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務員面試預測題及答案
四川公務員面試預測題一
如何看待城市改名?
【參考分析】
城市熱衷改名的出發點無非是提升城市影響力、打造城市品牌,帶動城市經濟發展,促進城遠發展下去。然而城市改名不是一件小事,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大事,不能盲目沖動,要慎重考慮;不能只著眼于當下,要放眼長遠。
因城市改名成功的案例有不少:湖北的大庸,原本是個閉塞落后的小城,自從改名張家界后,一躍成為旅游名城,經濟獲得了巨大的發展;湖北襄樊市改名襄陽市以后,這座城市的歷史氣息更為濃厚,贏得社會各界一致贊揚。但同時,改名失敗的案例也不在少數:比如云南的思茅改名為普洱市,為的是借普洱茶提升城市知名度,可在普洱茶過度炒作、價值暴跌后,改名的效果幾乎喪失殆盡,而思茅原本的文化底蘊也丟掉了。因此,不能簡單照抄一兩個成功改名的模式,也不能因幾個城市的改名失敗而退縮,而應該結合本城市的具體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這次的黃山改名,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第一,民眾意愿。從網絡輿情來看,支持者、反對者都有,各說各的理,因此主管部門要認真傾聽不同的聲音;第二,全面核算效益和成本。黃山改名所帶來的顯性成本及隱性成本大概有多大?目前黃山市的城市品牌價值有多少?這需要充分考證、科學測算。
無論改還是不改,主管部門都應明白一點:僅僅靠城市改名來提升城市品牌是不行的,用心打造城市的人居環境、提升人民文化素質、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打造城市特色產業等,這些才能真正讓一座城市充滿吸引力,才能長遠發展。
四川公務員面試預測題二
【試題預測】
談談你對“論先后,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這句話的看法。
【試題分析】
本題屬于綜合分析類試題,重點考查考生的古語理解能力以及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考生要明確這句話的意思并聯系實際進行論述從中考查考生對待知與行的態度。
【解題思路】
首先給出此話的出處,對這句話進行解釋并表明自己的觀點,即要辯證地看待此話;然后對這兩句話進行辯證分析,并以例子做輔證;最后對二者的辯證關系進行總結概括。
【參考答案】
“論先后,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這句話出自朱熹的《語類》。它的意思是:在知和行之間,論先后的話,是知在先,要是論重要的話,行更重要。這是我們一直討論的知行觀的問題,知識和行為哪個更重要。我認為針對這句話我們應該運用辯證的觀點來看。
我們既不能盲目的推崇“知”,也不能過分強調“行”的重要性,而應該將二者結合起來指導我們的工作。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目的。我們用知識來指導行動,用行動來深化知識,這正如同理論和實踐的關系一樣,只有用理論指導實踐,那么實踐才能更有效果,更有針對性,而實踐又反過來給理論提供了一定的基礎,是理論的出發點和歸宿。“知先”、“行重”有其內在的邏輯一致性:“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事業有理論的指導,并且在實踐過程中理論體系不斷得到發展和完善。從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到今天的科學發展觀是一脈相承又是與時俱進的,這些理論成果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指導思想,也在我國社會發展實踐中不斷發展完善,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既堅持了“知為先”,又把思想付諸行動,做到了“行為重”,最終取得了今天的驕人成績。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將二者結合起來:道理明白了,認識提高了,方向找準了,更關鍵的是要行動起來。我們不僅要做思想上的巨人,更要做行動上的巨人,用“知”的理論來指導“行”,在行動當中讓“知”更加豐富,更快地提高自己的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深入分析】
知行觀是一個較為傳統的說法,考生應該都有所了解。此題是通過朱熹的知行觀來考查考生對知行觀的理解,需要考生有一定的知識儲備,這就要求考生在平時復習的時候一定要善于積累,靈活運用。
四川公務員面試預測題三
【試題預測】
社會上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但某單位卻要求職工只能捐贈新棉被,舊的不可以,你怎么看?
【試題分析】
這道題屬于綜合分析類試題中的社會現象類試題,考查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主要測查考生對社會熱點的認知程度,看考生是否能夠客觀地評判該現象,能否辯證理性地看待問題。
【解題思路】
作答此題,首先要對當前我國的“送溫暖,獻愛心”活動進行介紹,并作出積極評價;然后對該單位存在的這種現象和背后隱藏的深層次問題進行分析,最后總結升華。
【參考答案】
近年以來,我國先后發生較嚴重的干旱、風雹、霜凍、地震等自然災害,給災區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嚴重困難。在此背景下,社會上許多單位紛紛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為災區人民奉獻一份愛心,體現了這些單位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開展“送溫暖、獻愛心”社會捐助活動,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加快和諧社會建設的具體體現。
對于有些單位要求職工只能捐贈新棉被,舊的不可以捐這種現象,我覺得欠妥當。這種現象某種程度上是“面子”在作祟。捐贈新棉被還是舊棉被不能作為我們奉獻愛心的衡量標準,關鍵的是我們能不能用實際行動來回報社會,來奉獻我們的愛心。捐贈不能成為愛心的負擔,如果人人都能捐贈新棉被固然好,但如果個人經濟條件有限,舊棉被也未嘗不可,同樣是為災區人民送去一份溫暖,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表達自己對社會的一份責任。
溫說過:“再大的困難除以13億,也會變得微不足道;再小的力量乘以13億,也足以戰勝一切災難!”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伸出雙手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就能讓災區人民感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深入分析】
奉愛心要重內容而輕形式,奉獻愛心也要量力而行。考生需要端正思想認識,注意關注主流媒體的相關報道,做到價值觀上的正確和積極向上,才能使答案貼近實際而富有人性化。
看過“四川公務員面試預測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