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高三語文試題及答案(2)
無錫高三語文試題答案解析
一、1、D(D項 zǎn / cuán chāi / chā qǐ / jī A項 裨bì B項pì C項 艾yì)
2、A(B項搭配不當,“領略”和“民居建筑”不能搭配;C項句式雜糅,可改成: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或:全國各地的游客慕名而至;D項語序不當,“承認分歧”和“擴大共識”位置應該互換)
3、人物穿著特征;生活習俗;新酒釀成季節。(4分,1點1分,2點3分,3點4分)
4、(1)史鐵生、《我與地壇》(寫他的其他作品亦可)(2分)
(2)鋼鐵意志戰勝了命運的不幸,高貴品質喂養青年靈魂,滋養成長。(3分,表達正確2分,有文采1分)
二、5. B(過:拜訪)(3分)
6. C(①說他有孝心,⑥表現他對黃石齋的友情之篤厚)(3分)
7. C(原文有“僧靜聞愿登雞足禮迦葉,請從焉”,可見應是靜聞跟隨徐霞客,而非徐霞客跟隨靜聞。)(3分)
8.(1)我從小道,手拉藤條登上了大小龍湫,看到有一個坑洼在那里,是大雁住的地方。(4分,“間道”1分,“捫蘿”1分,“有宕焉”,1 分,“雁所家也”,1分。所在分句句意不通不得分。)
(2)靜聞被傷害致死,他就用盒子盛放他的尸骨,背著尸骨前行。(3分,“創”1分,“函”1分,“負”1分。所在分句句意不通不得分。)
(3)(他兒子)詳細講述了黃石齋被拘押的情狀,他躺在床上十分感嘆,不吃東西去世了。(3分,“系”1分,“據“1分,“卒”1分。所在分句句意不通不得分。)
參考譯文:
徐霞客名弘祖,是江陰梧塍里人。生在鄉里,卻奇情充沛,十分喜歡山水,種田侍奉老母親。出錢請人代替服勞役,好像籠子里的鳥一樣,迫不得舒展,容易觸到邊沿,經常想著飛走。三十歲的時候,母親打發他出游。東南地區美麗的山水,都是他十分熟悉的地方。有去過兩三次的,有去過多次的,沒有只去過一次的。
他出行,不刻意整束行裝,不包裹食物;能幾天忍受饑餓,能遇到什么食物就吃什么食物,并能吃飽,能徒步跑幾百里。攀登陡峭的山壁,踏過叢生的竹林,上下攀援,空中橫渡山谷,像拿繩索打水一樣。平常也未曾寫過華麗的文章,但出游到幾百里的地方,卻能靠著破壁枯樹,點燃松枝干穗,拿筆快速地記錄,(寫出的東西)好像是記得清清楚楚的賬目,好像是高手畫的美麗圖畫,即使是很會寫文章的人也沒法超過他。
游覽天臺山、雁蕩山回來,在小寒山拜訪陳木叔。陳木叔問他:“可曾到過雁蕩山的最高峰?”徐霞客不敢肯定回答。天剛亮,他人已經不見了。十天以后回來了,說“我從小道,手拉藤條登上了大小龍湫,看到一個坑洼,是大雁住的地方。山頂勁風逼人,有好多麋鹿圍繞著我住下。住了三宿才下山。”他和人爭奇斗勝,都是這類情況。
母親去世,服喪期滿,他更加放開心志游覽遠方。在福建拜訪了黃石齋,看遍了福建的勝山,都不是當地人所熟知的。登上了羅浮山,拜謁了曹溪,回來又在云陽追訪黃石齋。來回上萬里,好像是在近處漫步。說前人記載天文地理,很多是抄襲,把沒有關系的事物硬說成有關系。長江黃河二條經脈,山與水兩者之間的界限,大多于中原之內。打算游覽昆侖山等中原以外的地方,直到西北沙漠地區才回來。乘坐一艘樹葉般的小船,大雨淋濕了小船,邀請他上岸,他不愿意,說:“這就好比山泉猛下,撞擊肩和背,實在是快活啊!”丙子年九月,辭家西行。僧人靜聞希望登雞足山,禮拜迦葉,請求跟從。在湘江遇到了強盜,靜聞被傷害致死。他就用盒子盛放他的尸骨,背著尸骨前行。把靜聞的尸骨埋葬在迦葉道場里,了卻了靜聞的夙愿。
徐霞客回到云南,腳生病,不好走,便修撰《雞足山志》,三個月以后修撰完畢。(他)病得很厲害,對前來探望的人說:“西漢張騫開辟道路,未見昆侖山。唐朝玄奘奉皇上使命,才有機會西游。我不過是一個老百姓,一根竹杖一雙鞋,走到黃河、沙漠地帶,登上昆侖山區,走過西域,留名很遠的國家,即使死了也沒有什么遺憾了。”
我認識徐霞客,是通過漳州人劉履丁。劉履丁對我說:“徐霞客從西方回來,呼吸困難。聽說黃石齋被皇帝下詔關到監獄里,就派他的長子輾轉崎嶇的山路,前往探視,三個月才回來,他兒子對他詳細講述了黃石齋被拘押的情狀,他躺在床上十分感嘆,不吃東西去世了。”他這個人為人就像這樣啊!
