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高三語文試題及答案
無錫高三語文試題
考生在答題前請認真閱讀本注意事項及各題答題要求
1.本試卷共6頁,滿分為160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鐘。
2.答題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的規定位置,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在本試卷上答題無效。
一、語言文字運用(15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 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組是(3分 )
A.扛槍 /力能扛鼎 禪讓/參禪悟道 裨益/無裨于事
B.辟謠 /獨辟蹊徑 折耗 /損兵折將 紕繆/未雨綢繆
C.懲艾/自怨自艾 數說/數見不鮮 里弄/弄巧成拙
D.攢錢/人頭攢動 差遣/差強人意 稽首/有案可稽
2.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測量結果顯示,水城威尼斯的歷史老城區正在緩慢地持續下降,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主要是氣候變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
B.步入天目湖山水園景區,游客們在世外桃源般的鄉村田園,領略完全不同的江南鄉土風情和特色民居建筑。
C.“天下第一村”華西村328米高的“空中新農村”大樓豪華程度令人驚嘆,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
D.1972年中美兩國領導人共同商定的《上海公報》,為40年后、甚至未來的中美關系定下了擴大共識、承認分歧、加強合作的準則。
3.下文對《清明上河圖》所繪是“清明時節”提出了異議,請概括提出異議的三個角度,不超過20字。(4分)
清明時節黃河中下游地區平均氣溫一般在10度左右,但畫中卻有很多帶著扇子的人物,還有光著身子的小孩在街上玩耍。再進一步細察,還可以看到在畫卷的右首有馱木炭的驢子,如果清明前后進暖爐炭,則違背宋人生活的一般規律。畫面上還有多處酒肆,酒旗上寫著“新酒”二字,宋代秋季新谷下來要釀酒喜慶豐收,此酒謂之“新酒”。
4.作家彭學明為一位去世的作家寫了這樣一幅挽聯:史一樣的作品,鐵一樣的生命。
(1)請寫出這位作家的姓名和他的一篇作品名。(2分)
(2)結合其人其作,寫一段表達對他敬意的話,不超過30字。(3分)
二、 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
徐霞客傳
錢謙益
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陰梧塍里人也。生于里社,奇情郁然,玄對山水,力耕奉母,踐更繇役,蹙蹙如籠鳥之觸隅,每思飏去。年三十,母遣之出游。東南佳山水,皆幾案衣帶間物耳。有再三至,有數至,無僅一至者。
其行也,不治裝,不裹糧;能忍饑數日,能遇食即飽,能徒步走數百里,凌絕壁,冒叢箐,扳援下上,懸度綆汲。居平未嘗為古文辭,行游約數百里,就破壁枯樹,燃松拾穗,走筆為記,如甲乙之簿,如丹青之畫,雖才筆之士,無以加也。
游臺、宕還,過陳木叔小寒山,木叔問:“曾造雁山絕頂否?”霞客唯唯。質明已失其所在,十日而返。曰:“吾取間道,捫蘿上龍湫,有宕焉,雁所家也。其顛罡風逼人,有麋鹿數百群,圍繞而宿。三宿而始下。”其與人爭奇逐勝,皆此類也。
母喪服闋,益放志遠游。訪黃石齋于閩,窮閩山之勝,皆非閩人所知。登羅浮,謁曹溪,歸而追及石齋于云陽。往復萬里,如步武耳。謂昔人志星官輿地,多承襲傅會;江河山川,多囿于中國一隅。欲為昆侖海外之游,窮流沙而后返。小舟如葉,大雨淋濕,要之登陸,不肯,曰:“譬如澗泉暴注,撞擊肩背,良足快耳!”丙子九月,辭家西邁。僧靜聞愿登雞足禮迦葉,請從焉。遇盜于湘江,靜聞被創病死,函其骨,負之以行。瘞靜聞骨于迦葉道場,從宿愿也。
霞客還滇南,足不良行,修《雞足山志》,三月而畢。病甚,語問疾者曰:“張騫鑿空,未睹昆侖;唐玄奘銜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雙屨,窮河沙,上昆侖,歷西域,題名絕國,死不恨矣。”
余之識霞客也,因漳人劉履丁。履丁為余言:“霞客西歸,氣息支綴,聞石齋下詔獄,遣其長子間關往視,三月而反,具述石齋系狀,據床浩嘆,不食而卒。”其為人若此。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雖才筆之士,無以加也 加:超出
B.過陳木叔小寒山 過:經過
C.質明已失其所在 質明:天剛亮
D.多承襲傅會 傅會:把無關系的事物硬說成有關系
6.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徐霞客奇情逸志的一組是(3分)
?、倭Ω钅?,踐更繇役 ②凌絕壁,冒叢箐,扳援下上
?、劬推票诳輼洌妓墒八?,走筆為記 ④譬如澗泉暴注,撞擊肩背,良足快耳
