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文言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浙江高考文言文閱讀原文
浙江高考文言文閱讀題目
A.試作《六論》,援筆而成 援筆:提筆,執筆。
B.世頗謂偃蹇不偶 偃蹇:驕橫,傲慢。
C.鞏視之泊如也 泊如:恬淡無欲貌。
D.斟酌于司馬遷、韓愈 斟酌:仔細地比較。
5.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中嘉祐二年進士第”中“第”指科舉考試及格的等次,“進士”是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后一級考試者,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
B.古代任命或調任官職的詞語很多,“拜中書舍人”指“授予中書舍人一職”,“徙明、毫、滄三州”指“調任明州、毫州、滄州知州”。
C.“丁母艱”是指母親去世,回鄉守喪。守喪有一定的時間規定,這在古代是一種孝順行為,表明當事人對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D.“六經”指六部儒家經典著作,是指經過孔子整理而傳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們是《論 語》《詩經》《尚書》《禮記》《樂經》《周易》。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曾鞏機敏強識,年少有才。數百字的文章,他讀完就能脫口成誦;十二歲試著寫成《六 論》,言辭奇偉,由此聲名聞于四方。
B.曾鞏治理有方,善抓根本。掌管齊州時,以鏟除奸盜作為根本任務,既調動百姓參與, 又善待自首的盜賊,于是州內安定。
C.曾鞏愛護百姓,不謀私利。朝廷征伐安南時,他事先做好供應軍隊的準備,不擾民;做福州知州時,他不許官府與民爭利。
D.曾鞏面對災情,處理得法。遇荒災時他估計倉儲不足救濟,勸富人就近賣糧給災民;江西大疫,他命縣鎮、驛站備藥待需。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他吏暴誅亟斂,民不堪。鞏先期區處猝集,師去,市里不知。
(2)鞏俾其徒相推擇,識諸籍,以次補之。
浙江高考文言文閱讀答案
4 B(偃蹇:不順利,困頓。)
5 D(《論語》不是“六經”)
6 A(名聞四方是弱冠之時。強加因果。)
7(1)其他的官吏(借此機會)橫征暴斂(急于斂財),百姓難以忍受。曾鞏則事先(提前)籌劃安排(分別處理)部隊突然聚集時的吃住問題,軍隊離開,城鄉的百姓都不知道。(暴誅亟斂、堪、區處、市里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2)曾鞏讓僧徒們互相選擇、推薦擔任主守的人,將推選的人記錄在冊,按照次序補缺。
(俾、推擇、識、以次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浙江高考文言文閱讀習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