三、9.(1)思婦、征夫。(2分)
(2)第一重對比是寫當年自己甘愿與妻子離別獨守空帷,現在感受到別離之苦;第二重對比是寫夢境里歷經千山萬水和妻子相會,醒來后兩人仍處別離之中。(4分,正確寫出一重對比內容2分)
(3)“漫漫”句渲染了朦朧幽靜的氛圍,襯托出孤枕難眠的思婦形象(2分)。“唯看”句由新月聯想到遠方的妻子,也寫出了思念和無可奈何的悵惘(2分)。
四、10、(1)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定乎內外之分(2)通古今之變 (3)地崩山摧壯士死 (4)幾處早鶯爭暖樹 (5)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6)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7)出則謙謙以自悔(共8分,每句1分,有錯字、漏字、調字、換字均不得分)
五、11.以寫“靜”來襯托北京氣勢的恢宏和積淀的深厚(2分),為下文寫“北京聲音”作鋪墊(2分)。
12.普通(“甚至卑微”亦可,2分);豐富多樣(“反映北京的市井生活”亦可,2分);正在消失(“將付之闕如”亦可,2分)。
13.“北京聲音”是北京文化存在的歷史證據(2分);隨著“北京聲音”的不斷消失,北京文化歷史中的相應部分也就沒有了依靠和證明(2分)。
14.作者喜愛北京文化;對收集“北京聲音”的做法充滿敬意(“贊同”亦可);對北京聲音得不到珍藏表示遺憾(“提出批評”亦可);對北京聲音的消失既有不舍和無奈,也有理解和釋然。(6分,每點2分,答滿3點得滿分)
六、15.促進全球經濟的發展(貿易交往)(2分);促使私人金融活動應運而生(2分);加快社會前進步伐,提高經濟效率(2分)。
16.反面論證人們對錢的過度追求會給社會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2分);表明作者反對把“錢”升騰為泡沫的做法(2分);為下文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提供了依據(2分)。
17.用制度來規范可以避免私人金融活動的風險;可以避免泡沫經濟造成的金融危機(或:避免過度炒錢帶來的社會負面影響);可以使市場經濟整合得更好,擴大內需;可以避免以權謀私等丑惡現象;可以避免社會價值觀念的變異。(每點1分,全對6分)
七、作文( 請參照2011年江蘇語文高考作文評分標準,建議均分47分。)
附加題:
一、19. 古之詩人 / 雖趣尚不同 / 體制不一 / 要皆出于自得 / 至其辭達理順 / 皆足以名家/何嘗有以句法繩人者(6分,共6處,每多斷、誤斷一處扣1分,扣滿6分為止。)
20.黃庭堅 江西詩派 (2分,各1分)
21.作詩要出自真情實感,不應受句法約束。(2分,只抄錄原文語句不給分。)
二、22.B、E ( B項,應是“大老殞命、二老出走”;E項“母親”應為 “拿儂”。)
23.(1)①金釧之死。 ②賈政命寶玉去會來訪的賈雨村。 ③忠順王府前來向賈府索要做小旦的琪官(蔣玉函)。(答出一點1分,答出兩點3分,答全三點5分。)
(2)①高覺慧 ②哈姆萊特 ③九斤老太 ④夏瑜 ⑤阿Q(共5分,每小題1分)
三、24.①機動車增長量持續走高;②道路建設滯后;③大量私家車出行;④違章停車和行車不守交通法規。(每點1分,答全四點5分)
25.城市交通擁堵費是指在交通擁擠時段對控制區域內道路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費用(2分),目的是利用價格機制來限制城市道路高峰期的車流密度,達到緩解城市交通擁擠的目的,提高整個城市交通的運營效率(2分)。
26.尾號限行,車牌拍賣,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發展輕軌電車、地鐵),提倡短途步行,推廣自行車出行,增加自行車道或將機動車道改為自行車道,提倡拼車出行或拼車打的等。(每點1分,寫滿六點6分)
猜你感興趣:
1.高三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
2.高三年級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
3.高三語文摸底考試及答案
4.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調研語文試題附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