⑤孤筇雙屨,窮河沙,上昆侖 ⑥聞石齋下詔獄,遣其長子間關往視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徐霞客十分喜歡山水,曾登雁蕩山十日而返,放志遠游一生,終窮天下之勝,對自己的一生毫無遺憾。
B.徐霞客出游行裝簡單,常忍受饑餓翻山越嶺,雖有重重困難和險阻,仍不忘記錄旅行見聞,文采斐然。
C.徐霞客曾跟隨僧人靜聞登雞足山,途中靜聞遭遇強盜而病死,徐霞客最終將靜聞葬于迦葉道場,了卻靜聞的夙愿。
D.徐霞客游覽考察之后,認為一些天文地理書中有錯誤之處,后腿腳有病,不便行走,于是修撰《雞足山志》。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吾取間道,捫蘿上龍湫,有宕焉,雁所家也。(4分)
(2)靜聞被創病死,函其骨,負之以行。(3分)
(3)具述石齋系狀,據床浩嘆,不食而卒。(3分)
三、古詩詞鑒賞(10分)
9.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秋夜曲
張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長,漫漫輕云露月光。
秋逼暗蟲通夕響,征衣未寄莫飛霜。
秋思贈遠(其一)
王涯
當年只自守空帷, 夢里關山覺別離。
不見鄉書傳雁足, 唯看新月吐蛾眉。
(1)兩首詩分別是以什么人的口吻來寫的?(2分)
(2)“當年只自守空帷,夢里關山覺別離”包含兩重對比,請具體說明。(4分)
(3)“漫漫輕云露月光”和“唯看新月吐蛾眉”都寫到月亮,各有什么作用?(4分)
四、名句名篇默寫(8分)
10. 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 ▲ , ▲ ,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莊子·逍遙游》)
(2)究天人之際, ▲ ,成一家之言。(司馬遷《太史公自序》)
(3) ▲ ,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李白《蜀道難》)
(4) ▲ ,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5)小樓昨夜又東風, ▲ 。(李煜《虞美人》)
(6) ▲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范仲淹《岳陽樓記》)
(7)入則懇懇以盡忠, ▲ 。(張養浩《為政忠告》)
五、現代文閱讀:文學類文本(20分)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題。
北京聲音
吳越
客居京城兩年,印象最深刻的是北京的靜。
北京的靜,當然不是荒涼的靜。這個城市,人口數以千萬,商圈喧嘩,樓群生長,晝夜有航班起落。然而,所有的聲息都如同碎片,順著風,攪起一些,還沒聽真切,它們就低下來,著地了;所有含混的響動,像河底的泥草,像茶杯里的渣腳,微小地交織在主體的邊緣,反而映襯出靜的亙古遠大。
北京的靜,和城市地理相關。三面雄關,指縫間漏下一個平原,不接水路,氣質上與山居相近。北方苦寒,氣候干燥,日短夜長,并不適宜歡飲達旦。歷史也為北京人留下了慣看秋月春風的穩健。年輕時愛瞎侃吹牛的,倘不是為了謀生,過一定年齡還這樣,就教大家都瞧不上?;食歉碌钠筋^百姓,基因里埋著“揣著明白裝糊涂”的地線。
北京的靜,使之真正成為北京。
在首都博物館的非物質遺產展覽會上,我得知有“北京聲音”這一項,十分好奇。
首博一位女士托人傳給我原始素材,包含二十多個各有名字的聲音文件:唱京劇,二胡,蟈蟈,花鳥蟲魚市場,空竹,驢,磨剪子磨刀,清掃寺院,寺院鐘聲……
戒臺寺清晨臺階上掃地的唰唰聲。掃帚帶過落葉,落葉是濕的吧,霧應該還沒散,初日照高林。
胡同里磨剪子手藝人的吆喝。磨一陣子剪子,嚓嚓嚓,吆喝一長一短兩聲,手藝人說:“你先別錄,你要聽哪種?”又換了一種吆法,更有古意,尾音像能勾魂。又磨剪子,嚓嚓嚓。
驢拉貨進城,在墻角不老實,叫喚起來。有大人帶著孩子經過,孩子第一次看見驢,咯咯笑了,清脆得像兩根花針掉在瓷釉上。
這些聲音,每一個的尋找與錄制都很不尋常。
例如鴿哨,如今蹤跡難覓,如果不是有一戶祖傳鴿哨手藝的人家,輾轉聽說首都博物館在進行聲音搜集計劃,“找上門來”,這種極具京城代表性的聲音也將付之闕如。
看似舉手可得的,也不容易。如清晨禪寺掃階聲,得去好幾個大清早,反復調試;天壇的風聲,因其南側有火車道,周圍有七千多只鳥,早晨六點多就有游客,難以“提純”……
聲音,是形象思維之門。推開這道門,人們跨越時空,與這段聲音的“生命”同在。在她的理想中,北京應該有一個“音庫”,收藏古建筑的聲音,民俗活動的聲音,自然四季的聲音。
然而,她告訴我,這項收藏并沒有按計劃繼續下去,她為北京建一個“音庫”的想法似乎也遙不可及。由于種種原因,它并沒有獲得足夠的重視和支持。“有一些聲音,前兩年還有,現在也已經找不著了”。
是的,這些聲音很普通,甚至卑微。微小到沒有誰覺得要把它們留下來,珍藏之。它們默默地來,默默地走,正如產生它們的市井生活,正如與它們相伴的、多半不會在歷史留名的普通人們。有什么必要,為普通到幾乎無人察覺的存在與消失的歷史立志呢?
