作的,要進行打擊,確保行業秩序。
3、在患者家屬撥打急救電話進行求助時,120急救中心一定要詳細詢問家屬患者體重、具體情況、所住樓層、是否有電梯等詳細信息,并說明搬抬收費標準,可由家屬進行自由選擇是否購買搬抬服務,從而進一步避免矛盾,并促使擔架搬抬人員做到更加合理的配置。
上海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二)
【熱點銜接】
近幾年來,隨著網絡逐漸深入到千家萬戶的生活中,網絡直播作為一種網絡發展中的新興事物,可謂是“風生水起”。網絡直播是可以同一時間透過網絡系統在不同的交流平臺觀看影片的娛樂形式,影片主要分為實時直播游戲,電影,或電視劇等等。由于直播門檻較低,且在短時間內回報豐厚,吸引了一眾年輕人投身直播平臺。在蓬勃發展的同時,伴隨而來的是諸多不規范甚至是違法的問題。
最近網絡直播平臺連續搶占新聞熱點話題的頭條,一方面是網絡美女主播們火爆的表演和令人羨慕的高收入引發了公眾極大好奇心;另一方面是政府相關部門對網絡直播平臺和網絡主播持續不斷的查處,讓這個行業屢屢面對輿論的批評和質疑。據新華社報道,文化部7月12日公布了對一批網絡表演平臺的查處結果,26個網絡表演平臺被查,16881名違規網絡表演者被處理。
【預測題目】
近年來,網絡直播平臺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知曉,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把主播作為自己的主業。然而網絡平臺的發展形勢卻比較嚴峻,特別是合法性和規范性的問題。就此,請談談你的看法。
【解析】
近年來,特別是近一段時間以來,眾多網絡直播平臺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它的快速發展固然成就了很多人的明星夢、就業夢,但也不可避免地拉低了這個行業的水平和門檻,進而給這個行業帶來了諸多的法律風險。
當前,網絡直播平臺面臨的主要法律風險來自于直播內容。內容低俗,涉及恐怖、暴力、色情,這也是這次文化部查處網絡表演平臺的一個重要理由。在依法查處的23家網絡文化經營單位中,有12家含有宣揚淫穢、暴力、教唆犯罪和危害社會公德等違法違規內容。直播的內容不當,不僅會觸犯行政法規和刑法,而且可能會構成民事侵權。比如這次文化部查處的問題網絡直播中就有一些視頻網站將街景、商場購物人群作為直播對象,甚至還有打著“大學美女必經之路”旗號的直播頻道。這些直播都有可能侵犯到他人的肖像權和隱私權。尤其危險的是像“大學美女必經之路”這一類的直播,不但可能會泄露他人隱私,而且還有可能會誘發犯罪,為一些心存不軌者提供犯罪目標和犯罪信息。
減少網絡直播平臺的亂象,關鍵在于網絡直播平臺經營者要有法律意識?;ヂ摼W不是法外之地,現實世界禁止的行為,網絡世界同樣不能例外。傳播色情淫穢內容,給暴力或詐騙犯罪當“教員”,這樣的行為屬于違法犯罪。網絡直播平臺的經營者認識到這一點,自然會對格子間的男女主播們進行管理。同時,也需要經營者對自己的平臺有清晰的定位。每個主播有什么專長,他們的專長經得起法律的審視和市場的檢驗不?這需要經營者深思。此外,對主播進行公開選拔,網絡直播平臺詳細公布每個主播的個人真實信息,諸如其真實姓名、畢業院校和所居住的城市。主播的信息真實、透明了,犯罪的可能性才會逐漸降低。那些憑本事吃飯的直播,比如變魔術、教廚藝和唱歌,才可能有更好的發展空間。
上海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三)
【熱點預測】
日前,有關部門聯合舉行“構建誠信、懲戒失信”發布會,向社會公布對失信被執行人限制高消費,并采取其他信用懲戒措施,包括禁止“老賴”乘坐飛機、列車軟臥,限制他們在金融機構貸款或辦理信用卡等。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解析】
目前,在我國,誠信建設面臨的一個嚴峻挑戰就是:陌生人社會已經形成,市場交易和守信成本過高,“老實人”吃虧的現象屢見不鮮。扶老者被訛,助人者被騙,守法企業成了一些人愛捏的軟柿子,老實排隊的經濟適用房申購者望眼欲穿……曾幾何時,老實人、誠信者在社會上幾乎成了“傻”的代名詞。在此前的一項網絡調查中,面對“您是否因為堅持誠信吃過虧”這個問題,選擇“有過”的受訪者高達88.4%。
這是一種非常不正常的社會現象。誠信者沒有得到應有尊重和鼓勵,更有甚者還要付出沉重代價。相比之下,失信無需成本,失信者反而可以“食信而肥”。誠信者吃虧,失信者得利,這種強烈的反差,直接沖擊的是價值底線,導致是非標準的顛倒。
經驗和教訓告訴人們,誠信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既需要喚起內心的道德,讓誠信成為一種有感召力的價值觀;又需要借助外在的制度環境,形成守信用、講誠信的社會風氣。
近年來,國家層面的道德模范評選,各地對“最美人物”的褒揚,“信義兄弟”“油條哥”等誠信標桿脫穎而出,已經在不斷傳播誠信的正能量。很多黨員干部以身示范,用自身行動做標桿,影響周圍的普通人誠實守信。
加強誠信建設,關鍵在于制度化?!渡鐣庞皿w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提出要構建守信激勵機制,加強對守信主體的獎勵和激勵。這些頂層設計,彰顯了“用制度為守信者撐腰”的制度導向,將為誠信中國建設帶來新的正能量。一些城市已經出臺“好人法”為扶老者免除后顧之憂;稅務總局將對納稅信用進行評級,讓誠信納稅人上“光榮榜”,可享受相關優惠待遇;不少地方紛紛建立守信企業“紅名單”“紅榜”,加大扶持和優惠力度,讓守信企業“有肉吃”。
信用建設最重要的是要靠法律保障。要通過健全法律和法規,完善信用信息系統,把違法違規、不守誠信的個人或企業列入“黑名單”,限制他們的經濟活動和高消費行為,讓其為失信付出代價,這就是揚善懲惡的作用。這對失信者是教育和制裁,對公民和其他經濟組織也是一種警示和監督。
國以誠立心,人以誠立身。現在,人們越來越迫切地認識到,誠信是每個人不能缺少的另一張“身份證”。知易行難,建設誠信的社會,需要公民的思想自覺,更需要制度力量的激勵和護航。只有內外兼修,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在全社會形成“人人知誠信,人人守信用”的好風尚。
看過“上海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