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言文閱讀專練題附答案
高三文言文閱讀原文
累遷黃門侍郎。時吳奮、劉毅俱為侍中,同在門下,雄初不交言。武帝聞之,敕雄令復君臣之好。雄不得已,乃詣毅,再拜曰:“向被詔命,君臣義絕,如何?”于是即去。帝聞而大怒,問雄曰:“我令卿復君臣之好,何以故絕?”雄曰:“古之君子進人以禮,退人以禮;今之進人若加諸膝,退人若墜諸川。劉河內于臣不為戎首,亦已幸甚,安復為君臣之好!”帝從之。
泰始中,累遷秦州刺史,假赤幢、曲蓋、鼓吹,賜錢二十萬。咸寧初,入為御史中丞,遷侍中,又出為征虜。太康初,為河南尹,賜爵關內侯。齊王攸將歸藩,雄諫曰:“陛下子弟雖多,然有名望者少。齊王臥在京邑,所益實深,不可不思。”帝不納。雄固諫忤旨,起而徑出,遂以憤卒。
高三文言文閱讀題目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雄曰/昔者先王掩骼埋胔/仁流朽骨/當時豈先卜其功罪而后葬之哉/今王誅既加/于法已備/雄感義收葬/教亦無缺/
B.雄曰/昔者先王掩骼埋胔/仁流朽骨/當時豈先卜其功罪而后葬之哉/今王誅既加于法已/備雄感義收/葬教亦無缺/
C.雄曰/昔者先王掩骼埋/胔仁流/朽骨當時/豈先卜其功罪而后葬之哉/今王誅既加/于法已備/雄感義收葬/教亦無缺/
D.雄曰/昔者先王掩骼埋/胔仁流/朽骨當時/豈先卜其功/罪而后葬之哉/今王誅/既加于法/已備/雄感義收葬/教亦無缺/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從事有刺史屬吏之稱,主要職責是主管文書、察舉非法,后從事改為參軍。
B.漢代在長安東市處決判死刑的犯人,后來“東市”就指刑場。
C.殿下原來也是對天子的敬稱,但漢代以后,演變?yōu)閷μ印⒂H王的尊稱。
D.再拜即拜兩次,是古代一種隆重的禮節(jié),一般只有向很尊貴的人才施再拜禮。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王經死后向雄痛哭于東市,鐘會死后向雄又收殮安葬,文帝司馬昭因此而責備向雄。
B.武帝曾下令讓向雄與劉毅恢復“君臣之好”。向雄迫不得已,便到劉毅家里拜訪他,但并未真心實意和劉毅交好。
C.向雄敢于直言進諫,引用先王做法來為自己辯解,得到文帝的認可,免去了刑律之禍。
D.對于向雄的進諫,天子并沒有采納。向雄極力進諫,違背了圣旨,向雄徑自出宮,后因憤懣而死。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今鐘會躬為叛逆,又輒收葬,若復相容,其如王法何?
(2)殿下仇枯骨而捐之于中野,為將來仁賢之資,不亦惜乎!
高三文言文閱讀答案
4.A
5.B
6.A
7.(10分)
(1)現在鐘會親身叛逆,(你)又收殮安葬(他),我如果再寬容你,又將把王法放在哪里呢?
(2)殿下如果痛恨他的枯骨并把它遺棄在荒野,作為將來的仁人賢士的口實,不也太令人惋惜嗎?”
高三文言文閱讀專練題附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