可是,當它們如縷地消失,記憶便失去了依傍。
也或許,這些曾經的聲音,都已歸還給了大歷史,無聲地滋養著北京的靜。
11.文章開頭為什么要寫北京的“靜”?(4分)
12.文中所寫“北京聲音”有哪些特點?請簡要概括。(6分)
13.作者在文中說:“可是,當它們如縷地消失,記憶便失去了依傍。”這句話的含義如何理解?(4分)
14.試根據文章內容探究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情感態度。(6分)
六、現代文閱讀:論述類文本(18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題。
錢
王則柯
人們對“錢”的追求,促進了全球交往。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發現美洲的西班牙人和抵達印度的葡萄牙人等,他們都是追逐著“錢”而走遍世界的。國家、地區之間的貿易,不僅繁殖了各行各業的商人,而且還呼喚著以“錢”為商業對象的商人──“錢商”,私人金融活動應運而生,當年在中國一個盆地省份發生的故事,又在全世界范圍內復活了。這些私人金融活動的風險很大,但是,“錢”的商業利潤實在太大,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私人金融活動繼續發展,逐漸演變成前現代形式的銀行。
現在,錢的符號化電子化,讓銀行結算的速度大幅度提高,社會的步伐加快,極大地提高了經濟的效率,在這方面,發達國家走到了前頭。金融電子化、貨幣符號化,是順著使“錢”盡可能方便的邏輯往前走,但是“錢”方便到可以看不見的地步,越來越多看不見的“錢”在我們身邊如洪水般高速流動,終于出現了一種比自然界災害更為可怕的災害──“錢災”,即1997年以來人們談虎色變的金融危機。
在國際經濟關系中,人們以“錢”炒“錢”,“錢”越炒越熱,終于升騰為“泡沫”。發達國家的投機資本大肆購買某國的貨幣,然后,急劇拋出,足以使經濟規模較小的國家爆發金融危機。索羅斯們就是這樣,在制造泡沫和破滅之間逞能。他們有資金,有手段。短期流動資本大進大出,是東亞金融危機爆發的直接原因。十多年前長春“瘋狂的君子蘭”,就是泡沫經濟的本土例子,在城市職工人均收入不足百元的時候,一株君子蘭卻居然可以炒至十幾萬元的價位。錢啊錢,認它貴,它就貴,不貴也貴,一旦泡沫破滅,認它不貴,它就不貴,本來不貴。
經濟發展怎樣才有后勁?迄今為止,沒有哪個國家的國內市場容量能夠比得上美國,這是美國在經濟發展方面能夠長期獨領風騷的重要原因。一個大國,只有當人民購買力得到普遍提高、市場整合得好的時候,國內市場才會顯示容量優勢。而且一旦形成優勢,將長期發揮作用。靠這種“國家增長能力”的依托,錢,才真正成為有源活水。
對錢和財富的追求固然曾經推動并且繼續推動歷史的發展,但是,這種追求需要必要的制度來規范。歷史和現實都讓我們看到,對錢和財富的追求也帶來了以權謀私等許多丑惡的東西。對錢和財富的追求帶來的社會價值觀念變異,值得我們特別注意。
15.簡要概括人們對“錢”的追求在推動社會發展中所起的作用。(6分)
16.文中舉索羅斯和“瘋狂君子蘭”的例子有何作用?(6分)
17.結合全文,簡析用制度來規范人們追求金錢行為的原因。(6分)
七、作文題(70分)
18.試根據自己的經歷、感悟與思考,以“留一點空間”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語文Ⅱ(附加題)
考生在答題前請認真閱讀本注意事項及各題答題要求
1.本試卷為選考歷史科目考生加試內容,共2頁,滿分為40分,考試時間為30分鐘。
2.答題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的規定位置??荚嚱Y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在本試卷上答題無效。
一、閱讀材料,完成19-21題。(10分)
19.用斜線“/”給下面文言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限6處)(6分)
古之詩人雖趣尚不同體制不一要皆出于自得至其辭達理順皆足以名家何嘗有以句法繩人者!魯直開口論句法,此便是不及古人處。而門徒親黨,以衣缽相傳,號稱“法嗣”,豈詩之真理也哉! (選自王若虛《滹南詩話》)
20.請寫出文中“魯直”的姓名,他是宋代哪個文學流派的創始人?(2分)
21.請用自己的話概括王若虛詩歌創作的主要觀點。(2分)
二、名著閱讀題(15分)
22.下列有關名著的說明,不正確的兩項是 (5分)
A.《三國演義》中樊城被曹操包圍,諸葛亮勸劉備到襄陽躲避,劉備不忍心丟下百姓,百姓扶老攜幼,哭聲不斷,劉備傷心至極,想投江自殺,被人阻止了。
B.《邊城》中女主人公翠翠與大老、二老的愛情還沒有展開就倉促結束,最終大老出走、二老殞命、爺爺離世,這一切迅速將翠翠朦朧的幸福夢幻擊碎。
C.《雷雨》中周樸園和蘩漪的沖突是一條明線,和侍萍的關系是一條暗線,這兩條線索彼此交織,互為影響,使劇情緊張曲折,引人入勝。
D.《老人與海》中桑地亞哥連續84天沒捕到魚,第85天有條大馬林魚上了鉤,老人經過苦戰終于制服了這條大魚,但歸途中遭到鯊魚襲擊,回港時只剩一副大魚骨架。
E.《歐也妮·葛朗臺》中歐也妮把自己的六千法郎全部送給了去印度經商的查理,她的父親知道后將她幽禁在房間里。母親給她做點好吃的,只能在夜里給她送去。
23.簡答題(10分)
(1) “寶玉挨打”是《紅樓夢》中的重要情節,請說說在寫寶玉挨打之前,作者著力鋪寫了哪三件事?(5分)
(2)請指出下列人物語言分別出自哪位人物?(5分)
?、?ldquo;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給自己把幸福爭過來。”
?、?ldquo;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短短的一個月以前,她哭得像個淚人兒似的,送我那可憐的父親下葬……”
③“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這大清的天下是我們大家的。”
?、?“不準我造反,只準你造反?媽媽的假洋鬼子,——好,你造反!造反是殺頭的罪名呵,我總要告一狀,看你抓進縣里去殺頭,——滿門抄斬,——嚓!嚓!”
三、材料概括分析題(15分)
近年來,我國大中城市的機動車增長量持續走高,但道路建設永遠滯后,城市交通擁堵就成了無以回避的難題。每到上下班高峰期,一方面是公交車站等車的市民望眼欲穿的眼神,一方面是車輛擁堵在路上難以挪動。因此,解決行路難,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民生問題。
各地紛紛出臺相關政策以期解決難題,如尾號限行、車牌拍賣、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等,擁堵得以一定程度的緩解,卻未得到根本解決。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收取城市交通擁堵費”成為近期解決交通問題的熱點議題,目的是利用價格機制來限制城市道路高峰期的車流密度,達到緩解城市交通擁擠的目的,提高整個城市交通的運營效率。
這種運用經濟手段、進行交通管理的做法最初來自于上世紀70年代的新加坡,它在交通擁擠時段對近600公頃“控制區域”內的道路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費用,英國倫敦從2003年2月也開始采取類似的措施。
然而專家們認為,治堵有多種方式,收取擁堵費只是治堵政策之一,造成擁堵的原因也是方方面面的。很多城市擁堵,因為大量私家車出行,違章停車和行車不守交通法規,所以,我們的用車觀念要變,宣傳引導用車、出行觀念最重要。
24. 概括造成城市交通擁堵的原因。(5分)
25. 根據材料,簡要說明城市交通擁堵費的概念及其作用(4分)
26. 除收取交通擁堵費外,還有哪些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的途徑。(6分)
下一頁查看>>>無錫高三語文試題答案答案附解析